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课程文化的内涵、特色与建设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不断提升,课程文化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课程文化从广义上来说包括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和课程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内容,物质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制度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发展规范。高职课程文化建设应对这三方面的内容同时进行关照,齐头并进地构建全方位的课程文化,并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打造富有职业教育特色、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高职课程文化。
关键词: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策略
作者简介:王炜(1981-),男,四川资阳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20-0037-04
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文化研究日益深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较为滞后,许多与课程建设相关的问题亟待厘清与解决。特别是就深层次的课程文化研究而言,它既能够繁荣高职课程理论研究本身,也能够有力推进高职课程改革的实践。因此,在高职教育层面研究课程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课程文化的构成与涵义
根据人们对文化构成的普遍认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课程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也包含这三方面的内容[1]。由于高职教育存在“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因此高职课程文化在这三个方面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征。
(一)课程物质文化
课程物质文化主要是指课程能够得以实施的客观物质载体和必要条件,它通常是以实际可感的形式出现的,所以也是课程文化得以存在和表现的载体。例如,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室、校舍,教学所用的各种教具、多媒体,师生所使用的各种课程教材、参考资料等,都是切实可感的课程物质文化的组成部分。高职课程物质文化应注重对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全人格形成影响,特别是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高职课程物质文化应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课程制度文化
课程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各级教育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的课程教学规范和指导标准等。宏观方面,它包括一系列的顶层制度设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微观方面,它包括具体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进度设计、课程考核标准等。课程制度文化具有规范、约束和导向作用,它的建设效果直接影响着课程建设的实施与推进效果,因此是课程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高职课程制度的形成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规律,尤其是应注意到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高职教育规律的制度规章,指导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建设。
(三)课程精神文化
课程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和与内核,它是全校师生所认同和具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它主要包括高瞻远瞩的治学理念、兼容并包的思想观念、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德才并举的人才价值取向、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奋进的探究精神、充满人性光辉的人文素养、自我发展与完善的意识与能力等,是课程文化的精髓体现。课程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本质所在,其建设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达成,因此也是课程文化中最难撼动和改变的深层文化。对高职院校而言,高职课程精神文化引领课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课程精神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与之相匹配,它决定着学校育人的导向与品位,也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对教师而言,高职课程精神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心骨,是教师教育观和人才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对学生而言,高职课程精神文化对于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甚至能够潜移默化地扎根于学生内心,影响学生今后的道路与发展。
课程物质文化、课程制度文化、课程精神文化三者是有机统一的,精神文化是课程文化的核心,物质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制度文化是课程文化的发展规范。在课程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这三个层面应同步推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高职院校应建设怎样的课程文化
高职教育由于其“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因此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在课程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上不仅存在共性,也存在自身的特点。
(一)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共性
1.“全人教育”的课程文化。高职院校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应全面关注知识、技能、智力、情感、社会性、物质性、艺术性、创造性与潜力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要认识到教育的过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训练,更应关注人的内在情感体验与人格的全面培养,达到人的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但丁曾说“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道德不足,任何知识都无法补偿。”高职院校以往的课程文化建设,往往偏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忽略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社会属性,没有充分地将人文情感融入到课程中去,没有意识到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于人的内在,对情感、创造力、想象力、同情心、好奇心、艺术性等方面的培养有所扼杀。在这样的课程理念下培养出来的人,就如同流水线上下来的一个个产品,有着光鲜的外表和貌似合格的外部表征,但却缺少内在的灵魂,缺乏人文精神,显得空洞、冷漠与无趣。而在“全人教育”的课程文化的指引下,人能够具备整合人格,富有思想性与创造性,在理性、人文、道德、精神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
2.“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高职院校课程文化价值取向的核心内涵应该是“以人为本”。课程要为每个学生的现实需要、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独特的精神需求和独到的文化体验,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文化必须能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课堂成为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文化绿地。建设“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其基点在于学生是不同的社会人,建设点在于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不同的发展需要,终极目标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化的公民。无论是宏观的顶层设计还是微观的具体课程,都应对此方面给予应有的关照。
3.关注生命教育的课程文化。有一种论调认为,现今的学生心理脆弱,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对生命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其实,这种状况的出现,与高职院校有失偏颇的课程观不无联系。在课程建设中,高职院校往往只关注知识性与技能性的内容,不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课程成了生硬、死板、毫无血肉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学生对课程不能激发起内心的热爱,学习中显得较为被动,更为重要的是,缺乏情感和生命关照的课程内容,无法给予学生对于生命高度与深度的情感体验,无法使学生形成尊重生命的价值理念。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打造关注生命教育的课程文化,解决生命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能够尊重生命,并努力提升生命的质量。
4.民族性与时代性融合的课程文化。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一定是传承与创新的文化,课程文化也是如此。在传承上,高职院校的课程文化要坚持民族性的价值取向;在创新上,高职院校的课程文化要富有时代性的价值取向。因此,在高职课程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潜隐性地融入到不同的课程中去,让学生了解、热爱并发扬光大本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铸就伟大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将先进的时代性文化融入课程文化建设中,积极更新课程理念和具体的课程内容,使其能够反映时代变迁,让学生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把握住发展的脉搏,具备文化发展与转型的适应能力。
(二)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特性
1.职业化的课程文化。目前,我国在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学术性、研究性不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强调理实一体性、应用性。因此,高职课程以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为线索,强调课程结构与岗位任务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对接,教学内容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具有很强的职业化色彩。
2.实用性的课程文化。高职教育以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原则。反映在课程文化中,高职课程文化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它不像普通高等教育所开设的课程,不需要全面铺开,不求大求全。高职教育要使知识达到“必需、够用”的原则,就必须客观分析具体的职业岗位(群),提炼出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构架,并反映到课程中去。因此,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应专门化,技能课程应专精化。高职基础课程的专门化是解决“必需”问题,高职基础课程应渗透企业文化,使其具有企业色彩,以此来充实和提高基础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职技能课程专精化是解决“够用”问题,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引企入校,积极引入行业标准,做到“教最新的,学有用的”,确保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将来就业时能够管用和够用。
3.实践性的课程文化。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强调工学结合,与之相适应在课程文化建设上表现出鲜明的实践性特点。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课程理论体系与理论框架的完备不同,高职教育实践性的课程文化注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整合,并且注意到理论与实践二元分裂的危害,极力避免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两张皮”现象。在教学模式方面也采取多种途径,诸如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地加以整合。这种实践性的课程文化,有助于高职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实现毕业即能上岗的培养目标。
三、高职院校课程文化的建设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以构建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课程体系为基础,确立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积极进行关注学习者的完整人生、完整心灵世界的课程文化建设,构建体现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2]具体到高职课程文化建设中,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的高素质一般可以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心理的高素质。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和构建,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对待人生的低谷和巅峰。其次,是生理的高素质。即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在面对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召唤时,既要有心也要有力,出色地完成任务。第三,是技能学识的高素质。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理应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都有赖于他们在校期间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
上述三方面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都需要落实到课程文化中去,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多方考量,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养成完善的人格,掌握相当的科技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职业心理,并具备终身发展的能力。
(二)坚持就业导向,提升课程品质
“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以就业为导向”就要以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引导教育和教学,并将其贯穿在职业教育的全过程[3]。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从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出发,立足于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高。调整传统的文化课和专业课,加强技能训练课,增设个性修养课程、心理健康辅导课程和通用能力训练课程。其次,在课程内容上,要构建以技术文化为主的课程内容。技术文化为主即强调学习与就业的对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就业所必需的岗位技能。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要和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不能是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翻版或简化,要以学生需要、校本特色、区域发展为依据,体现职业教育规律,提升课程品质。
(三)坚持实用性,提升课程针对性
高职课程文化构建要坚持实用性原则,这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课程内容上要以必需、够用、适度为基本原则,不求全面、系统,同时要注重调研,一线教师要深入实际,实地了解一线岗位的知识需求以及知识的变动更新,并反映到课程中来,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剔除过时的、盲目拔高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学到实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另外,还要注意课程的适度前瞻性,要考虑到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要避免将实用性狭隘地理解为庸俗实用主义和过度功利化的倾向。
(四)坚持实践性,多方联动提升课程与实践的融合性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而以学科课程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目标定位。学科课程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偏重于理论学习,经常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对高职学生来说其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课程文化建设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政、企、校的多方联动,通力合作。
首先,高职教育实践性的课程文化主要是通过产学结合来实现的,就政府层面而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立职业教育的应有地位。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政府通过立法,要求和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对他们的产学结合行为进行奖励或给予税收优惠,以此来保障企业的利益,激发企业参与热情,这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在政府干预下,通过立法、税收减免及财政拨款等手段保障产学结合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将高职课程的实践性落到实处,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其次,就企业而言,目前产学结合普遍呈现出校热企冷的状态,这是校企合作的难点。企业应认识到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参与校企合作是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很多企业在抱怨招收的毕业生能力水平不达标的时候,却没有对自身参与人才培养身份的缺失进行反思,其实只有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才能从整体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从根本上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三,就学校而言,要消除等靠要的思想,不能坐等政策到位,要积极寻求出路。首先,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建立校中厂的模式,将课程的实践环节放在校中厂进行,并采取企业化的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其次,积极转化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适用人才,帮助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一旦企业感受到产学结合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好处,就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意愿,一切都能够水到渠成。第三,积极探索人才互聘和流动机制,推行教师下企业和师傅进课堂。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有效性。最后,积极联系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企业中的引领作用,协调企业与学校的关系,使产学结合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高职课程文化建设应兼顾共性与个性,在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进行“全人教育”的同时,也要把握高职课程文化的职业化、实用性与实践性,加强课程与实践的联系,提升课程品质,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21-27.
[2]吴言.课程文化建设:内涵与目标[J].职业技术教育,2005(4):1.
[3]王淑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