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HK―2细胞的泽泻萜类组分体外肾毒性评价及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HK―2细胞的泽泻萜类组分体外肾毒性评价及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评价泽泻萜类组分的肾毒性作用,同时探究其诱导HK-2细胞凋亡的作用,为存在争议的泽泻肾毒性研究提供参考。采用肾小管上皮细胞株,运用 MTT 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HK-2细胞 caspase-3,Bcl-2,Bcl-xl,Kim-1,clusterin,TFF-3蛋白表达水平,最后用q-PCR检测caspase-3,Bcl-2,Bcl-xl,Kim-1,clusterin,TFF-3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泽泻萜类组分(6.25×10-5,3.125×10-5,1.562 5×10-5 g・mL-1)给药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48±1.76)%,(26.91±1.91)%,(25.61±2.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说明泽泻萜类组分不同剂量给药组中Bcl-2和Bcl-xl蛋白水平都有显著地降低,而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地提高。q-PCR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泽泻萜类组分不同剂量给药组中Bcl-2和Bcl-xl的 mRNA水平都有显著的降低,而caspase-3 mRNA水平有显著的提高。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说明,泽泻萜类组分不同剂量给药组中细胞的clustrein,Kim-1和TFF-3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有显著地提高。HK-2细胞系体外评价结果表明,泽泻萜类组分具有肾毒性作用,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同时可诱导HK-2细胞凋亡,为泽泻肾毒性研究以及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

[关键词]泽泻萜类组分;HK-2细胞;细胞凋亡;肾毒性

泽泻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的干燥块茎。块茎呈球形、椭圆形或卵形,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质坚实。泽泻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具有利尿、抗肾炎活性、降血糖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肾结石形成、抗脂肪肝、对心血管系统及免疫调节等作用[1-4]。近年来,泽泻毒性报道越来越多,尤其以肾毒性为主,泽泻是否具有肾毒性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泽泻是否具有肾毒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随着“马兜铃酸肾病”的出现,中草药肾毒性以及肾病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及医家的强烈关注,已成为医学界的争论焦点之一[5]。因此,中药及中药制剂的安全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泽泻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通常认为泽泻是没有毒性的。研究者用富含三萜类的泽泻提取物喂养大鼠90 d,实验表明高剂量的泽泻提取物对大鼠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6]。但《中草药不良反应及防治》记录:泽泻“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致水电解质失衡以及血尿,甚至发生酸中毒”[7]。有研究表明,泽泻醇B对SK-OV3,B16-F10和HT1080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毒性[8]。韩国研究者通过23-乙酰泽泻醇B合成泽泻中的其他三萜类化合物,提示这些化合物对B16-F10和HT1080肿瘤细胞也有明显的毒性[9]。同时,有研究认为长时间高剂量的使用泽泻会导致肝毒性或肾毒性[10]。

本实验针对前期泽泻肾毒性研究的争议,用HK-2细胞对泽泻萜类组分肾毒性作用进行体外评价,同时探索泽泻萜类组分诱导HK-2细胞凋亡作用,以期为泽泻肾毒性研究以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1材料

泽泻饮片(安徽井泉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批号20140501),药材经南京中医药大学吴启南教授鉴定为对应种属药材。泽泻萜类组分(本实验室制备) 。DMEM高糖-F12(1∶1)不完全培养基购自南京凯基生物发展公司;胰蛋白酶,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购自美国Sigma公司,MTT配制质量浓度为5 g・L-1,-20 ℃冰箱保存;胎牛血清(FBS)购自美国Gibco公司;AB-8大孔树脂购自沧州宝恩吸附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纯)和二甲基亚砜(DMSO)购自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羊抗小鼠 IgG,羊抗兔 IgG,兔抗羊 IgG,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检测蛋白试剂盒,TaKaRa反转录试剂盒和TaKaRa试剂盒购自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O2培养箱(Thermo Electrom 公司);生物安全柜(Labconco Purifier Class Ⅱ Biosafety Cabinet);LDZX-50KB立式压力蒸气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Anke TDL-40B型低速大容量多管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HH-60数显恒温搅拌循环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微量移液器(Thermo,美国);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Beckman公司);Milli-Q纯水机(美国Millipore公司);全自动酶标仪(Thermo Electrom公司);Western 电泳仪(Bio-Rad公司);IX51型荧光倒置显微镜(Olympus, 日本);XDS-1B倒置显微镜(重庆光电仪器总公司);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美国),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荧光定量PCR循环仪(ABI,美国);凝胶成像仪(BIO-RAD Gel Doc XR,美国)。

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购自南京凯基生物发展公司。

2方法

2.1泽泻萜类组分的制备及表征

2.1.1泽泻提取浓缩泽泻粉碎,称取200 g泽泻粉末,以10倍量80%乙醇煮沸30 min,过滤液为1液;药渣加10倍量80%乙醇再煮沸30 min,过滤液为2液,合并1和2液,减压热浓缩至400 mL。

2.1.2分离纯化本实验用AB-8大孔树脂对泽泻萜类组分进行纯化[11]。取一定量的AB-8大孔树脂,加入95%乙醇浸泡48 h,使之充分溶胀,然后装柱(边加边搅拌缓慢加入)。接着用95%乙醇淋洗,直至流出液在试管中用等体积的水溶解后不再有浑浊的现象,最后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直到没有醇味为止。对泽泻80%乙醇提取物分别用20%,40%,60%,70%,80%乙醇进行洗脱,得到不同梯度的洗脱液。

2.1.3样品及对照品的制备AB-8大孔树脂70%乙醇洗脱液,蒸干溶剂,烘干至恒重,精确称取泽泻洗脱物10 mg置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线,即制得1 g・L-1的样品溶液。

精确称取环氧泽泻烯,泽泻醇F,泽泻醇A, 24-乙酰泽泻醇F,泽泻醇A-24-醋酸酯,泽泻醇G,25-甲氧基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对照品1 mg,置于10 mL量瓶中,定容,即制得0.1 g・L-1的对照品溶液。

2.1.4色谱条件[12]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乙腈-水,洗脱梯度为0~5 min,0~2%乙腈;5~40 min,2%~35%乙腈;40~115 min,35%~98%乙腈;115~120 min,98%~100%乙腈。柱温25 ℃,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进样体积10 μL。

2.2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

取对数生长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将其消化后调整细胞密度为1×105个/mL,均匀接种于3块96孔板上,置于37 ℃,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 h,吸去培养基,进行萜类组分干预实验: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10-3,5.0×10-4,2.5×10-4,1.25×10-4,6.25×10-5,3.125×10-5,1.562 5×10-5,7.812 5×10-6,3.906 25×10-6 g・mL-1泽泻萜类组分的不完全DMEM高糖-F12(1∶1)培养基100 μL,每个浓度均设6个复孔,该板置于37 ℃,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每孔加入质量浓度为0.5 g・L-1的MTT 100 μL于37 ℃,5% 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4 h 后,吸去孔内培养基,每孔加入 100 μL 二甲基亚砜(DMSO) ,于37 ℃恒温振荡10 min,全自动酶标仪测定各孔吸光度A。根据MTT实验结果,计算细胞的存活率[13]。细胞存活率=(A细胞给药组-A给药组空白板)/(A细胞空白组-A空白组空白板)×100%,式中,A均为该浓度组的平均值。

2.3AnnexinV- FITC/PI双染法检测HK-2细胞凋亡

收集泽泻萜类组分实验组(6.25×10-5,3.125×10-5,1.562 5×10-5 g・mL-1)作用24 h及空白对照组的HK-2细胞,按照凯基AnnexinV-FITC/PI凋亡试剂盒说明,收集约5×105个细胞重悬于500 μL 1×Binding Buffer,依次加入AnnexinV- FITC 5 μL和PI 5 μL,室温避光孵育15 min,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

2.4Western blot检测HK-2细胞 caspase-3,Bcl-2,Bcl-xl,Kim-1,clusterin和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

蛋白样品煮沸变性,进行电泳分离,浓缩胶电压80 V,30 min 后,分离胶电压调整至 100 V,约 90 min,电泳至溴酚兰离胶底部约 0.5 cm 时停止,取出凝胶,置于转移缓冲液中平衡 15 min,按恒流 200 mA 通电,电转移100 min进行转膜,NC 膜在5%脱脂奶粉封闭液中封闭(4 ℃,过夜) ,弃去封闭液,不洗。以1∶200 的比例稀释caspase-3,Bcl-2,Bcl-xl,Kim-1,clusterin,TFF-3和β-actin一抗,于摇床4 ℃ 摇荡孵育过夜,PBST 洗涤4次,每次10 min,以 1∶500稀释相应二抗,室温孵育4 h,PBST洗膜4次,每次10 min,按0.1 mL・cm-2显影液计算用量,将显影液加于NC膜上,室温放置1 min。用保鲜膜将膜包好(尽量避免气泡),X线胶片曝光显影。暗室中迅速将膜蛋白贴在X光胶片上曝光,洗片机中显影、洗像。调整曝光时间,直至出现最佳条带。以各组蛋白的表达量与内参照β-actin的比值作为其相对表达量。

2.5Real-time PCR检测caspase-3,Bcl-2,Bcl-xl,Kim-1,clusterin和TFF-3 mRNA表达

收集各组细胞(约1×107个),根据mRNA表达Trizol一步法说明提取细胞总RNA,测定其纯度及浓度。cDNA的合成根据TaKaRa反转录试剂盒说明合成。以GAPDH作为内参,引物由华大基因公司合成,引物序列见表1。按照TaKaRa试剂盒说明,选择10 μL的反应体系,包括SYBRPremix Ex Taq II ( 2X ) 5 μL cDNA模板0.8 μL,上下游引物(10 μmol・L-1 )各0.4 μL,dH2O 3.4 μL。扩增条件:95 ℃预热30 s;95 ℃变性5 s,退火温度30 s,扩增39个循环;最后65 ℃延伸5 s;每组设3个复孔。以各组的基因的表达量与内参照GAPDH的比值作为其相对表达量。

2.6统计学处理

实验过程中所产生数据均采用 SPSS 16.0 进行处理,并且各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用±s表示,P

3结果

3.1泽泻萜类组分表征

AB-8大孔树脂70%乙醇洗脱液中含有环氧泽泻烯,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F,泽泻醇A-24-醋酸酯,25-甲氧基泽泻醇A,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B。色谱图见图1,2。以峰面积分别计算上述萜类的含量,见表2,AB-8大孔树脂70%乙醇洗脱液中上述萜类的总质量分数为61.74%。

3.2MTT 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

当细胞存活率大于95%时可认为药物对细胞无毒性,MTT结果表明,细胞存活率与泽泻萜类组分呈剂量依赖关系,当泽泻萜类组分质量浓度为6.25×10-5 g・mL-1时,细胞存活率为(95.18±1.94)%,与对照组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即在此浓度时药物对细胞无显示细胞毒性,见表3,故选用6.25×10-5,3.125×10-5,1.562 5×10-5 g・mL-1用于后续实验研究。

3.3流式细胞仪检测HK-2细胞凋亡水平

流式细胞仪、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见图3,结果显示,空白组细胞主要集中于左下LL区域,表明细胞存活率高,其凋亡率仅为6.63%;泽泻萜类组分(6.25×10-5,3.125×10-5,1.562 5×10-5 g・mL-1)给药组细胞存在于LL区域明显减少,大多存在于UR区域中,少数存在于LR区域中,表明细胞早期凋亡甚至死亡较多,后期凋亡较少;泽泻萜类组分(6.25×10-5,3.125×10-5,1.562 5×10-5 g・mL-1)给药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7.48±1.76)%,(26.91±1.91)%,(25.61±2.05)%,表明泽泻萜类组分(6.25×10-5,3.125×10-5,1.562 5×10-5 g・mL-1)可引起HK-2细胞产生凋亡,但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3.4泽泻萜类组分对HK-2细胞 caspase-3,Bcl-2,Bcl-xl,Kim1,clusterin和TFF-3蛋白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的泽泻萜类组分作用于HK-2细胞24 h后,凋亡蛋白Bcl-2,Bcl-xl和caspase-3随着浓度的增加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相比于空白组,泽泻萜类组分组(6.25×10-5,3.125×10-5,1.562 5×10-5 g・mL-1)给药组中Bcl-2和Bcl-xl蛋白水平都有显著的降低(P

与空白组相比,泽泻萜类组分(6.25×10-5,3.125×10-5,1.562 5×10-5 g・mL-1)给药组中细胞的Bcl-2,Bcl-xl,caspase-3,clustrein,Kim-1和TFF-3蛋白表达均有显著地提高(P

3.5泽泻萜类组分对HK-2细胞caspase-3,Bcl-2,Bcl-xl,Kim1,clusterin和TFF-3 mRNA水平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说明泽泻萜类组分可引起HK-2细胞的凋亡,本实验采用q-PCR对抗凋亡的Bcl-2,Bcl-xl和促凋亡的caspase-3的mRNA水平进行检测。与空白组相比,泽泻萜类组分(6.25×10-5,3.125×10-5,1.562 5×10-5 g・mL-1)给药组中Bcl-2和Bcl-xl的 mRNA水平都有显著的降低(P

为了进一步说明泽泻萜类组分可引起肾毒性作用,本实验采用q-PCR对相关指标clustrein,Kim-1,TFF-3的mRNA水平进行检测。与空白组相比,泽泻萜类组分(6.25×10-5,3.125×10-5,1.562 5×10-5 g・mL-1)给药组中细胞的clustrein,Kim-1,TFF-3的mRNA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P

4讨论

泽泻成分分析研究表明,萜类成分是泽泻中主要的成分,研究表明,在泽泻萜类组分中,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是新型的自噬诱导剂,其中,泽泻醇B活性最强[14]。本实验中的萜类组分,除了含有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和泽泻醇B 3种萜类外,还含有其他5种萜类成分。针对23-乙酰泽泻醇B,24-乙酰泽泻醇A,泽泻醇B是自噬诱导剂,本实验室正在开展相关研究,以期探讨泽泻萜类的相关药理毒理作用。

吴启南等[15]研究23-乙酰泽泻醇B和24-乙酰泽泻醇A在大鼠体内0.5 h达到最高血药浓度且呈现明显的双峰,分析可能的原因是游离的泽泻醇能通过肾小球过滤进入肾小管,泽泻醇浓度上升,因为泽泻醇是脂溶性成分,可反向血浆扩散。基于此研究推测,如果泽泻具有肾毒性,可能与脂溶性泽泻醇含量减少有关,使泽泻醇在肾小管蓄积而产生毒性。肾脏是药物毒副作用的主要靶器官,由于肾近端小管拥有庞大的转运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转化酶,对外源性毒物的损害特别敏感,是近年来研究中药肾毒性可靠的细胞模型之一[16-17]。因此本实验利用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对泽泻萜类组分进行肾毒性作用研究。

细胞凋亡涉及一系列蛋白,如caspase家族蛋白、Bcl-2家族蛋白、p53和survivin[18]。Bcl-2是凋亡分子机制研究的主要靶分子;Bcl-xl是Bcl-2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抑制细胞凋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caspase-3是caspase家族中的最重要的凋亡执行者之一,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主要效应因子[20]。本研究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了各组细胞 Bcl-2,Bcl-xl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来探究泽泻萜类组分促凋亡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泽泻萜类组分给药组细胞 caspase-3蛋白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增加,而Bcl-2和Bcl-xl蛋白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下降。q-PCR结果与Western blot结果一致,与正常组比较,给药组细胞 caspase-3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而Bcl-2和Bcl-xl 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

肾损伤分子1(Kim-1)是肾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一种跨膜糖蛋白[21]。Kim-1在正常肾组织中表达水平极低,但在肾损伤的情况下,可特征性升高,因此Kim-1可作为一种检测早期肾损伤的可靠生物学标记物[22-23]。本实验分别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Kim-1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结果表明Kim-1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

丛生蛋白(clustrein)是包括α和β 2个亚单位的糖蛋白,具有很强的黏附力,在急性和慢性肾损伤和疾病中表达都增加[24-26]。丛生蛋白与肾脏再生有关系,当肾毒素、肾切除术后、多囊肝性肾病和肾细胞瘤引起的急性肾损伤时,丛生蛋白和Kim-1 一样,在肾损伤后的去分化肾细胞中 mRNA 表达量增加[27]。三叶因子(TFF-3)是一种小分子的多肽,表达于肠道和肾脏组织,但是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高含量的TFF-3与肾损伤有关[28-29]。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表明,clustrein,TFF-3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有显著的提高。

Kim-1,clustrein和TFF-3作为评价肾毒性的新颖的生物标志物,越来越多的被关注。本实验采用Kim-1,clustrein和TFF-3作为评价肾损伤的指标,区别于传统的肌酐(Cr)和尿素氮(BUN)。这些指标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靠性高,越来越多的被用于肾毒性的检测。本实验结果表明,泽泻萜类组分具有肾毒性作用,同时可诱导HK-2细胞凋亡,为泽泻肾毒性研究以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Chen D Q, Feng Y L, Lin R C, et al. Diuretic and anti-diuretic activities of fractions of Alismatis Rhizome[J]. J Ethnopharmacol, 2014, 157:114.

[2]Han C W, Kwun M J, Joo M, et al. Ethanol extract of Alismatis Rhizoma reduces acute lung inflammation by suppressing NF-κB and activating Nrf2[J]. J Ethnopharmacol, 2013, 146:402.

[3]Liu J P, Feng L, Ma S P, et al. 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Liuwei Dihuang decoction on cognition deficits of diabetic encephalopathy in strep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J]. J Ethnopharmacol, 2013, 150:371.

[4]禹建春, 叶红梅, 林西西. 泽泻的药理研究概况[J]. 海峡药学, 2011(2):92.

[5]殷敏. 从中药对肾毒性及机制的研究看中药现代化中的问题[C].乌鲁木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2007.

[6]Huang M Q, Xu W, Chen X P, et al. A 90-day subchronic oral toxicity study of triterpene-enriched extract from Alismatis Rhizoma in rats[J]. Food Chem Toxicol, 2013, 58:318.

[7]丁涛. 中草药不良反应及防治[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3:24.

[8]Lee S M, Kho Y H, Bae K H, et al. Cytotoxic triterpenoides from Alismatis Rhizoma[J]. Arch Pharm Res, 2001, 24(6):524.

[9]Lee S M, Min B S, Bae K H, et al.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alisol B 23-acetate and their cytotoxic activity[J]. Arch Pharm Res, 2002, 25(5):608.

[10]Xie W, Zhao Y, Du L. Emerging approach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lipidemia[J]. J Ethnopharmacol, 2012, 140:345.

[11]罗奋熔, 丘建芳, 吴水生, 等. 泽泻总三萜提取纯化工艺的实验室试验及中试验证[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4, 45(8):729.

[12]许文, 徐明涛, 吴水生, 等. 泽泻提取物三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 2015, 35(2):210.

[13]顾俊菲, 封亮, 贾晓斌, 等. 赤芍总苷、川芎总酚酸组分组成结构对缺氧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5, 40(5):920.

[14]Law B Y, Wang M, Ko B C, et al. Alisol B, a novel inhibitor of the sarcoplasmic/endoplasmic reticulum Ca2+ ATPase pump, induces autophagy,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and apoptosis[J]. Mol Cancer Ther, 2010, 9(3):718.

[15]吴启南, 王立, 新张桥. 24-乙酰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B药动学初步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27):308.

[16]闫长会. 肾近端小管细胞系在药物肾毒性评价中的应用[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3, 30(4):234.

[17]王旗, 刘庆, 江芳, 等. 基于细胞的中药成分肾毒性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4):600.

[18]岳原亦, 张扬, 张一奇. Caspase家族与细胞凋亡[J]. 中国医疗前沿, 2011,6(6):25.

[19]郭文娟, 王爱英. 凋亡抑制基因Bcl-xL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16):2871.

[20]赵瑞杰, 李引乾, 马月辉, 等. Caspase 家族与细胞凋亡的关系[J]. 中国畜牧杂志, 2010, 46(17):73.

[21]唐华, 邹平, 李著华. 肾损伤分子-1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8):719.

[22]何楠, 周巧玲, 唐荣, 等. 肾损伤分子1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 中国血液净化, 2010(3):129.

[23]申俊, 刘妍, 张宗鹏, 等. 尿中肾损伤分子1水平升高对大鼠早期肾损伤的预测作用[J].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2(2):212.

[24]申俊, 刘妍, 张宗鹏, 等. 肾损伤分子-1、丛生蛋白和胱抑素C对庆大霉素诱导的大鼠肾损伤早期预测的研究[J]. 药物评价研究, 2011(4):251.

[25]段存明, 焦爽, 李筠. Clusterin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2):28.

[26]Correa-Rotter R, Hosrerrer T H, Nath K A, et al. Interaction of complement and clusterin in renal injury[J]. Am Soc Nephrol, 1992, 3(5):1172.

[27]于敏, 张双庆, 李佐刚. 早期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药物肾毒性早期预测中的应用[J]. 中国药学杂志, 2013, 48(4):247.

[28]Du T Y, Luo H M, Zhang Y, et al. Circulating serum trefoil factor 3 (TFF3) i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PLoS ONE, 2013, 8(11):e80271.

[29]Astor B C, Kttgen A, Coresh J, et al. Trefoil factor 3 predicts incident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case-control study nested within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ARIC) study[J]. Am J Nephrol, 2011, 34(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