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同肥力条件下水稻机插秧技术和人工插秧技术对比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同肥力条件下水稻机插秧技术和人工插秧技术对比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初步总结出一套适合当地大力推广的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了不同肥力条件下塑盘育秧和机插技术与传统人工种植技术的优劣,促使水稻高产栽培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在更大范围内得以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水稻;机插秧;不同肥力;研究

收稿日期:2011-08-21

作者简介:张胜华(1976―),女,重庆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9-0071-03

1 引言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科学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进程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1]。2007年至2011年大观镇根据区农委的部署,在全镇组织实施机插秧高产示范项目,实施4年来,在区、镇各级党政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镇农技人员和农户的共同努力,通过统一供种、集体育秧,机插面积扩大到26.7hm 水稻机插秧示范片平均达到647.5kg/667m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材料和方法

2010年在铁桥村选取稻田0.07hm2、中江村8hm 均为能排能灌稻田,水肥管理均相同,水稻品种选择为适应本区种植的江津津科公司推广的富优21,机插秧田每0.67hm2设为一次重复,人工插秧稻田每0.07hm2为一次重复,最后求平均值,用SAS分析软件做方差分析,目的是得出机插秧田和人工插秧秧田在不同肥力条件下其差异性是否显著。铁桥村种植水稻株行距均为24cm×16cm,栽17 000株/667m 实际种植与设计误差率小于1.5%,中江村种植水稻株行距为30cm×15cm,栽14 800株/667m 实测差距小于1.1%,具体实验设计见表1和表2。

2.1 试验过程和注意事项

2010年3月5日开始精做秧板,泡田耕整时间为3~4日,沉淀2d后,提沟作厢,铲高平低,填平裂

表1 铁桥村机插秧和人工插秧实验设计表

表2 中江村机插秧和人工插秧实验设计表

缝,并充分拍实。秧板规格为厢宽1.4m,秧沟宽0.3m,秧沟深0.2m,秧田需做到沟直沉实,板面“实、平、光、直、硬”[2]。大田需备营养细土90~100kg/667m2作床土,同时再准备未培肥过筛细土25kg/667m2作盖种土。同时做好秧盘准备,机插秧田每亩大田一般要准备25张软盘,共计准备9 000张软盘用于育秧准备,选择地势平整、干燥、水源、交通方便,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半沙半坭、不含石渣的菜园地或旱地作苗床[3],机插秧每亩大田备苗床8.5m 试验用地共计备苗床5亩,其中铁桥村共计备苗床0.23hm 中江村备苗床1.5亩,人工插秧秧田育苗按照每亩大田需要秧苗35m 需要育苗0.21hm 其中铁桥和中江各0.11hm 均为连片集中备床育苗。秧盘育苗塑盘飞边重合靠紧铺平,周边用细土填平,每盘装营养土1.8cm,用泥浆水浇透抹平[3],然后待盘面无明水用0.5kg渝科牌壮秧剂拌过筛细土20~25kg均匀撒在装好营养土并抹平,每个秧盘播干谷重50g的种子,播种必须均匀,用没有拌过壮秧剂的过筛细土盖种,以不见种子为度,每50cm插2.2m长竹片一块,盖上微膜,膜四周用泥土压严实,播种后当天灌透水,忌水淹过盘。注意播种后水不能上墒面,下雨后应及时排除积水。播种后12d揭除无纺布,之后床土保持湿润即可。机插秧秧苗小,栽后至返青活棵的水分管理更显重要。坚持薄水移栽,出苗前重点检查保温与水份。保持盘面湿润不发白,2叶后开始揭膜炼苗,炼苗结束后用1∶3倍清粪水并每挑加100g尿素泼施作奶肥,再过5~6d,用1∶2倍清粪水每挑加尿素200g提苗,以后根据苗情,再补施水、肥,移栽前3~4d追施“送嫁肥”[4]。

秧地施尿素6~8kg/667m 施肥后灌足水份,4叶左右即可移栽,秧田期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灰飞虱、稻蓟马、螟虫等,秧苗在二叶期后期应密切注意,及时用药防治,草害主要采取一些茎叶处理剂为主要除草剂,如秧田一次净[5],但注意不要超量使用,以免产生药害。

栽前1~2d,用20%的三环唑500倍液喷苗,预防稻瘟病。在秧苗分蘖后,35d左右开始移苗入田,对于机插秧田,难以插到的田间角落,人工补齐,按照亩栽1.3万窝为准,机插结束后,要及时灌水护苗(阴雨天除外),水层保持在苗高1/2左右;若遇高温晴好天气,应灌寸水护苗,水层保持在苗高2/3左右。插后3~4d进入薄水层管理,切忌长时间深水,造成根系、秧心缺氧,形成水僵苗甚至烂苗[6]。移栽后7~10d内亩用“沃津”牌植保套餐1包除草,并保持3~5cm的水层,保证有水6~7d。水稻活棵后(栽后10d左右),应实行浅水勤灌,灌水时以水深达3cm左右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施肥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使用[7],每亩施尿素35~40kg,普钙25~30kg,硫酸锌2kg,硫酸钾8~10kg,硅肥30kg;其底肥、分蘖肥、拔节肥、穗肥的比例分别是30∶10∶10∶10。在移栽后25~30d,茎蘖数达到设计有效穗时开始放水晒田,一般晒田20d左右,结束后关水抽穗防伏旱。在水稻种植后,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同时结合大田情况细心管护直到收获。

2.2 试验测定的指标

在已经成熟的稻田里,按高、中、低肥力的机插秧田和人工插秧稻田每0.67hm 均随机选取500株稻子,计算出平均穗实粒数(粒M株)、平均结实率(%)和平均亩产量(kg)等指标,同时详细记录试验中机插秧和人工插秧时的费用,求出不同方式下每亩播种需要的种子成本、秧盘成本、秧坂田机耕费、做秧板田费、育秧期肥料地膜和农药费、拨、切、插秧费,插秧机费,秧地占地费(折合成收获稻谷价值),秧田收获劳务费用作比较分析。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表3、表4)表明,在不同的肥力田地,采取相同的水肥管理,保证充足的水肥供给后,铁桥村不同插秧方式的高肥力田地之间,其平均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平均亩产量,机插秧稻田上述3个指标分别平均比人工插秧稻田高出13.3粒、3.8%、40kg,中等肥力的稻田,机插秧比人工插秧3个指标分别高4.5粒、2.3%和18kg,低肥力田地的二者的差值为1.9粒、0.8%和15kg,中江村的试验结果与铁桥村基本一致。

表3 铁桥村不同肥力条件下机插秧和人工插秧试验结果

表4 中江村不同肥力条件下机插秧和人工插秧试验结果

利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得出,机插秧和人工插秧对不同肥力的稻田其影响是不同的,以铁桥村为例(表5),机插秧和人工插秧在高肥力稻田无论是在平均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平均亩产量3个指标上两者差异均极显著,但在中等肥力的稻田中,机插秧和人工插秧在上述3个指标中有差异,但只有平均亩产量指标之间差异显著,而对于低肥力稻田,采取不同种植方式在3个测定指标彼此对比下,几乎没有差异。由此可见机插秧对水稻种植在高肥力稻田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在低肥力稻田,采取何种种植方式,对稻田收获的影响不大,这可能是因为在低肥力稻田,肥力因素是其主要的制约因素,中江村的试验结果(表6)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表5 铁桥村不同肥力条件下机插秧和人工插秧方差分析

表6 中江村不同肥力条件下机插秧和人工插秧方差分析

以铁桥村中等肥力秧田为例,通过表7对比,机插秧每亩平均成本为189元,人工插秧每亩稻田成本为257元,仅成本一项,机插秧比人工每亩节省开支68元,费用降低了36%,再加上亩产量上的差距,机插秧比人工插秧对高中等级肥力的土地,其优越性将更加明显。

表7 铁桥村中等肥力机插秧和人工插秧每亩秧田投入对比表

注:A为每亩播种需要的种子成本,B为秧盘成本,C为秧坂田机耕费,D为做秧板田费,E为育秧期肥料、地膜和农药费,F拨、切、插秧费,G插秧机费,H用秧地占地费(折合成收获稻谷价值),I秧田收获劳务费。

4 结语

试验证明,机插秧技术在水稻生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8],在农村大力推广机插秧技术,既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又提高水稻的单产,是农业生产上组装集成的实用技术,是提升农技综合服务能力,为持续稳粮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和探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长效机制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金于瑜.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栽培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业展望,2008(10):112~114.

[2] 焦让根,焦慧娟.浅谈机插水稻高产栽技术[J].江苏农机化,2009(3):63~64.

[3] 于春峰.水稻规格化软盘育苗技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50):15~16.

[4] 许 猛,郭采红.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科学种养,2010(8):28~29.

[5] 王运魁.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8,2(6):158.

[6] 金传旭,吴永红.水稻千亩高产栽培示范[J].中国农技推广,2010(6):62~68.

[7] 杨 飞.机插秧水稻发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4(4):72~73.

[8] 徐 莉.关于水稻育插秧机械化进程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6(8):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