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然林保护与生态安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然林保护与生态安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天然林保护生态安全密不可分。本文在概述、分析了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与成效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天然林的几点建议。

一、我国的天然林概况

据第5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统计,全国林业用地面积2.63亿hm2,森林面积1.59亿hm2,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24 .88亿m3。森林蓄积量为112.67亿m3,森林面积列世界第5位。森林蓄积量列第7位,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1位。天然林是我国森林的主体,其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总量的65%和82%。天然林资源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伐及毁林开垦、乱砍滥伐、非法侵占等多种破坏森林的行为频繁发生,致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天然林资源呈逐年下降的势头,造成雪线上升、林缘回退、资源分布范围逐步缩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生物栖息环境恶化、全国性自然灾害频繁的现象,给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害。1998 年长江、松花江及嫩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水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森林生态功能大大削弱。这次洪涝之灾使人们看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意义,也使人类意识到了对环境的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后果。保护现有的森林,科学合理地培育后备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主导经营方略,也是建设和改善生存环境、解决后备森林资源严重不足的必然选择,更是子孙后代对我们当代林业工人寄托的希望和他们对我们最起码的要求。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是保证生态环境逐渐好转的最迫切的措施;现有天然林基因最大限度的保存,更是未来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物质条件。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与成效

1998年9月1日中国政府开始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计划到2010年投资1700亿元,100万人转岗,每年减少1000万立方米采伐量。这项工程是采取适合森林资源生长和恢复最有效的工程措施,目的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和保护,真正促进林业后备资源的发展,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林区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如果说在曾经大量采伐时期,以消耗天然林资源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所采的林木是社会发展的必需品、生产建设的支柱的话,那么在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保护天然资源、切实有效地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给森林资源和森工企业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更是社会和全民族发展的需要。

从2000年起,国家先后启动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居六大工程之首,保护工程实施范围总计17个省(区市)的734个县和167个森工局。此次工程建设主要为了实现三大目标: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全面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按计划调减木材产量、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步伐、妥善安置富余职工。为保证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国家在第一阶段,即2000年到2010年期间,工程资金投入将高达968亿元。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至今已近10年,回望这段艰辛历程,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天然林保护与生态安全的密切关系。

以大兴安岭为例,40年前,大兴安岭人在高寒艰苦备尝,为国家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木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但他们竭泽而渔,使大兴安岭宝贵的森林资源几乎消耗殆尽。2000年开始,天保工程实施,大兴安岭的森林被分成了三类:重点生态公益林,全面禁伐,占30%;一般生态公益林,占百分之43.7%,为限伐区;商品林占25%,可以间伐、择伐。林业根本性转变开始了,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变伐树人为栽树人,变砍林人为护林人,全面实行战略转移,在新的战略中求生存。如今的大兴安岭,美景无处不在。森林覆盖率达70%多,到处是树,到处是清澈的河流,树多,水美;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崭新的大兴安岭成为自然界赐予的绝佳旅游资源。在和谐的生态环境中大兴安岭可开发的资源很多:北部气候寒冷,天然草场少,养狐养貂,适合皮毛生产;中部有水有草,无霜期短,可养鸡鸭等家禽;林地的个人承包还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从大兴安岭的天保工程实践中我们看到,保护天然林,一是要从天然林的根本经营措施上,加大管理与调控力度,使现有天然林得到发展和延续,加速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二是通过转产来保证职工收人,提高职工生活水平,不以消耗林木换取工资,达到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两个方面只有充分结合到一起,内因外因呼应、互相促进,才能达到生态环境的最佳建设。

三、持续天然林保护,全面促进生态安全

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问题。例如在如何确定天然林保护的合理尺度,如何构建天然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技术规范,以及如何建立天然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方面,都存在可待商榷之处。

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天然林的保护,促进生态安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考察问题。

(一)遵循规律,合理保护。任何事情都不能走两个极端,人们对天然林的认识也存在两个极端的做法,即从利用的极端走向保护的极端,从早期的不重视、滥砍滥伐、大面积破坏到现在的绝对保护、完全禁止采伐利用,这种认识观念或保护理念不仅不符合天然林的自然演替规律,而且也不利于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天然林的保护要从根源上做起,林业生产作业要科学化、规范化,避免因完全停止天然林的采伐而增加其它森林类型的负担或其他国家森林的压力,应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出发点,认真思考、确定天然林保护的合理尺度。

(二)在续经营的标准与技术规范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做好天然林采伐管理。天然林的培育、利用与人工林有着较大的差别,由于天然林的特殊性,如伐区设计、采伐方式、采伐时间、采伐强度、抚育方式、抚育强度以及更新技术等等,天然林资源的利用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与技术规范。尽管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这一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但仅仅是对天然林采伐利用的一般性要求。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或区域的气候、土壤、地形、树种等各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要实现天然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建立一套包括天然林更新、抚育、采伐、管理等一系列环节在内的天然林资源利用标准与技术规范体系,使天然林采伐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从原有的林业从业人员安置上来看,要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虽然我国自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对改善天然林结构、充分发挥天然林的防风固沙、遏制水土流失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均取得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给林业企业、林农、林区财政收入以及林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天然林禁伐区多处偏僻山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实施天然林禁伐后,这些地区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这说明,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过程中尚存一些问题需要有效地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国家、集体、个人等多方面因素,但其中关键的一个问题是加快建立一套天然林公共服务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建立切实有效的天然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让林区在对环境的贡献中享受到一定比例的利益。

结语:

天然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提供着木材和多种林产品,同时也是自然环境中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贮炭库和能源库,它调节气候、改善水源、保水、固沙、防风、净化空气、绿化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和人类密不可分的必要生存条件。我们应该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保护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何东进,吴景贤・中国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问题与对策[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

[2]胡云龙,叶双峰・天然林之内涵[J]・中国林业,2003,2

[3]徐化成・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比较评价[J]・世界林业研究,1991,4

[4]国家林业局资源管理司・全国森林资源统计[M]・北京:国家林业局资源管理司,2000

(陕西省凤县河口林场72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