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活动文化建设的拓维实践与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活动文化建设的拓维实践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活动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文化表征。在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跨越的战略转变期,高职院校活动文化建设的策略理应做出相应调整。具体来说,就是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把握好活动文化建设方向,抓住活动文化建设重点,精心打造活动文化建设品牌,着力提升活动文化建设内涵。唯有如此,方能以活动文化之灵动涵泳高职院校之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活动文化;实践;反思

作者简介:郝天聪(1989-),男,山东汶上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庄西真(1967-),男,山东莒南人,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流动人口子女的城市融入状况及其策略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编号:2012ZDIXM023),主持人:庄西真。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2-0036-04

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我们悬挂在我们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中”。文化的存在赋予生命以价值与意义。在校园文化中,活动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具有区别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仪式文化等的独特优势,是校园文化活动的文化表征,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校园文化活动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也日益丰富多彩,但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理念与内涵仍然有待提升,内容与形式仍然有待创新,机制与体系仍然有待完善。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在开展活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秉承“树人成德,行知达材”的校训,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提升具有现代化高职特征的校园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农商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构建出主题突出、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活动文化体系。本文旨在以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为个案进行剖析,浅述高职院校活动文化建设的拓维实践与反思。

对高职院校而言,校园活动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有学者指出,活动文化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参加具有育人功能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氛围,旨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文化思想和理念渗透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氛围中提高思想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优秀的人文素质,并增强其实践经验,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1]。关于校园活动文化的内涵,学界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总体而言,校园活动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活动文化泛指发生于校园内外的有学生参与的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和各种形态的活动所体现的文化意义、氛围和特征等的总称。狭义的活动文化一般特指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的对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等方面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所体现出的文化意蕴与表征,即课外活动文化。学界大多在狭义层面上探讨校园活动文化,本文也是立足于狭义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活动文化的建设思路。

一、以弘扬校训为宗旨,立足高职教育定位,引领活动文化建设方向

《辞海》中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2]在高职院校中,校训的“训育”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一般来说,校训是高职院校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文化准则,不仅可以体现一所高职院校的办学精神与理念,而且可以体现一所高职院校的精神风气与面貌。同时,校训还可以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是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的重要物质表现。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职业”特色,高职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才能有助于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实现高职教育的价值。高职院校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活动文化,离不开对这一办学理念的准确把握和深入贯彻,最深刻和最现实的举措就在于对校训的弘扬,通过校训来引领高职院校活动文化建设的方向,掌控校园文化活动的主线,只有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不至于脱离正常的轨道,从而开展更多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的校训是“树人成德,行知达材”。“树人成德”意为通过高职教育培养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行知达材”意为通过高职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其中,“行知”即为“行知合一”,理论就是“知”,实践就是“行”,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统一,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这一校训体现了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重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彰显了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在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以弘扬校训为宗旨,立足高职教育办学定位,明确活动文化建设方向,开展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了实现“树人成德”的校训目标,同时为了让校园文化活动更加具有“农商味道”,学院独辟蹊径,结合学院特色,精心打造“农商人”共有的价值观文化,并以此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主题团日活动、“舌尖上的农商”活动、寝室文化节等。学院在加强价值观主题教育的同时,构建出“农商人”特有的价值观文化体系,积极引导学院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在活动文化建设中实现“树人成德”的校训目标。为了实现“行知达材”的校训目标,学院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紧扣“知行”二字,通过知识竞赛、技能大赛、文化讲堂、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锻炼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在活动文化建设中成长成才。“树人成德,行知达材”这一校训理念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不仅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而且展现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独特的文化风采。

二、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打造技能文化体系,抓住活动文化建设重点

对高职院校而言,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办学模式。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的双赢优势逐渐显露出来,也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高职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在文化层面上的合作相对较少。在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校企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也必将成为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的强大动力。由此来看,将校企合作理念融入高职院校活动建设实践也就成为大势所趋。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更重视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强调生产技能的掌握、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职业潜能的开发。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仅仅依靠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来培养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了。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考虑到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技能文化活动就变得格外重要,技能文化体系的构建也就成为活动文化建设的重点。传统的技能文化活动以技能大赛为主,形式比较单一,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的联系,造成学生缺乏职前文化储备以及企业岗位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不利于学生适应企业的文化氛围,难以快速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以及要求。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更大地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效能,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紧紧抓住活动文化建设的重点,实现了校企合作与技能文化在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层面上的高度耦合,打造出具有农商院高职特色的技能文化体系。首先是邀请企业人员为学生做讲座。与学生相比,企业人员拥有更多的一线经验,对企业文化也更具有发言权,熟知企业的用人要求,通过讲座的形式可以实现企业人员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文化理念、运行模式、发展前景等,并自觉地根据企业的要求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其次是与企业合作开办技能大赛。学院每年的技能大赛都会由企业冠名,一方面学院可以获得企业的赞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企业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技能大赛的开展过程中,学院结合企业的文化特点,邀请企业一线人员担当裁判,并严格按照企业的标准执法技能大赛,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技能大赛的质量和水准,从而能够让学生提前感受到未来职业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参与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锻炼和提高。再次是与企业合办联欢晚会。学院与企业合办晚会,学生与企业人员联合负责晚会的筹备工作,共同参与晚会节目的编排与演出工作,在增加双方友谊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从企业人员那里学到更多的团队精神、创新理念以及职业素养等,有利于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文化理念,并按照企业的思维方式行为处事。最后是安排学生参与企业活动。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了解企业,学院积极安排学生参与企业举办的纺织品博览会、汽车博览会、水果展销会等,从而让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以文化育人为核心,建立袍江人文大讲堂,打造活动文化建设品牌

“文化是人的文化,人是文化的人”。“人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文化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问题”[3]。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之于人的价值在于育人。文化在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文化不但是立校之基,更是育人之本,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理念支撑与强力推动。在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学校的文化底蕴、育人传统往往需要在几代人的努力之下才能积淀而成。然而,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尽管发展速度和规模十分迅猛,现在几乎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与具有较长历史的普通高校相比,仍然显得历史底蕴不深、积淀不厚,呈现出先天不足的局面。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本来就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人文素养也偏低,更加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弥补其自身的不足。尽管如此,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把主要精力放在硬件建设上,对于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代表的软件建设重视不够。加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出现严重偏差。“市场化”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在校园中流行蔓延,校园文化的功利性、实用性色彩浓厚,过分提倡科学精神,弱化人文精神,培养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而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思想、方法以及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的“职业人”未有效培养[4]。这种工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文素养普遍偏低的局面,不得不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失职、高职教育的失魂。为了深入贯彻文化育人这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繁荣农商院的学术氛围,增加农商院的文化气息,提高农商院学子的人文素养,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人”,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之下,精心筹备之后隆重推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农商院・袍江人文大讲堂”,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农商院的品牌活动文化以及绍兴市“文化名市建设”的亮丽风景。袍江人文大讲堂以“感受名家风采,共享学术盛宴”为宗旨,计划每月一讲,以农商院学子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院专业设置状况和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特地邀请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图书馆、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单位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造诣深厚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就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以及国际形势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文化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等主题的多场专题讲座,可以说为农商院学子奉上了精彩非凡、回味无穷的学术盛宴。袍江人文大讲堂的开办,使得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的活动文化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提高学院知名度、繁荣学院文化氛围的同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素养,为农商院学子成长为完满的“职业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服务地方为目标,打造绍兴志愿者之校,提升活动文化建设内涵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在经历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转变期,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与此相应,在高职院校活动文化建设过程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就成为一个核心议题。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固然要追求“外化于形”,但更要追求“内化于心”,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地方的文化特色与传统,反映高职院校师生共有的价值观念与取向,从而对全校师生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品质与境界。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与地方的关系更为密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树立“为地方服务”的价值观理念。与此同时,在校园内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其效果和影响毕竟是有限的,高职院校追求内涵式发展也必然要将活动文化建设的外延拓展到校外。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服务主体,以社会为服务对象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成为高职院校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升自身内涵、服务地方社会的有效平台。另外,由于志愿者服务活动秉承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的宗旨和理念,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是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学生从志愿服务中学习到的并不是索取,而是奉献社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从长远来看,对于学生自身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志愿服务打造育人平台,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以“立足袍江,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志愿服务,你我同行”为信念,引导学生“以阳光心态面对人生,以辛勤劳动创造生活,以感恩情怀融入社会”,率先提出建立浙江省第一所志愿文化传播面广、志愿组织繁荣活跃、志愿活动参与率高、志愿资源汇聚丰富的“志愿者之校”。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关键在于机制化、长效化,不能让志愿服务流于形式。为此,学院秉承“学校主体、多方联动”的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将校企合作、政校合作理念纳入志愿服务工作,建立了“学校―系―班级―宿舍”四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并建立了严格的志愿者注册、考核和评价机制,保障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学院在马山敬老院、绍兴图书馆、新纪元会展等多家公益机构建立志愿服务基地,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将每年的3月和12月定为志愿服务文化月,同时利用微博、博客、专题网站等网络新媒体传播志愿服务信息,从而打造出完整的志愿服务体系。在实际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学院对所有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提前进行培训,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将志愿服务和所学专业挂钩,以“立足校园,走出校门”为工作方向,在校内和校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立足校园”即做好校内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好校园环保、电脑维修等常规志愿服务活动。“走出校门”即引导志愿者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定期走进社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之校的成立,不仅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贡献,而且使得学生在志愿服务中锻炼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进行活动文化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遵循校训的文化理念,立足高职教育定位,始终以育人为宗旨,发挥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社会的功能。我们坚信,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变的是对于活动文化深层内涵的把握和贯彻,多变的是对于活动文化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从而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之中实现活动文化建设内涵品质的提升与超越。

参考文献:

[1]胡晓,周久军.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学生活动文化体系[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85.

[2]夏征农.辞海[M].北京:中华书局,1999:1493.

[3]黄正泉.文化哲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

[4]兰成琼,黄晓初.高职特色校园文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