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议“二”和“贰”的异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议“二”和“贰”的异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氓》中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一句出现“二”和“贰”字,在必修五的《郑伯克段于鄢》中“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国不堪贰”,“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等几次出现“贰”字,在古汉语中“二”和“贰”分开使用,他们有没有异同呢?在这里做一个简要探讨。

首先看看“二”的字义。参看2006年版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p369)、2013年陕西出版社出版的《字海寻趣》(p117)、2012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汉字奥秘》(p38)的解释,“二”是数词,古人“积画为数”,同“一”字一样,古人也是用两个筹码或是画两道来表示“二”字,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二三”就是指诸位;“二”也可当做序数词“第二”来讲,如《墨子・七患》“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适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 由“第二”的意思引申出“副、次一等”的意思,与“正”相对,如《礼记・坊记》“君子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二”常用的意思再就是“二心、不专一、不忠诚”,如唐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若纵怀二,奸乱必渐。”“二三其德”里面的“二三”就是说他不专一,反复无常,经常改变;“二”还有“两样、不同”的意思,如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每先期输直,不二价,而人无异辞。”“二”有时还做“怀疑、不确定”讲,如《吕氏春秋・应言》“视卯如身,是重臣也;令二,轻臣也。”高诱曾做注“二,疑也。臣见疑则不重矣。”

今天看来的“贰”就是“二”的大写,其实在先秦时期不是这样。“贰”当初并不表示数目,作为数目“二”的大写是假借用法。在《诗经》时代,“二”和“贰”完全是两个词。那么“贰”字到底何意呢?

“贰”字,《说文解字》解释“贰,副也,益也。”即是副手,副职之意,如《国语・晋语一》“夫太子,君之贰也”;引申为“有二心、不专一”,如《诗经・大雅・大明》“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此意后又引申为“从属二主”,如《左传・隐公元年》“国不堪贰”;“贰”的另一个常用义见于《玉篇》“贰,离也、叛也。”是动词“背离、背叛”的意思,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此外“贰”也有“怀疑,不信任”之意,如《尚书・大禹谟》“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和“两样、不一致”之意,如《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

那么可以看出,当“二”和“贰”都做“副、次一等”、“两样、不同”以及“二心、不专一”的意思讲时是一样的,至于“贰”的“背叛”、专指“从属二主”义,“二”就不能代替了。

现在谈谈“士贰其行”中的“贰”字的释义。笔者发现有两个不同版本的解释,一是关树法先生认为是“背离、背叛”的意思,即男子背叛了最初的做法。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给出的解释也是“背离”。第二种是2006年版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贰”通“忒”(tè),差错的意思。贰,“(tè)”的误字。“”通“忒(tè)”,和“爽”同义。(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卷五《士贰其行》中认为“贰”为“”之讹。)笔者查阅《辞海》中“贰”的解释发现也有差错之意,并给出“贰”通“忒”。

通过比较,笔者认为“士贰其行”中的“贰”应看做是“(tè)”的误字,通“忒”,差错之意,理由如下:首先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说“贰为形近之为,而又为忒之假借字也。”王引之、陈乔枞、王先谦也同意这一观点。其次,在《易》中有“四时不忒”,而《管子》中有“四时之不”;《尔雅》中有“爽,差也”,“忒,差也”。最后,《尔雅・释训》对此诗的解释是“晏晏旦旦,悔爽忒也”, 郭注曰:“伤见绝弃,恨士失也。然则‘悔爽忒’者,正谓恨士之爽忒其行。”由以上可知“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中是属于“爽”、“忒”兼用,形成一组对应关系,表达一个意思,即“言女也不差,士则差其行耳”,是说女子的行为没有过失而男子的行为有错。若“贰”理解成“背叛、背离”或是粤教版解释的“不专一,指变了心”等明显和下文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文意重复。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大学城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