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创新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0引言
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过程,是各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随着国际人才竞争的增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校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逐渐凸显。深化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效的培养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不断深化创新人才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各国高校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通识教育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注重兴趣、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的结合,为中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结合国情、学科及专业特点,构建高校优秀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将是高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1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1.1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提倡个性化发展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及独立性培养。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兴趣小组、班级、社团、创新团队等媒介相互交流、展示特长,发挥学生的质疑精神及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激发学生创新的愿望,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主动探索科学问题,树立“我能行”的信念及“自强不息”的责任感。借助身边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最后,摒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观点,将教学中心转化为“学生、实践、活动”,逐渐实现学生的自主教育、快乐教育及成功教育。坚持多样化、开放性办学,鼓励教师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完善教学工作,实现教学观点、教育方式、教育过程的与时俱进。坚信“实践出真知”,借助实践或比赛等活动,完成理论—实践的转化,实现抽象与具体、认知与实践的融合。
1.2落实教师的责任,实现多元化培养模式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它蕴含了教师尽职尽责的道德规范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分制、导师制培养模式已在高校教学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首先,学分制在制度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但还需要其他体制的补充来维持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高校的环境、提升研究能力,对学生采用导师制管理模式,加快专业特色、技术方法的普及,帮助学生及时掌握专业动态及知识。通过为新生指定专业导师,即激发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又保证了教师答疑解惑的针对性及效果。导师制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促进了师生的交流空间及和谐关系的构建,有助于培育和选拔优秀的学生。但受教师精力、水平的影响,教师指导的专业化、针对性还有限,距离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生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此,采用创新团队培养模式实现导师制的内涵延续。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导师专业研究优势,选拔德才兼备的学生组成创新团队进行创新性培养,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分配及学生的分层化管理。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中,师生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特点及优势,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实现了学分制、导师制、创新团队体制的有效互补。
1.3丰富人才培养载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主要途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但脱离课堂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觉性就会下降,影响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学生群体中的集体活动,可以增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认知的动力及能力,实现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是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本途径。组建以兴趣爱好为特点的创新团队,如创新实践团队、小小发明家团队等,将团队活动分别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独立的参与、适应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及价值趋向,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搭建以技能提升为导向的实践团队,鼓励团队内部自我组织实训活动,开展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以科研团队或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组建的科研创新团队可以补充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且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激发学生的组织协调潜能及团队协作意识。
1.4完善保障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建立一套良好的保障机制,营造健康的创新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提供重要的“软环境”。首先,以创新为导向,综合培养为目标,实施“学分制”改革。通过宽泛的4-8年学制及灵活的“创新学分”的认定,如允许学生灵活选课、将创新成果转换为学分、选修第二专业等,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实现学生的层级化培养。其次,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及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积极组织创新沙龙、论坛及科技艺术节等活动。每学年邀请校“创新标兵”、“创新先锋”、“小达人”等优秀师生,面向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丰富新生的专业教育及高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再次,加强第二课堂的人员、资金及制度保障,鼓励师生参加参与科研创新,实现教学、科研及实践的融合。结合省校名校工程建设项目,教务处设立“大学生创新立项”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主人翁精神;学工部设立“挑战杯”及“创新创业”大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学院依托国内各类赛事,组织“一院一品牌”竞赛,实现专业理论及实践知识的良性结合;人事处修改和完善了职称评定制度,将教研与科研并举,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最后,建立成果转化机制,加速典型案例及成果的转换。以制度的形式,对各学院的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考核,鼓励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形成自己的专业培养特色及路径。
2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提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创新人才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及探索。结合农业院校的培养特色,青岛农业大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提升办学理念及路径“,在学中改、在改中学”,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机电工程学院提出了“高起点、抓重点、创亮点”的培养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针对农业学科优势,改善教学条件及管制制度。仅2013年-2015年期间,学院投入200万元提升工程实训中心,搭建山东省根茎类协同创新中心、田间育种协同创新中心及花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成立1个院士工作流动站,建立15个专家工作站,优化了学生培养条件;邀请27名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聘请4名企业骨干为学生导师,组织大型机械装备展会3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及交流空间;申请农业工程省级特色专业,修订2014级学生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计划,完成45项课程建设、60项教研课题、90项大学生创新立项,建设4个教学电子标本实验室,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目标及办学特色;针对国内大赛细则,对校内320参赛人员进行筛选,并参加24场国内比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2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35项。通过近三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教师获得各级“优秀指导教师”称号30人次,顺利晋升职称9人次;学生获得“优秀毕业生”31人次,考研76人次,考取事业编及公务员87人次。其中,该院郭亭亭同学荣获团中央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本科大学生。在校期间,郭亭亭勤于思考、善于钻研,曾获国家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提名奖”“、山东省优秀学生”、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奖学金”、“五四青年标兵”等荣誉称号;申请国家专利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4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级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立项1项、校级创新立项5项,在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
3结语
综上所述,优异成绩的获得离不开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与支持。“立足学生,分类培养,效果至上”,建设长期稳定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学生实际、专业特色及学校特点,将科研和实践纳入教学,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内容相互融合,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及保障;将学分制、导师制及创新团队制度等融合,促进大学生的平衡发展,实施学生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培养,提升学生求知的欲望及创新能力;将“软环境”与“硬环境”融合,稳定的培养环境及培养时效性,实现人才供应与社会需求的统一,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效益。
作者:王方艳 刘兴华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