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构成教学体系的发展和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构成教学体系的发展和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围绕构成教学体系发展创新,从认识构成教学的本质和目的,到新科学技术成果在构成教学中的应用,强调了传统文化在构成创新思维中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发展和创新构成教学体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包豪斯;构成;设计;创新思维;传统文化;媒介;土壤

中图分类号:CAO-03 文献标识码:A

今天设计教育理念和教学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设计教学特别是专业教学的探索也在积极进行中,而构成教学往往容易被忽视,构成教学研究和革新的成果也不多见。这种现状极大影响专业教学的进步,阻碍了整个设计教学体系的完善。因此,深入研究构成教学体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使其适应设计教学体系发展的要求,是设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世纪初,作为世界上第一所现代设计学院的包豪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设计师的要求,创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教育体系。开创类似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设计基础课程,构成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被确立起来。这是包豪斯教学体系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包豪斯的教学特点是融合了各国前卫艺术的积极探索成果,彻底打破原来的艺术教学模式,提倡使用材质和材料来进行概念表现,鼓励教导学生对色彩,形式,材料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试验,使学生超越旧有的经验约束和视觉习惯,培养全新的,富于想象的,理性的、敏锐的视觉认识和表现能力。这些思想一直是作为构成教学的指导思想,对今天的构成教学来说仍然具有指导作用。而我国构成教学体系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能完全体现包豪斯的构成教学思想。

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建立起来的,一方面是通过对国外设计教学体系的学习和借鉴,一方面是从我国的工艺美术教学体系中转变而来,构成教学体系也是这个时期被重视和完善起来的。但与国外著名艺术、设计院校的构成教学体系相比,由于对构成课程因缺乏全面认识,对构成教育在设计教学中的定位缺乏正确认识,造成国内构成教学中出现了内容呆板、僵化、条块分割、程式化的情形,不仅不能体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偏离了构成教学的目的,影响了整个设计教学体系的水平提高,已经成为设计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例如源自包豪斯的构成教学体系,是经由日本、香港,再进入我国内地,日本人将完整的构成教学体系细化分解为平面、色彩、立体三大构成后,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构成教学理论,我们的教学更多受日本构成模式的影响,对包豪斯的教学思想则了解不够。再者,我们相当多的学校在20多年时间里都用一样的理论、一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一样的课程作业来进行教学,很少变化和发展。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学者并不能贯彻构成教学对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本质要求,对构成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入。

另一方面,构成教育乃至设计教育的国内基础是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继承。传统工艺美术注重美感、强调装饰而不重视信息和思维的表达,教学上重视技巧而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现代设计的要求有明显差距。而我国设计院系的教师大多在学生时期是接受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在接受现代设计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就有很多把构成课程当成技巧和造型方法训练的情况。

第三,在这种转化和改变中,我们往往把重点放在对国外先进设计观念和教学体系的学习上,容易忽视设计与文化的联系,忽视传统文化对于我国设计语言和我国设计教学体系建立的重要性。这也是在国内教学体系中最为薄弱的方面。是最需要提高的方面。这样容易使设计语言和设计教学体系徒有其表。下面从四个方面谈构成教学的发展和革新。

1、改进构成教学体系的措施

在现行设计教育体系中,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代表的构成课程是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是从绘画基础到设计的重要转变阶段,也是培养创新性设计思维和设计语言的重要课程。从整个构成教学角度来看这三门课程实际上是构成教育的三个方面,这三方面课程内容紧密相连,并且互为依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构成教学体系。我们知道,在包豪斯的教学理念里,构成就是一个整体。日本人把细分并发展为三大构成,我们在学习时应看到其统一性,避免在学习三大构成出现分裂和撕裂现状。在国内一些艺术设计专业考察时,发现一些专业方向,如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就没有立体构成课程,虽然这些专业方向有很大区别,但是构成是一个整体的包括多个方面的构成理念,对构成课程内容不合理的大量取舍是对构成教学内容的分割和撕裂。会造成学生在专业学习和专业设计时的思维狭窄和短路。

对整个艺术设计和其他美术专业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计划设计者往往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把三大构成分开到不同的学期甚至学年来进行,实际上是对构成教学过程的强行撕裂,大大削弱了构成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也放映了很多教学设计者对构成教学体系的外行。这些问题是在构成教学体系发展与创新中必须避免的。

在构成教学体系建设中,首先应重视三大构成的统一性,在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上能承前启后、互为依托和互相渗透,使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真正发挥出构成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在构成教学体系建设中只有抓住构成教学的本质和目的,抓住现代设计对于构成教育的根本要求,才能适应现代设计教育的要求。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设计教学改革中,“课程群”的建设便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

2、构成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在建设构成课程体系中,将具有创新性的构成课程建设作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要方面,明确突显构成课程培养创新思维为教学目的在课程的教学方针。教学中应该通过多次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构成相结合,形成了以理论与实践、趣味与理性、发散与交叉、求同与逆向思维方法等多元多样化方法进行课程教学,以体现出构成课程创新思维的特点和规律。

从构成学的角度来看,构成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训练的媒介和手段。目的是为了培养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而进行的训练和引导,是为了今后的专业学习进行的基础训练,这一点是构成教育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的。在实际的美术和设计教学中,构成教育的根本目的往往受到忽视,出现了为构成而构成的情况,讲究技巧、忽视思维教学的情况较为严重,偏离了构成教育追求创新思维的教学目的。偏离了现代社会和设计对创新性设计师的要求。影响整个设计艺术教育体系的成效和设计人才的培养。

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说是构成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他要求思维具有强大的形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构成训练中能打破常规,开拓创新的思维形式,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具有科学思维的素质特征。要求同学在构成训练过程中,思维作多方面的运动,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提出问题,将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材料加以综合运用,并做各种构成形式的 创造和表现。其中包括各种思维模式,如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等。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协调统一是综合运用和不断辨证发展的思维过程是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性。

设计表现能力是构成创新的另一个重点,培养对材料、形态、质感等因素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并在运用这些因素进行表现和表达的构成训练中寻找个性化的设计语言,实际上也是创新思维在的体现。例如平面构成在二维空间中通过对基本形态的创造和画面构成的训练,是为了将来进一步研究具体设计而预先进行的纯粹意义上的训练项目。主要特点在于:可以先不考虑设计的具体功能和应用,而重点在于对形态和形式的创造体验,并不断发掘、创造新的构成形态和形式,挖掘原有形态新的理解和体验,把原有的和大众熟悉的形态和观念以新的形式和结构来组合和重构,来形成新的视觉形态。实际上是设计创新的开始,培养设计师个性设计语言的有效途径,也是构成课程训练的目的所在。将会使具体的设计具有创新性和表现力。

回到我们的构成教学中,围绕发展和创新这个目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并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有效途径。而且,多元化和多维度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实践,同时用富有想象力和创新观念的构成理论和作品来影响学生。总之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才能达到构成训练的目的。

3、现代科技发展对构成创新的意义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对构成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有重要意义。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构成创作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电脑的运用使构成教育出现了新方法和新思路,一方面极大的拓宽构成训练的空间,在设计上作者摆脱了对纸和笔等传统工具的限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冲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出现了新的训练方式。如何发挥电脑设计的优势,为构成教育的训练和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同时又不影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问题。

在构成教学中,使用电脑来进行构成训练,应该使学生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电脑只是一种辅助设计手段,是一种思维训练的方式,和笔和尺子一样是一种工具,它无法代替设计者的思维活动。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认为:老师只教学生数字技术是不解决设计的根本问题的,电脑只是和纸、笔一样的设计工具。培养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表现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更为重要。在构成训练中学生要充分利用电脑强大的表现能力,虚拟空间创造力来进行构成课程的学习。在充分利用电脑技术的方便、快速、表现力极为强大的特点,利用电脑来帮助我们进行创新思考,帮助设计思维的发展。因此,电脑技术的运用对我们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构成教学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内容。

新材料的发明和应用也是现代科技带来的创新元素。创造性的开发和运用材料是构成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创新的重要手段,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大材料应用的教学力度。对于构成训练来说,材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在专业设计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例如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没有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熟练运用,就不可能设计出反应最新科技发展和现代艺术观念的优秀建筑作品来。信息时代的材料科学发展迅速,作为21世纪的构成教育,必须了解的材料科学的变化与发展,能熟练利用各种材料的性能和特征,并能创造性运用到构成练习中去。目前材料科学正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高科技含量的新材料,一个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材料,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在设计中熟练的运用它们。能够很好的运用材料进行构成训练,材料运用是构成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

4、传统文化结构成教育的启示

设计是一种文化形态,设计形式是文化的表现。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文化与艺术,应该有深厚的知识和独特的理解,不具备传统文化的修养,就不会有什么优秀的创意。例如大家熟知的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凭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在世界上建筑设计史上写下浓厚一笔。靳埭强、刘小康、陈幼坚等香港设计师,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如果不重视传统文化对与设计的重要作用,也不可能有他们今天的成果。

在构成教育中,重视文化,重视思想观念的发掘和表现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之上,而这一点在目前的构成教学中尤为欠缺。作为21世纪我国社会培养设计人才的设计教育体系,应该理所当然地把传统文化与艺术与构成教学结合起来。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融会到教学中去,如老庄、孔孟等传统哲学思想,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中包含的意境美、思想美、语言美、形式美等。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学生,明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打下坚实的创造基础。给我们的构成学习带来深厚的基础和有益的启示。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曾经从本民族文化与艺术中,寻找到了深厚的土壤,吸取了养分,并引发出创造的灵感,从而确立了在世界设计中的位置。

构成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是适应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其革新和发展体现了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结合体的特性,涉及到了创新思维、传统和现代文化、科技发展和新材料运用等学科知识,是沿着包豪斯的教学思想的发展。今天,信息化、全球化浪潮扑面而来,社会各方面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设计的理念和方法正在不断变革和创新,作为设计基础的构成教学也要适应这一变化,把握培养具有文化视野、基础知识宽厚、具有创新思维人才的方向。这需要教学者跟上时代潮流、更新知识结构,更新教学思路、创造新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结构。再者,构成发展和创新要求课程传授者和接受者一起加强对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让构成的发展和创新有丰厚的土壤和空间。也只有这样,构成教学才能适应设计教学发展的要求,才可能发展和创新我们自己的构成乃至设计教学体系。使之为21世纪的中国设计立于世界之林奠定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