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炳灵寺:十万弥勒锡居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炳灵寺:十万弥勒锡居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积石山,千峰竞秀,崖如刀劈,《水经注》卷2“河水”条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五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

所谓“唐述”,即羌语“鬼窟”之音译。故积石山被称为唐述山,河水亦称唐述水,这里曾是羌族统辖地区。《水经注》记载:“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炼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为唐述山,指其堂密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玄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托焉。”传说,石窟常有衣袂飘飘的神仙出入,神秘莫测。又有弘法高僧往来停留,唐述寺香火缭绕。我猜测郦道元到此必停船上岸,前往拜谒。两岸崖壁嶙峋,寺隐匿于岁月中,只有佛端坐岸边,一条黄河拐个弯滔滔流逝,像是束起佛陀袈裟的腰带。

西秦乞伏氏笃信佛法,有“凿仙窟以居禅”的风气。

西秦邀请高僧昙摩毗、玄高等为护国大禅师。玄高曾在麦积山修禅,后被两个掌权的学僧排挤,离开西秦,后来,另一位长安高僧昙弘被河南王礼请,昙弘说服河南王请回了玄高,玄高再回时“王及臣民近道候迎,内外敬奉,崇为国师”。

昙弘、玄绍诸僧也到过西秦。玄绍学究诸禅,以至于可以“手指出水”,后来就在炳灵寺“蝉蜕而逝”。炳灵寺石窟众多,一一细看,仿佛一窟内就住着高僧玄绍,宽衣大袍,随时都会羽化成仙。

这里是从青海到达流沙,西域、中亚通往西亚的必经之地,是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交通要道,故有丝绸之路右南线“临津古渡”之称。

西秦曾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费时三年在附近黄河上架桥,以跨过黄河天堑,“桥高五十丈”。郦道元烧香拜佛,上船前去高桥上走走,没有高处不胜寒的凄凉,倒是有羽化成仙之感吧。

11世纪,西夏与宋交战,桥毁,丝绸之路从此改道。炳灵寺冷落下来。时至今日的峡外凤林关渡口处,刻有“天下第一桥”字样的石碑仍可见,只是古桥已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中。

一条长长的丝绸之路,几处开窟塑佛。敦煌莫高窟以壁画见长,麦积山石窟以泥塑为最,炳灵寺则以石雕而著名。凿累了石头的手握起了画笔,而泥塑常让我想起童年的时光,温润而又饱满。河南的龙门石窟也以石雕见长,同一条黄河,甘肃在上游,河南在下游,佛亦顺流而下,共饮黄河水。

北魏的郦道元拢紧衣袖顺流而下。

远处晋代著名高僧、大旅行家法显匆匆而来,从这里渡黄河西去赴印度取经,炳灵寺169窟壁画上至今保留着他的画像和题记。

《v录》载,“法显三兄并龆龀而亡,”于是,“其父惧祸及之,三岁便度为沙弥”。

从此,家中少了一位小儿,中国佛教史上多了一位名僧。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到了法显时代,中国的佛教经历了从传入到引进的过程。一提起取经,人们就想起了玄奘。其实,早在玄奘西去求经200多年前,法显便以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

壁画上的法显僧衣整洁,并没有想象中的风尘仆仆。法显65岁出游,前后共走了30余国,历经13年,其中艰辛,正如他后来所说的:“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归来时已经是近八旬的垂垂老者了。

169窟是炳灵寺最大的窟。利用一个自然洞穴陆续雕凿、塑绘而成,距地面高60米,洞深19米,宽27米,高15米。窟内龛像和壁画的分布,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布局,佛祖菩萨来去,反有一种自然之态。除大量西秦时佛像以外,还有北魏以至隋代的作品。

西秦佛像和胁侍菩萨头顶多作磨光高髻,额平,面目瘦削,袈裟质感轻薄,衣纹贴体,具有早期造像的特征。

169窟11号壁面下方有一幅彩绘说法图,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娓娓道来,真理自在,并不争论。

169窟第7龛下方的维摩画像,画中左侧长方形帐中,一位高髻圆脸、长发披散的维摩诘只腿部盖一点被卧于榻上。《维摩诘所说经》中说,维摩诘非常善于辩经,有一次他病了,佛祖派了智慧第一的文殊前去问疾,榻边有一侍者,右侧文殊菩萨,半结跏趺坐于方台之上,一手上举,做辩论状。两边各立一比丘,嘴唇微张,神情专注地观看这场难分胜负的辩经。

我喜欢看一个个供养人的像,面容各异,生动而家常,常常带着更多信息,从大小、长相、衣着,可推测他们的家世背景。

细看169窟西秦建弘元年的壁画,一幅女供养人像很像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的妇女形象,壁画中连绵细密的线条白描出云鬟叉髻、帔巾飘带、盛装打扮的女子,应该为十六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服饰装束了。

一个接一个石窟,从汉到唐一路看去,眼前一位位肌肤越来越饱满、衣饰越来越华美的佛,让人不由觉得盛世近了。唐代,唐述山已成为佛教丛林,改称灵岩寺。

来永靖炳灵寺,远远就看见171龛唐代弥勒大佛庄严地端坐着。佛龛依山雕凿,龛前原为多层楼阁式木构建筑,可惜毁于清末兵火。大佛为石胎泥塑。泥塑的袈裟已经看不出纹路。大佛面带微笑,端详和蔼,传说为文成公主进藏时随带的工匠雕塑的。上半身用石雕成,下半身为后世以泥补塑而成,堪为雕塑集大成者。

吐蕃王朝政权一度占领此地。宋代,笃信佛教的吐蕃赞普王朗达玛第五世孙g厮于1032年建立了以青唐(今西宁)为中心的g厮藏族政权,占有整个河州地区,炳灵寺也随之为其所有,唐之灵岩寺改称为藏语音译的炳灵寺,沿用至今。

炳灵寺寺名是藏语“强巴炳灵”的音译,藏语“强巴”即“弥勒佛”,“炳”是数词“十万”之意,“灵”是佛之所在,故而炳灵寺共意为“十万弥勒锡居洲”,相当于汉语中之“千佛山”、“万佛洞”之意。如此气象宏大的寺名,改得真好,我窃以为,这是吐蕃政权对此地的一项重要贡献。

炳灵寺分为上寺和下寺。上寺为藏传佛教寺院,藏族人生活繁衍在这块土地上,对佛窟进行了重修和重绘,炳灵寺开始弥漫起藏传佛教文化的氛围。随着元朝的衰落,萨迦派在的地位由噶举派取而代之,藏传佛教噶当派僧人入驻炳灵寺弘法传教,开窟造像。炳灵寺地处偏僻的洞沟内开凿的石窟大多是噶举派僧人所建,格外幽深神秘。

清顺治二年(1645),炳灵寺还确立了藏传佛教活佛转世体系,这时寺内佛殿经堂密布,僧舍遍沟,僧人剧增,盛况空前。并形成了上、下寺之分,有上一千、下八百僧众之说,隶属于炳灵寺的中小属寺遍及甘、青、内蒙等地,共60余座。

佛像一改近似的面容,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慈眉善目、面貌安详的显宗佛像,凶神恶煞、多首多臂的密宗佛像,妩媚动人的度母像,面憎目狞的佛母像,极美与极丑、极善与极恶的众神聚居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彩多姿、反差强烈的众佛神世界。

继续前行,洞沟道路崎岖,可惜,上寺曾被焚毁,仅存一唐龛、一洞和几座塑像。

曾经供奉的佛造像、彩绘泥塑像、木刻雕版造像、壁画、唐卡去了哪里?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拉卜楞寺嘉木样三世活佛都曾专程来炳灵寺朝拜。

乘船归去,炳灵寺远了,高大的唐代弥勒大佛远了,郦道元也远了。只有黄河,陪伴我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