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炳灵寺石窟中的佛教艺术之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炳灵寺石窟中的佛教艺术之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城西南约40公里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内,1961年6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单位。

炳灵寺石窟从西秦开始大规模开窟造像,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修缮,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现存窟龛216个、雕塑815尊、壁画1000余平方米。在这众多的窟龛群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是169窟。西秦时期的塑像和壁画主要保存在这个窟里,它集西秦佛教艺术和题材于一处。

除了佛教早期精美的石窟艺术之外,与其他石窟相比,炳灵寺石窟具有多个石窟之最和艺术特征。

建弘元年墨书题记

第一个石窟之最是建弘元年墨书题记。题记位于169窟6龛的左上方,宽0.87米,高0.47米,白底上用毛笔墨写,共21行,每行22~24字不等,全文500字左右,能辨识的有200余字,题记的最末行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二十四日造”的明确记载。这是该窟创建年代的可靠资料,也是我国石窟最早有纪年的一则题记。题记的内容为造像发愿文,是说请来了工匠在169窟内画佛塑像,并加以装饰,因而使塑造的佛像倍加庄严、雄健、气魄。后面四字一句的颂语部分反映了全文的主题,是说又请来了工匠,对佛像重新装饰整修,使佛像又焕发了光彩。

建弘元年即公元420年,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石窟中保存最早的造像题记,是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1963年第二次勘察炳灵寺石窟时发现的。据碑文记载,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石窟中的最早题记为285窟的西魏大统四年,即公元538年;麦积山石窟开创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现存最早的石窟题记也是北魏以后的。河西走廊众多的早期石窟寺中,也没有一处直接与当时开窟的具体情况有关的文献记载,没有铭文和碑碣。现存的一些碑碣和文献都是后代人所追述的。炳灵寺石窟169窟内墨书题记的发现,使我们对早期的佛教艺术有了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为对研究炳灵寺石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对全国其他石窟的断代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方三圣

第二个石窟之最是西方三圣。西方三圣位于169窟第6龛中,中间为无量寿佛,也就是阿弥陀佛,左侧菩萨为大势至菩萨,右侧菩萨为观世音菩萨。佛结跏趺坐于覆莲座上,禅定印,高肉髻,高鼻厚唇,颈粗短,宽肩细腰,外穿半披肩袈裟。两侧的菩萨袒胸络腋,下着绿色羊肠大裙,从背部引出的飘带从肘外伸出并下垂。关于6龛的造像年代,专家们以建弘题记为佐证,认为是公元420。但在1998年修复加固6龛的壁画时发现,主尊像与两侧的菩萨有叠压关系,佛座的莲花分别覆压了观世音菩萨的左脚和大势至菩萨的右脚。这说明主尊佛与两侧的菩萨不是同一时期完成的。两侧的菩萨塑造应早于主尊佛。而建弘元年题记中“神仪重晖”的记载,说明主尊佛应塑造于公元420年。据考证,这组西方三圣是全国石窟寺中保存最早的西方三圣造像。

据佛经讲,阿弥陀佛是净土宗提倡的信仰佛祖,如果信仰此佛,死后就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去享受荣华富贵。这种信仰起源于我国政局动荡、多灾多难的十六国时期,当时,军阀割据,战争连绵不断,人们有田不能耕,有家不能回,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现实的苦难使当时的人们意识到靠自己的力量摆脱目前的困境是不可能的,只有靠佛祖的力量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这样,这位大智若愚的佛祖便应运而生了。看他正襟危坐在莲台上、双手禅定、半披袈裟的姿态,好似正在接受人们对他的顶礼膜拜。看他那慈眉善目、双目下视的神态,又好似在向他的信徒们讲述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虔诚的信徒们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和未来的幸福全部寄托在了这位额部宽广、鼻梁高耸的西方佛祖身上,希望有一个美好的来世。再看站立在佛祖两侧的菩萨,上身袒露、长发披肩、披巾垂胸,既有仙女般的美丽,又有人世间少女的质朴,从她们嘴边还挂着的一丝微笑中,我们可想见她们是多么地幸福和快乐,在她们的身上只表现出了佛国世界的美妙,而不表现人间的丑恶与痛苦,从而给人以向往自由、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意境。这组西方三圣题材代表了西秦佛教造像的较高水平,同时,也让我们从中领略和感受到了古印度犍陀罗佛教艺术的魅力。

维摩经变

第三个石窟之最是维摩经变。在169窟北壁下方的一方壁画上绘有维摩经变画,画中间有榜题“维摩诘之像”。画中的维摩诘发髻高耸,长发披肩,上身袒露,拥被半卧于榻上,口微张,作辩法状。左侧绘高发髻,着袒右肩袈裟的侍者,并有榜题 “侍者之像”。维摩诘像最早出现于东晋时期,当时画家顾恺之曾在南京瓦棺寺画过维摩诘像,曾“光照一寺”,轰动一时,但画像早已不复存在。炳灵寺石窟这方有明确题名的西秦时期维摩诘画像,因年长日久,虽已无法与顾恺之笔下的“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的维摩诘形象相媲美,但据专家考证,这是一幅现存中国石窟壁画中最早的维摩诘像,是一幅深受中原一带流行的壁画题材影响的作品。将这幅维摩诘画与古人的描述比较分析,也似乎能感受到顾恺之画风的影响,但整个画面的绘画技巧表现出了十六国时期佛教绘画的风格特点,也反映出了维摩经变画在当时社会上广为流行,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

维摩诘是一位在家修行的“大乘居士”。此题材来源于《维摩诘所说经》中的《问疾品》。传说他和释迦牟尼是同时代的人,原为一得道菩萨,他拥有万贯家财,却乐善好施,笃信佛教,而且学识渊博,对佛教教义有独到的见解,经常给众人宣讲佛法,深得世人称赞,是佛教中所谓的善于辩解的人物,常以称病为由和释迦牟尼派来的文殊师利辩论佛法。该壁画表现的就是这种场景。

释迦牟尼苦修像

第四个石窟之最是释迦牟尼苦修像。位于169窟南壁最下方20龛五佛中的第三身佛是释迦牟尼的苦修像。佛经称释迦牟尼出家后曾在深山中苦修了六年,结果身体非常清瘦,筋疲力尽,将要达到生命的终点,后来在尼连河边接受了牧羊女的羊乳后终于悟道成佛,此像表现的正是释迦牟尼苦修六年后骨瘦如柴的形象。

169窟中的这身苦修像虽在南壁,但从造像的风格与特点上与北壁的西方三圣的造像极为相似。据专家考证,这身苦修像应为我国石窟寺中保存最早的释迦牟尼像。

这身释迦牟尼苦修像,磨光高肉髻,颜面削瘦,面带微笑,上身袒露,尤其是历历可数的肋骨与胸部连珠般的骨珠以及禅定的姿势和手臂的表现手法,都反映出了犍陀罗造像艺术的影响。古代的工匠们以写实的手法,通过面部肌肉的下陷,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和凹入的下部及瘦如干柴的双臂,刻画出了释迦牟尼苦修时的憔悴面容,面部的表情和端坐的姿态,充分表现了释迦牟尼那种矢志不移、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终于修行成佛的精神。

释迦牟尼涅像

第五个石窟之最是释迦牟尼涅像。炳灵寺16窟释迦牟尼涅像原位于石窟南端的14、15、17、18等窟的下方15米处的卧佛院内的自然形龛内。原龛前有木构前檐,面阔五间。1967年,因刘家峡水库蓄水,卧佛面临被淹没的危险,被迫分割成九段搬离卧佛院,保存在位置较高的144、145窟中。在卧佛被搬迁之前,专家们发现此像在明代、唐代都有重塑层,剥离明代和唐代的重塑层后,发现此像为北魏原塑,属于秀骨清像的艺术风格。卧佛全长8.64米,因受到崖体的位置限制,佛像面东背西,头南脚北,横卧于长方形的佛床上。佛面部及身躯均属清瘦型,身着通肩大衣,胸腹及腿部的衣纹均有规律的上旋线条,线条流畅。左手五指并拢抚腿部,手指纤细柔软,足穿木履。据考证,卧佛属于北魏延昌年间的作品,是我国最大的北魏时期室内涅像,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002年5月,在卧佛搬离原卧佛院并封箱保存34年之后,终于将它修复安放在石窟对面专门修建的卧佛殿内。此时卧佛右胁而卧,面西背东,足南头北,符合佛经中所称的“面西背东”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