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珍视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填鸭”式教育是从外向里拿别人的东西硬塞给孩子,“放羊”式教育是从里向外把孩子自己的东西诱发出来。

在我完成荷兰博士论文,准备格言(荷兰博士论文要求总结若干条对世间万物具有哲理性的个人言论)时,写下这样一句话:东方教育象“填鸭”,西方教育似“放羊”。算是我先后接受东西方教育的心得体会。

与我们传统的“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的观念不同,西方教育很少用“圈”去套孩子

国内外经常不断有文章宣称,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世界上最棒的,历年我们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各种竞赛上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就是最好的佐证。的确,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事实上,在我们为培养出无数的“神童”欢呼雀跃的时候,西方国家却连续不断地大量获得诺贝尔奖项。我们的“神童”们怎么成人后便大都销声匿迹?反而让基础知识差强人意的洋人占尽了上风?

国人大多可能认为,我们的高等教育无论在条件、经费还是体制上与人家老外不能同日而语!其实不然,国内一些名牌大学无论在实验设备还是研究经费方面早已今非昔比,一点也不比国外名牌大学逊色。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已二十多年,这期间成千上万的国内精英(其中不乏大量“神童”)早已开始在西方名牌大学里从事科研工作。如果说国内条件不好还存在教育体制的限制,那些早已身在国外的人也并没有做出惊人之举,问鼎诺贝尔奖项。

以我之见,诺贝尔奖至今与我们无缘的根本原因是“填鸭”式教育(即应试教育)从小摧毁了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极大抑制了我们的潜能释放。相比之下,看似误人子弟的西方“放羊”式基础教育尽可能地保留住了孩子的童心、好奇心,从小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尽早地从幼年开始便注意对孩子潜质的发掘。

在欧美国家,从孩儿呀呀学语伊始,家长们往往不会象我们一样便教孩子背颂类似唐诗一样的经典诗句,更不会迫使学龄前儿童便会运算哪怕是简单的加减法。就是在学校,老师们也不是急着给孩子们传授什么书本知识,让孩子去死记硬背根本就不属于自己年龄段应懂的东西。家长也好,老师也罢,全都从维护好奇心、丰富想象力、诱发潜能、培养独立思考这样的角度去“放纵”孩子,让他们在自我感知客观世界的轻松环境下无拘无束地成长。学校教育以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为主,让孩子们在尽情享受童年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自己理解的知识,很少告诉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许的规矩。与我们传统的“没有规矩便不成方圆”这样的观念不同,西方教育很少用“圈”去套孩子。当然,法律和道德之“圈”例外。

“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不应是黄的”,指令不断下达.限制孩子的思维无异于僵化他们的想象力

为了对比东西方基础教育的具体方式,在此不妨列举两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如果在我们的学校里遇到个别学生整天想尝试“一步登天”的滋味,我们的老师很可能会对孩子说,你那是痴心妄想,枉费心机!而在西方,凡遇此事,老师不但不会呵斥学生,反而会很有耐心地去帮助孩子丰富他们幼稚的想象力,并在孩子原始想象力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灌输一些初浅的科学道理。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效果显而易见,一种是挫伤了孩子主动思考并自我表现的积极性,似乎凡事只有被动接受老师的告诫才最为正确和妥当。另一种则让孩子感到自己想法的价值所在和“宏伟”的设想,使孩子有兴趣并愿意去接受老师的知识诱导。

其实,我们的家长在基础教育上往往也是无意识地用“圈”去套孩子。这方面,我在荷兰曾经有过一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在一个春季街区组织的“跳蚤”市场上,组织者为安顿孩子,特意准备了一堆石膏小动物,并备好了各种颜料让孩子们给动物自由涂色。荷兰家长把孩子往石膏动物前一撂便各自闲逛去了,洋娃娃们则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用五颜六色的涂料涂出花花绿绿、煞是好看的各种动物,其中并没有几个是接近自然界真实颜色的。反观中国家长,大多都站在孩子一旁,指手画脚地指挥着孩子,教他们一定要把动物涂成自然界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颜色,诸如,兔子的眼睛是红色的,不应是黄的这样的指令不断下达。最后,孩子们倒是涂出了真实的动物颜色,但无形中剥夺孩子的想象能力了。从小限制孩子的思维无异于僵化他们的想象力,久而久之,他们的手脚便会被束缚。

在国外,确实看到不少 洋娃娃小学毕业时连两位数的 乘除法还算不利落的情况

西方“放羊”式基础教育注重发挥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自由地汲取自己喜欢的东西。这种方式固然不能让孩子在早年学到多少所谓的应试知识,更甭说是参加什么竞赛了。相形之下,我们的孩子看上去比洋娃娃显得倒是聪明的多,比他们懂得多,有知识。在国外,我们也确实看到不少洋娃娃当小学毕业时连两位数的乘除法还算不利落的情况。这也就不难理解我们中国孩子参加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为什么能够屡战屡胜。

东方“填鸭”式教育固然基础知识扎实,但是以牺牲创造性思维和非凡创造能力培育为代价的。这种严重的教育后果到了高等教育阶段便开始慢慢体现。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不仅仅强调牢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我创新能力。基础知识缺乏,进了大学再补还来得及,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消逝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往往是难以再找回来的。如果说兴趣才是学习的源动力,那么,缺乏想象力便没了创造力!我们高等教育科研成果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便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太缺乏“idea”(思路),习惯于循着他人的思路摸索,或简单变个花样重复他人业已成型的东西。其实,中国孩子擅于考试而缺乏自我创新能力的问题在奥林匹克生物学竞赛上已经展现出来。有报载,去年奥林匹克生物学竞赛中增加了一部分自我设计、自我实验的题目。我们的选手尽管在参赛前特别集中强化了这方面的训练,但最后还是因为这部分成绩差强人意而影响了总分。

实际上,进入大学,我们孩子便基本上到达了思维的巅峰,而那时洋娃娃们才刚刚开始向目标更高的顶峰攀登。至此,国人对东西方基础教育下一个培养出了神童,而另一个造就了诺贝尔学者的现象可能有了一个大致的理解。这实际上是“填鸭”式教育圈套孩子,或拔苗助长的结果。“填鸭”式教育从外向里拿别人的东西硬塞给孩子,“放羊”式教育从里向外把孩子自己的东西诱发出来。两种不同教育方式的结果是,我们的孩子一个个看上去像老气横秋的“小老头”,而老外们大多显得像童心未泯的“老玩童”。

我们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填鸭”式教育高分低能、素质低下的弊端,从而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我们不少家长显得过于直观和具体,或者说是狭义上的认识,好像数、理、化再加上琴、棋、书、画便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内涵。中国入世之后,不仅经济要全球化,恐怕教育也会渐渐步入国际化轨道。国际化的教育趋势肯定需要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模式,因此,知己知彼便显得犹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