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课堂变革下音乐欣赏的有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课堂变革下音乐欣赏的有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高效率、高质量的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们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和基本条件,这也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也难免会有疑问产生:音乐课堂上我们带给学生的究竟是什么?看似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无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新课标指出:音乐有效教学的目标,既要关注学生当前的需要,还要关注学生未来的需要,其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

【关键词】情感体验 学为中心

新课标指出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和见解,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以利于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积累感受与欣赏音乐的经验。

一、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个体的聆听经验、音乐基础、成长经历不同,音乐体验也会存在差异。差异是个性的源点,是风格的雏形,音乐的不确定性和多维特征恰恰呼唤“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产生。课堂变革期望每位学生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独特的“音乐评述者”,从而改变当前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盲目聆听、机械聆听、被动聆听的不良现状,真正将自主聆听的乐趣、自由表述的权利、自发研讨的生机交还给学生。我们应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教师“一言堂”现象,使得教学相长。“评述”过程轻松愉悦,互动亲密频繁,既有个人灵感的迸发,又有集体智慧的分享,师生共同创设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

【案例】:

师把古筝曲《渔舟唱晚》播放了一次,点了一位男生,他说他觉得这首曲子像是“无尽的等待”。

师:“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它的旋律很缓慢。”

“嗯…是的,《渔舟唱晚》的第一段是慢板。但是后面部分有没有变化呢?”

师又播放了一遍《渔舟唱晚》的后半部分。

他听后,想了想说,“后面的速度加快了。”

“那你的感受如何呢?”

“开始好象很悲伤,后来就感觉越来越焦急。”

“对的,音乐在悲伤的情况下,往往会用一些较缓慢的曲调去表达。但是大家仔细想想,是不是只有在悲伤的情况下曲调才会是缓慢的?有没有其他情况?”(学生不吱声了。)

师在黑板上在写有“渔舟唱晚”的下面分别写上“愉快”、“悲伤”,中间用一个小问号隔开。

“为什么同一首曲子,有同学说是“愉快”的,有同学说是“悲伤”的呢?学生们都睁大着眼睛,好像还没完全理解老师的意思。

坐在钢琴前,师随即用很慢的速度弹了一段《仙女的竖琴》,学生立刻反应说是“安静的”、“轻柔的”、;师又弹奏《大海啊,故乡》,他们轻声哼唱,说是,“舒服的”,“寂静的”。

“看,假如是缓慢的曲调,可以表示…“

“安静的,轻柔的,舒服的…”学生接道。

“还有刚才那位男孩子说的悲伤的,对吧?”师补充,学生点头。

“同样的,速度快些的曲调也不仅仅代表快乐的,也有可能代表兴奋的,还可以表示焦急的情绪。我想问问那位同学,今天心情怎么样?”

他不好意思地说:“今天英语听写不及格。”

师笑了,说:“每个人在欣赏音乐时的心情都会不一样,就像这位同学,今天心情不太好,那么一些伤感的歌词,或者一些缓慢的曲调都会触动他心里的不愉快,这也是音乐的魅力之所在。”

师把黑板上愉快和悲伤之间的问号去掉,加上一些形容词:悠闲、轻柔、安静。

师问:“除了这些,还有没有?”“有!”

“对的,所以同学的感受跟你不一样,并不奇怪。”

我想,之所以学生会联想到《渔舟唱晚》是“无尽的等待”,是他仅仅把注意力停留在乐曲的速度上,而却没留意到乐曲中隐含了很多描述流水的动机。

“《渔舟唱晚》描写的江南水乡晚霞辉映下,渔人载歌而至,月光如水、万家灯火的动人画面。与刚才那位同学说的不一样的是,重点在‘水’及‘唱晚’的心情。”

师把乐曲重新播放,在曲子表现“流水”的一些地方用肢体语言给予提示,比如在五声音阶回旋环绕技法弹奏时,以及后来用递升递降的旋律进行音型模进和变奏手法的多次反复演奏,并逐渐加快的地方,师提醒学生,可以模仿流水怎样的一个感觉?是安静的,还是层涌跌宕的?学生从音乐中立即听到了用筝弹奏出的形象的流水变化。

二、优化课堂设计

以学为中心彰显新课程理念,“以学定教”即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课前学案学习为抓手,合作、探究学习为主要形式,通过教师敏锐的视觉与听觉,及时感受学生的实际状态,并能适时调整和设计教学。

【案例】听《单簧管波尔卡》音乐,提问:1、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你最想做什么动作?

生:我想做跑的动作。

生:我在蹦蹦跳跳

师:下面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做动作,但你只能选三种动作,听到相同旋律的部分必须做同一种动作。

全体学生跟着音乐开始律动。(学生做炒菜、洗碗、弹琴、跑步、跳绳的动作)

再一次听音乐,让学生从凳子底下取出画纸,根据音乐的旋律,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或线条。请了两位学生上黑板前画。

学生甲乙画完。

师:他们画的怎么样啊?

生:画的好!……

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画的?(师边听音乐边在黑板上画图。)

“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针对学生的内容认知定目标和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水平把握重难点。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培养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环节。“天下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一个班就是几十片不同树叶的集合体,音乐教师一般要上几个平行班,所以同一目标和教学方法在不同班级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予以备注。

音乐教学过程中学习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其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以客体的身份能动地作用于教师,激发教师的教学思维,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时,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直接充当教育主体,将音乐知识外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从而起到主体作用。因此,改革现行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真正地做到以音乐审美为中心,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音乐课堂发挥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