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英汉拒信中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对比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运用语用学的理论,通过对两封典型的英汉拒信中的言语行为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了它们间的不同之处,并对这些差异进行了跨文化的解释。本文主要在言语行为,基调及所采取的策略方面对这两封英汉拒信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拒信;言语行为;对比研究;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5-0072-02
一、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首先由奥斯汀提出,经塞尔修正发展成为语用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何兆熊,1999)。塞尔在奥斯汀的基础上区分了五种言语行为类型:断言式言语行为(assertives),指令式言语行为(directives),承诺式言语行为(commissives),表态式言语行为(expressives),宣告式言语行为(declarations)。(施兵,2006)
跨文化的对比分析(cross-cultural analysis)着重于不同社会文化中语言应用的对比分析,目的在于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中语言应用的相同和差异之处,解释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败的原因(俞如珍,1997)。
本文从言语行为和语篇的角度出发,对两封英汉拒信进行跨文化的对比分析。旨在发现英汉拒信中言语行为的差异并对此从跨文化角度作出解释。
二、实例分析
英文拒信来自联合利华,中文拒信则来自华为慧通。
Dear Mr. xx,
(1)Thank you for giving us the opportunity to review your resume and qualification.
(2)We regret to advise you that your application has not been successful on this occasion, due to keen competition as well as the high and precise selection standard associated with this management trainee recruitment.
(3)Please understand that this is not a negative evaluation of your accomplishment, but rather a reflection of our unique hiring needs.
(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interest in Unilever.
(5)We wish you every success with your future career.
Best Regards,
Management Trainee Recruitment
Unilever China
November, 2005
尊敬的##同学:
(1)首先感谢您积极参加华为慧通的招聘活动。(2)我对您审批未通过表示遗憾。(3)干部部有一个审批的标准,我建议您仔细考虑一下在您应聘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可能就是因为一句话讲得不好,或是简历中一个细节您没有注意到,而导致您审批没有能通过。(4)其次,这次没有进来,也不见得就是坏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5)我相信以您的能力,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会工作地很出色。(6)我建议您第一份工作去一家规范一点的公司,学一些过硬的技术,不要过多地考虑薪水和劳动强度的问题。 (7) 最后,如果您将来有意,还可以再次应聘。(8)HW的大门永远向优秀的人才敞开! (9) 再次感谢您对我公司的信赖!(10)祝您新年快乐!学业有成!
华为慧通人力资源本部
05校园招聘组
2006-01-27
(一)分析
1. 英语拒信的分析
(1)言语行为:该拒信实施了一项言语行为,即宣布一件事情。信中表情行为3个(语句1,2和4),表述行为1个(语句5),指令行为1个(语句3)。
所选策略:表示感谢时采取陈述句,句式是Thank you…。表示拒绝时也采取了陈述句,句式为We regret to…。接下来的辅助行为语解释了不能录取的原因。辅助行为语里采取了客观策略,这样的策略使被拒绝者不感到尴尬。请求谅解采取了祈使句。祝愿采用了陈述句。
(2)基调:正式,礼貌,真诚
所选策略:采取了语言和非语言的两种表现形式。
语言形式:称呼语:Mr. xx。这一称呼语经常在商业信函中使用,使信函显得正式,公事公办。
人称:这封信里主要用了第一人称代词we 和第二人称代词you。“we”的使用让收信人感受到企业直接的道歉和祝愿,使信函显得真诚。同时“we”是用于指称整个企业,一方面有利于加强拒绝行为的客观性,降低写信人因为拒绝他人而可能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另一方面也使收信人和企业之间产生一种距离感,感到自己和企业界限分明。
词语选择:通篇信函都没有使用情态动词。没有情态动词使语气显得坚决和肯定,同时也使信函显得更加公事化。
句式选择:该信的句式都显得非常地程式化,并且直截了当。
非语言形式主要体现在信函的格式上。该信严格遵守商务信函的格式,商务信函所要求的部分全部包括。
2.汉语拒信的分析
(1)言语行为:该拒信实施了两项言语行为,即宣布一件事情和提出建议。具体来说,信中表情行为4个(语句1,2,9,10),表述行为4个(语句4,5,7,8),指令行为2个(语句3和6)。
所选策略:所有的言语行为都选用了陈述句来实现。语句2表面上是表情行为,其言外之意是告知应聘者他已被拒绝接收。采取这样的策略比采用直接表述更能使语气委婉,充分考虑到应聘者的心情。在语句3中,写信人提出了被拒的原因,其中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在这里写信人更偏向于采取善意的批评教育策略来进行拒绝。这种策略主要用于上级对下级的拒绝。
(2)基调:礼貌,谦恭,亲切,教导性强
所选策略:采取了语言和非语言的两种表现形式。
语言形式包括采用了以下一些策略:称呼语:尊敬的XX同学。一方面,由于“尊敬”二字,使该信显得礼貌。而“XX同学”又使语气显得亲切。
人称:这封信也是使用了两种人称代词,即“我”和“您”。“我”使收信人觉得该信是由企业中的某个人写来的,而非企业。“我”的使用使该信变得更私人化,使该信显得亲切。而“您”这一敬语的使用则充分体现了礼貌和谦恭。
词语选择:该信的词语如熟人谈话般娓娓道来。并且信中安慰部分还引用了一则典故让应聘者宽心,使信函的基调变得亲切。在信中还用到了“可能”这一表示不确定的词。该词的使用更降低了信件的商业性质,使信函变得亲切。
句式选择:除了表示感谢的语句较为程式化外,其它部分,尤其是提出建议和安慰应聘者时显得随意。
非语言形式主要体现在信函的格式上。该信采用了商务信函的格式。
(二)英语拒信和汉语拒信的对比
言语行为方面的差异。英语拒信实施了一种言语行为,汉语拒信则实施了两种言语行为,多了提出建议这一内容,指令行为也比英语拒信多了一个。
为实施言语行为所采用的策略方面也有差别。英语拒信中使用了陈述句和祈使句,而汉语拒信中只使用了陈述句。英语拒信中的拒绝行为采取了客观策略,而汉语拒信中则采取了善意的批评教育策略。在表述拒绝行为时,在英语拒信中直接给出拒绝,而汉语拒信则婉转地表达出来。
基调方面的差异表现为:这两封信的基调都表现出礼貌。但是英语拒信更表现出正式和公事公办的基调,而汉语拒信表现出亲切的基调。但字里行间也透露出一种上对下的教导。
从所选的语言策略来看,这两封信也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第一,称呼不同。英语拒信中使用的是Mr. xx。这一称呼语使信函显得正式。这一称呼也把应聘者当作一般的社会人看待。而在汉语拒信中使用的是“尊敬的xx同学”。“同学”这一表示身份的称谓显出亲切但同时也把应聘者当作非一般的社会人看待。第二,人称不同。在英语拒信里使用的第一人称是“we”,而在汉语拒信里使用的是“我”。“我”比“we”更有利于拉近写信人和收信人的距离。在汉语拒信里还用了“您”来表示尊敬。第三,词语选择的不同。在英语拒信里所选择的词语都比较正式庄重。而汉语拒信里的词语都比较口语化。并且汉语拒信里还使用了“可能”这一表示不确定的词语。第四,句式选择不同。英语拒信的句式都显得非常地程式化,直截了当。汉语拒信则比较随意。
从所选的非语言策略来看,这两封信都是相同的,都采用了正规的商务信函的格式。
(三)跨文化角度的解释
文化的差异引起了语言使用的差异。因此在解释英语拒信和汉语拒信的异同时要考虑文化的因素。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崇尚“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念。“集体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拒绝”别人或多或少含有对他人不礼貌的含义。因而中国人在拒绝他人时都非常注意言语措辞。如在汉语拒信中使用了敬称“您”,并且委婉地传达出拒绝的信息。基调方面汉语拒信多了“亲切”也是由这种文化观念决定的。
其次,“集体主义”文化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人们普遍承认较大的权力距离。这些都有别于“个人主义”社会所崇尚的人人平等。这一文化差异在两封信件中体现了出来。例如在汉语拒信中指令行为较英语拒信多。在基调方面,汉语拒信也带有教导的语气。而“同学”的称呼更是预先设定了地位的不平等。英语拒信中的“Mr.XX”的称呼则把应届毕业生置于平等的地位。
最后,商业文化的差异也导致信件出现异同。商业在西方社会的成熟发展使其更注重效率。因此在英语拒信中,从格式到词语选择的正式程度比汉语拒信高。
三、结束语
以上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两封信函所遵循的不同的语用规则。要使交际顺利进行,双方必须跨越文化的障碍,传达比较一致认同的语用规则,同时也带着文化的观点来理解不同的语用规则。
参考文献:
[1]Austin, J.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Searle, J.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3]Searle, J.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4]何兆熊.新编语用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马海良.言语行为理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6(12).
[6]施兵. 英语情态动词的语用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