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传教士译介儒经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传教士译介儒经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对《在世俗与宗教之间走钢丝:析近代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翻译与诠释》一书作了简要评析,指出文本外因素如信仰、动机、社会等对译者在翻译儒家经典过程中的影响,翻译家评价模式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翻译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等。

关键词:传教士 儒家经典 翻译家评价模式

《在世俗与宗教之间走钢丝:析近代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翻译与诠释》2014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方法论。第三章传教士译介儒经的特性:索隐。第四章中国文化中“天”、“帝”、“神”、“鬼”的翻译。第五章“四书”译本选评及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第六章《诗经》译本的语言美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第七到第十章分别为《尚书》、《礼记》、《周易》、《左转》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第十一章由儒经西传看翻译与宗教的互动。下面根据书中相对集中的内容分四部分进行介绍和评论。

第二章讨论了翻译史料问题研究以及关于翻译家评价模式的系统性。本章指出翻译史料分为直接翻译史料和间接翻译史料。并提出就翻译史研究而言,直接翻译史料能够反映译文或译本最初的真实情况,其可信度与准确性最高(P9)。本章还指出一个翻译史研究课题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翻译史料之运用;而成功运用翻译史料的前提与关键则是能否搜集到足够多的、系统化的翻译史料(P13)。本书关于翻译家评价模式的思考聚焦于系统性,包括前期准备工作的系统性、文字层面的系统性、译文文本外因素的系统性等。

该书对翻译史研究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如在翻译史料方面提出具体的指导性方法策略,指出获取稀缺史料的重要性及具体的途径。同时也指出翻译史研究对研究者主观层面的要求,如问题驱动意识、较高的学术眼光、端正的学术态度等。该书提出翻译家评价模式的系统性研究,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文文本外因素系统性,它将社会因素纳入翻译家评价模式,由此来揭示译者、译本与其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岳峰曾指出经由宏观与微观的全面考察,我们才能真正看清历史背景与译者的理念对译文的影响,换言之,运用全面的资讯与宏观、微观相结合的视角的研究范式是提升翻译史研究的核心问题(2005)。翻译家评价模式不应仅仅停留在译本、翻译动机的分析,更应走进译者特定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内心世界。穆雷,欧阳东峰指出翻译史研究应了解原本、作者与社会脉络之间的关系,以及译本、译者与社会脉络之间的关系,将内外部研究相结合(2013)。近年翻译史研究方法越来越突显其跨学科跨领域的复杂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多层次多方面视角。

本章指出传教士译介儒经时采取“合儒”的传教策略,力图消释“天儒”冲突,采取在儒家经典中寻找天主教印记的“索隐”式解经与翻译手法,得出儒教与天主教多方面一致的结论。以此一方面使中国人接受其基督教思想,达到传教之目的,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索隐学者对儒家思想的尊重与包容。

本书书名为《在世俗与宗教之间走钢丝:析近代传教士对儒家经典的翻译与诠释》,其中“世俗”指儒家经典中文化负载词的特有含义,“宗教”指西方基督教、思维习惯、意识形态,而在两者之间“走钢丝”则指译者尤指传教士译者在翻译儒家经典时需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地对待每一个文化负载词,选取或直译或意译的翻译策略,从而架设东西方的桥梁,达到其翻译目的。该书指出无论谁来翻译中国经典,都是在“走钢丝”,需要在世俗与宗教之间寻找平衡,也需要在归化与异化之间寻找平衡(P239)。他们采取“索隐”式翻译方法,促进文化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洞悉译者对儒家经典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发掘其深层次的文化融合抑或排斥的价值取向对我们更好地保护民族文化意义重大。岳峰曾指出,了解孔子与儒家经典如何藉由翻译到西方,并产生了怎样的社会效应的历史事实,对于当代中国人了解自己的文化,恢复民族自信,制定对外宣传策略,都具有现实意义(2006:2)。

第四章至第十章探讨了儒家经典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这部分涉及了《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等儒家经典中典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比研究,并融进两类小语种法文和德文译本分析。该书首先解析文化负载词特有的中国文化色彩,进而对各个译本选词遣字进行对比。不仅指出各个译本的特点,并指出译文是否为读者提供了足够的语境来获得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从而达到与原文的最佳关联。事实上,该书选用关联理论、功能理论和阐释学理论等为其评价依据。作者不仅为我们解析各个译本怎么样,更深刻地剖析了为什么这样。分析了不同译者的不同翻译动机,以及社会文化背景施加给译者的无形影响,从而表现为不同风格的译文。

本文指出不同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为译者当下的目的服务,应用起来也各有利弊,并无绝对优劣。他们只是根据自身的理解,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权衡利弊,试图找到最合适的译文(P212)。这表明翻译家评价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翻译的功能目的,也即尤金・奈达的功能目的论。另一方面,该书在分析对比各个译文时倾向于关联理论为其依据,这表明作者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播。该书也运用阐释学相关理论,对儒家经典中文化负载词作出详尽的解释,为人们呈现出中国特有的文化色彩。总之,翻译家评价标准的制定对我国制定对外宣传政策具有指导性意义。

第十一章谈到从儒经西传看翻译与宗教的互动,指出宗教启动翻译并催生翻译家、直接影响译者对文本的解读与翻译、翻译活动促进宗教文化的扩容或导致宗教冲突。

翻译与宗教活动常常息息相关。谢天振指出佛教大规模的传播使得翻译活动得以发展,特别是在中国――中国翻译活动的第一次高潮就是伴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蓬勃展开的(2009:45)。翻译也可促进宗教的进一步传播,如西方传教士最初译介儒经也是源于其传播基督教的使命。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耶稣会士译介儒经的初衷是为了让后来的传教士了解中国文化,为传播天主教教义做铺垫。另一方面,若翻译策略不当或未能迎合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便可能会导致宗教冲突。柯平,张萍指出一定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与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着翻译理论对译者与责任的界定以及一般公众对译者的看法,影响着译者解读原文的角度和方法、也影响着评判译文的标准、发出语于目标语的定位以及译文读者对译作的反应和接受(2000)。这是从宏观视角来探讨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翻译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本书通过对儒家经典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探究,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入手,试图建立翻译家评价模式相对公正的评体系,并从深层次探讨译本背后的译者动机、思想、意识形态与译本关系,对我们当前的翻译研究有三点启示:翻译史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应进一步加强,从而使翻译史研究不断丰富完善;翻译家评价模式不仅应停留于文本层面分析,更应关注译本、信仰、动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文本外因素的系统性;深入了解中国儒家经典文化的外译境况,形成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的翻译评价体系,指导后续翻译研究,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国际形象外宣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柯平,张萍.翻译――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J].中国翻译,2000,(2).

[2]穆雷,欧阳东峰.从翻译史研究方法透视传教士译者研究[J].宗教经典汉译研究,2013.

[3]谢天振.中西翻译简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5.

[4]岳峰.翻译史研究的资讯与视角――以传教士翻译家为案例[J]. 外国语言文学,2005.

[5]岳峰.儒经西传中的翻译与文化意象的变化[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2.

(作者介绍:何明明,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