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弗所:土耳其废墟上的希腊文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弗所:土耳其废墟上的希腊文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无论土耳其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以弗所的地位始终不曾被动摇,它是地中海东部保存得最好的古典城市,也是早期基督教文明的重要中心,甚至有许多西方人称它为“土耳其的庞贝”。在这里,你可以徜徉在各种古代遗址中,看看尘封在残垣断瓦间的历史,看看从岁月裂缝中顽强长出的小花,看看斜阳与荒草的追思。

曾经显赫的古城

以弗所在公元前10世纪由雅典殖民者建立,后经罗马帝国时期扩建发展成为声名显赫的都市,被誉为“亚洲第一个大都会”。

早在公元前600年左右,以弗所从最初的海港发展为繁华的都市,并招来了吕底亚国王克罗伊斯的攻打和驱赶。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将以弗所纳入希腊帝国版图,成为小亚细亚的首府,这时以弗所的兴盛繁华达到了高峰,人口达四五十万。基士特河口从以弗所流向爱琴海,因此在以弗所的旅游册上把这里描绘成“历史和大海相遇之处”,只可惜在6世纪港口被注入爱琴海的泥沙完全淤满,再加上地震灾害,这个风光不再的城市终于彻底被遗弃。

以弗所的遗址距离土耳其西部海岸城市塞尔丘克只有8公里,大门分别位于上层的山坡上以及下层的山脚。从位于上层的南门进去,首先可以看到马格内西亚大门,然后是墓地、教堂和议事厅,右手边还有半圆形的音乐厅,只是除了音乐厅的层层阶梯还十分完整,其他的建筑都已经基本崩塌,留下高大的罗马柱、门拱和横梁雕刻。

随后到达赫拉克勒斯大门,该大门建于公元4世纪,两根主梁上都雕刻着赫拉克勒斯的浮雕。从这里下去便是CURETES路,宽阔的大理石板路向山脚延伸,路两旁有巨大的圆柱,虽然部分柱子已经风化破损,但在另一部分柱子的顶端仍能看到精美的雕刻,尽管早已看不出来这些圆柱昔日的用途,却足以感受这条古城主干道的大气磅礴。

据说,由于罗马人特别喜欢洗澡,所以这条一公里长的路上就有三个大澡堂。此外,CURETES路上还有不少神庙、商铺、喷泉、住宅等遗址,其中位于路尽头的哈德良神庙特别值得留意,不只因为这座建筑保留了柱子、门拱、横梁等较多完好部分,还因为走廊中楣上那个美杜莎的精美雕刻,女妖满头的蛇发依然清晰可辨,据说这样的雕刻是用以辟邪的。

再往下走,就是神圣之路(SACRED WAY),这条大理石路面下铺设了精细的水管和排水系统,而路面上当年的车辙还依稀可辨,可以想象当年的王侯贵族坐着马车从这里经过时是何等气派。

英雄主义的悲剧

在两条路的交界处,耸立着巨大的奥古斯都大门和宏伟的CELSUS图书馆,图书馆建于公元114年,坐落于9级台阶的台地上,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当年藏书约1.2万卷,号称当时世界三大图书馆之一。

现在的遗址仍保留着图书馆一整面两层高的墙体,上下各有8根柱子和3个方形门洞,梁、柱、门楣和墙壁上都保留了精美的雕刻――是我在以弗所遗址中看到的最为完整精致的,而壁龛里则有代表仁慈、思想、学识和智慧四种美德的白色雕像,整个图书馆遗址看起来总让人联想起澳门的大三巴牌坊,却更具大气与精致。神圣之路的两旁同样是巨大的圆柱,只是这里的柱子破损更为严重,大半都已风化碎落,柱子的石头构件堆满了路的两旁,巨石上爬满了青苔、白斑,长出了杂草和野花,斜阳之下,显得有点苍凉。

位于神圣之路的尽头,是倚山而建的大剧场,它由罗马人在公元41年到117年之间进行改造而成,剧场直径约150米,有66排,可以容纳2.5万人,这里曾经上演过许多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经过漫长的演进,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这也是西方戏剧的雏形。

至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祭典和悲剧联系起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古希腊人对于悲剧的概念和现代人不同,悲剧不在于悲,而在于对严肃和对高尚行为的模仿,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于是如《俄狄浦斯王》《美狄亚》《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等很多震撼心灵的优秀古希腊悲剧纷纷出现。而当古希腊悲剧在这个大剧场里为更多的世人所认识,以弗所也正以其前所未有的兴盛展现于世界。

如今,规模宏大的剧场如同展开的巨扇,占据了半座Panayir山,只可惜大剧场风化严重,除了层层陡峭的阶梯依然完好,许多建筑的细节已经无法寻觅了。尽管如此,每年5月,塞尔丘克的以弗所文化艺术节仍会在这里举行。

大剧院正对的海港街由拜占庭皇帝阿卡狄乌斯所建,可以通向已经干枯的古老海港。据说,马可・波罗就是从这里走向爱琴海、来到中国的。这里曾是以弗所最显要的大街,大街长530米、宽11米,路面铺了大理石,街上设置有50个路灯,是当年罗马帝国三条有路灯的大街之一,当夜晚来临,路灯亮起,在当时应该是难得一见的奢华。海港街的两旁曾经是无数繁荣的商铺,而如今早已被泥土和荒草掩埋,只余下残存的柱廊,与黛色的远山及退到8公里外的海港交换着遥远的感叹。

以弗所的宗教渊源

古代以弗所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城市,同时也是库柏勒大神母(安纳托利亚丰收女神)的崇拜中心,但在爱奥尼亚人的影响下,圣洁的月神和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取代了库柏勒的地位。

公元53年,基督教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圣保罗来到这里传教布道,赢得了大批信众,并建立了第一座基督教堂,尽管他的传教活动在以弗所引起轩然大波,但他在狱中写下的著名《以弗所书》最终还是成为了基督教的重要经典,被认为达到了《新约》思想的最高峰。这本书是圣保罗建立以弗所教会十年以后写的,当时他年事已高,但在耶稣去世后54年春,他又第二次来到以弗所进行布道,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进一步奠定了以弗所在早期基督教中的重要地位。

以弗所是启示录中的七个教会之一,在《天主教百科全书》中记载,“使徒约翰1世纪90年代住在小亚细亚,从以弗所带领该省的众教会……Domitian死后使徒回到以弗所度过Trajan统治时期,100年在以弗所以高龄去世”。据说,在耶稣死后4到6年间,为了躲避巴勒斯坦Agrippa王的迫害,圣约翰带着圣母玛丽亚来到了以弗所,于是圣母玛丽亚就在当地一处叫作“夜莺”的山坡上的小屋中隐居直到故去。

如今,圣母玛丽亚故居已成为以弗所重要的宗教圣地,很多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都会来到这里,遗址上盖了一间小教堂,内供着圣母像,一株500年的老树庇荫着小巧的教堂,周围宁静而祥和,故居外有一面许愿墙上系满了层层叠叠的祈愿纸带,无声无息地记录着人们的足迹。

距离以弗所遗址不远处还有一处重要的宗教遗址――七个沉睡者洞(Grotto of the Severn Sleepers)。传说,在公元3世纪德西乌斯大帝统治时期,有七个基督教徒为了逃避逼迫而躲入山洞,但在他们躲入山洞之后,德西乌斯大帝便派人封住了山洞。直到将近两百年后,洞门被地震打开,避难者才被唤醒。

当他们回到城市,惊讶地发现以前的朋友都已故去,而基督教也已经取得胜利,后来他们死后又再次被埋在这个洞里,山洞也因此得名。山洞在一座长满衰草和低矮橄榄树的石头山上,山的一面有开凿的痕迹,可以看到一些结合了简易石头构筑的半天然山洞,洞穴浅而拙朴,看不出来什么端倪,也许正因为如此,更增添了宗教故事的神秘色彩。

希腊神话中女神阿尔忒弥斯的神庙,位于以弗所和塞尔丘克之间,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宏大的建筑,甚至超越雅典的帕台农神庙,位列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神庙的底部台阶长约100米、宽约55米,三面环绕着两排巨大的圆柱,每根圆柱高达18米,支撑着上面巨大的屋顶。

传说中,公元前356年7月21日的深夜,一个名叫希罗斯特图斯的纵火狂,为了让自己万古留名,一把火烧掉了这座壮丽的神殿。如今,萋萋的荒草间仅能看到一根圆柱独自矗立,甚至连碎落地上的残垣断壁也为数不多,辉煌的过去在一夜间如花火般消散,只有飞来的鹳鸟年复一年地在圆柱顶上筑巢。

曾经辉煌荣耀的以弗所,如今只剩断壁残垣,历史停滞并搁浅于此。站在遗址的高处,广袤的平原尽收眼底,绿色的田野和碧蓝的远天相接,而夕阳正从那天地之间缓缓下降,空寂的以弗所又将睡去,如同那许多沉睡在荒草之间的记忆,等待在下一次历史的日出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