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渝西地区石龙门古村落形态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渝西地区石龙门古村落形态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石龙门古村落位于重庆市江津区,是从农耕社会中形成发展而来的传统村落。村落以陈氏家族的地主庄园为中心,由祠堂、学堂、跑马场、古道、古树等共同构成。不嗬诺淖园主体建筑、佃户住房和公共建筑物,逐渐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带有等级、自成一体的散居形式及完整的家族统治下的乡村社会生活体系,并由此形成“父子异居”、“子大分家而居”的风俗习惯,不仅具有渝西地区传统聚落的典型特征,还呈现出独特的文化地域特点。

关键词;江津;石龙门古村落;地主庄园;古村落形态

一、自然地理背景和历史沿革

江津,位于长江中上游,三峡库区尾端,重庆西部。江津四面高山环抱,境内丘陵起伏,地貌以丘陵兼具低山为主,分平阶地、丘陵地和山地,其中丘陵占78.2%,低中山占21.8%。地质结构为“川东褶皱”和“川黔南北构造带”的过渡地带,构造形迹受其影响,轴线多扭曲呈“S”形。江津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江津古为巴国地,南北朝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建县,为江州县。北朝西魏(553-557年)江州县改为江阳县,县治在今江津焚西口;北周孝文帝元年(557年)县治迁至今几江,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城地处长江之要津而改江阳县为江津县。清代江津县编为三里,即笋溪里、杜市里、思善里。每里分四都,全县共十二都,都下设甲。塘河为思善里十都二甲。民国初年,沿袭清制。民国十年属十全镇,民国三十年建乡,解放后仍为乡,属永兴区所辖,1994年撤区并乡,塘河建镇。2001年江津再次调整乡镇规模,设塘河镇。石龙门古村落从清代开始一直隶属于塘河镇。2014年,石龙门古村落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二、石龙门古村落的形成与发展

渝西地区地形以低山、浅丘为主,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一地区以地主庄园为依托、建立在可持续土地利用基础上的山地聚落比较普遍。经实地调查发现,以陈氏家族为主导地位的石龙门古村落在渝西乃至重庆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石龙门古村落境内的清代“王母杨儒人”墓碑考证推判,最晚至清乾隆八年(1743年)石龙门古村落已初具雏形。

1775年左右,陈氏家族在“湖广填四川”大背景下于湖南辗转迁居至石龙门后,经过一百年余年的不断积累,逐渐形成了以陈氏家族为主导,其余姓氏家族、佃户、长工为依附,兼备生产、生活、祭祀、教育等各功能区的古代村落社会组织。受陈氏家族影响控制的石龙门古村落逐步发展,至清末陈氏家族达到了耕地上万亩、佃户上千户、年收租上万石的鼎盛状态。民国时期,随着主流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陈氏家族利用雄厚的资金从事四川“井盐”承运活动,还创办了四川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江津晋丰银行。佃户、农户的交租方式也由原来的交付粮食变为交付等额货币。许多佃户或另找田土耕种,或脱离陈氏家族的影响另谋营生,而此正是石龙门古村落周边的塘河、白鹿、石蟆、稿子、几子等场镇于清末民初逐渐兴盛的原因。

三、石龙门古村落构成要素

石龙门古村落由地主庄园、跑马场、古道、古井、学堂、药铺、佃户住房、祠堂、水田、池塘、水田、古树等要素共同构成。以石龙门庄园为中心南北长3.6千米、东西长3.3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

(一)石龙门庄园

石龙门庄园是石龙门古村落的核心,其所在地原名康家湾,康家落败后,陈氏家族于1805年左右买下康家老宅,因门前有条石埂形状像龙,取名石龙门。后经历代陈氏家族逐步扩建,形成占地面积1.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的地主庄园。1951年时,分给当地38户112人居住,现大部分农户迁出石龙门庄园,仍有居住农户7户(但房屋产权仍为38户),居住人口18人。

1.建筑选址

石龙门庄园选址与规划时,从实用角度出发,重点处理环境与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选址注意小气候的调节。石龙门庄园三面环山,周边植被覆盖率较高。庄园西、北方向以山为屏障,东、南方向地势相对开阔,使得冬季西北寒风小,夏季有山谷风,庄园内气温在冬季不太低、夏季也不太热。石龙门庄园周边植被覆盖率高,也使得该庄园不太过湿润和干燥。

二是选址近水利而避水患。石龙门庄园靠近塘河接近水源,但地势高于塘河洪水位。接近水源,一方面方便生产、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发生火灾时便于取用。

三是选址考虑社会环境。石龙门庄园地处江津、永川、合江三县的交界处,属于位置比较偏僻的“三不管”地带。政府行政力量对此区域鞭长莫及,有利于陈氏家族在此修建规模宏大的庄园,并形成对地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四是选址注重交通畅通,保障供给。交通便利、畅通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庄园距塘河仅有1公里,水运十分方便。庄园陆路到白沙码头为10公里。依托便利的陆路和水路交通,不仅使陈氏家族对外能迅速便捷联系,同时使更大的区域纳入陈氏家族控制范围之内。

2.建筑布局及形制

石龙门庄园历经陈氏家族几代人完成,整体布局按照陈氏家族的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以及地形地貌顺势而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格局。建设初期陈氏家族因经济实力有限,仅沿袭康氏老宅地基重建了一组规模较小的院落。到陈氏家族第五代陈宝善时期(约1825-1880年),陈氏家族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以陈衍凤时期修建的房屋为中心向东、南、北三个方向自由式扩展。所谓自由式扩展和严格的纵向、横向、纵横双向扩展有一定的区别,就是在保持主体院落空间形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其他部分可以根据地形随意扩展,最大限度与浅丘地区的地形、地貌相结合,使得该庄园因地制宜地处理了环境、交通、生产、生活起居之间的关系。

石龙门庄园整组建筑按照功能可分为如下单体建筑;正厅、倒座房、下厅、上厅、后厅、南北厢房、过厅、四面厅、大厨房、书房、四方厅、楠苑、小姐楼等。

(见石龙门庄园建筑形制表)

5.建筑选材与装饰

石龙门庄园在材料选择上遵循贴近自然、就地取材的原则。夯土为石龙门庄园最基本的原材料,无论是房屋地基还是夯土墙,都是经过多次夯实加入特殊配方而成,其夯土墙的密度和强度较高,有糠壳、竹筋、糯米浆等材料痕迹。夯土的取材简单,可塑性强、可承重,并有一定的保温性。

庄园主体构架用材大多为当地香樟、柏木、杉木等,材质轻,容易加工,多作为屋面椽、檩和装饰材料。石材多用于立柱、台基、柱础、铺地、围墙等易发生腐朽、损坏的部位。

石龙门庄园虽是一组典型的巴蜀合院式民居院落,但其建筑细部装饰在保持本地民居装饰特点的基础上,大量使用了长江中下游民居建筑的装饰手法,表现出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装饰特点。石龙门庄园窗棂为典型的苏式风格,图案变化多端,雕刻细腻精致,尤其是墙脚之上雕花干栏板的设置,为川渝地区民居建筑所少见。石龙门庄园封火墙采用两种样式,一种是本地较常见的如意式封火墙,形若拱背,造型优美流畅;另一种为徽氏的马头墙样式,造型端庄典雅。两种封火墙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建筑装饰效果。

除此之外,石龙门庄园的木雕撑拱、建筑彩绘、石雕柱础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建筑排水系统

石龙门庄园的排水系统是本体建筑的一部分,对该庄园本体建筑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现场勘查,该庄园排水沟分为阳沟和阴沟,呈中心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布局,排水道终端出口设置在东北、东南角,现仍在使用。石龙门庄园的排水系统设计布局合理,使得大量生活用水和雨水可以顺利排泄,而不至于堵塞于天井之中。

5.建筑消防系统

石龙门庄园的消防系统比较完善,损毁建筑大多为后期年久失修垮塌,并未发现因火灾导致的房屋建筑损毁。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庄园功能分区的科学性,易燃材料堆积房屋是单独设置的,与庄园建筑相分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面积火灾的发生可能性。另外,各个天井均设有水缸,厨房设有灰箱,一旦发生局部火灾就能迅速进行补救措施。

(二)村落其他遗存

1.三楠祠

为陈氏家族宗祠建筑,现地面建筑已损毁。三楠祠原建筑由正殿、中殿、亭子、戏楼四部分组成。建筑屋面为黄绿琉璃瓦,屋脊由镂空砖砌成,每层屋脊正中均设脊刹,山墙两边设有高耸的风火墙。解放前,陈氏家族在“三楠祠”_有小型药铺,救济孤、老、病、残和赤贫者,或施予茶水、药以及简易棺木。

2.蔡家庄

位于石龙门庄园西南1.8公里处,始建于清末民国初年,坐西北向东南,土木结构。蔡家庄解放后分给刘安义等3户当地居民。经实地走访调查,该建筑为陈氏家族陈曲侯庄园住宅,体现了“子大分家而居”的风俗习惯。现存部分堂屋和厢房,现存厢房面阔8.8米,进深4.6米。

5.回龙坝庄园

回龙坝庄园位于石龙门庄园西南2-7公里处,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土木结构。回龙坝庄园解放后分给李明标等6户当地居民。经实地走访调查,该建筑为陈氏家族为其“马夫”修建的庄园。庄园现存院落由前厅、中厅、后厅、厢房、两进院落组成,总进深26米,面阔46米。

4.肖家学堂

建于清代,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面,进深4.5米,面阔15米。陈氏家族为解决佃户子女的读书问题曾在此聘请老师办学。

5.佃户住房

位于石龙门庄园东北1500米处“大仓头”,保存较好。该建筑为土木结构,进深6米,面阔20米。

6.网球场

陈氏家族在石龙门庄园东北方向1.5公里处先后修建2个网球场。第一个网球场位于山顶,四面都是坡,网球打出场地后不利捡球,后废弃。重新修建的网球场,地势平坦。位置在大路旁边,可以骑马到网球场,交通便利。经现场勘查,网球场为长方形,长40米、宽20米。陈家后人回忆,网球场是用煤炭渣滓填充铺设,四边有围墙(现已毁)。后开垦为田地,取名“球场田”。

7.跑马场

跑马场起点距石龙门庄园500米,经现场勘查和陈氏后人回忆,跑马场宽4米,长500米,为陈氏家族练兵遛马场所。

8.古道

以石龙门庄园为中心至周边的古道,路面均为0.4米至0.8米宽的石板路。陈氏家族出行的现存古道主要有;石龙门庄园向东行至白沙水码头的古道,现存石板路1.5公里;石龙门庄园向西北行至稿子场的大路,全程为15公里左右,现存石板路0.5公里;石龙门庄园向西南行至茶马古道白鹿场的大路,全程12公里,现存石板路0.8千米。

9.古井

石龙门庄园古村落现存古井7口,井口呈正方形,边长1.5至2.5米。古井深2米至15米不等。石龙门庄园附近的一口古井位于石龙门庄园东北角10米处,井水终年不枯。

10.农田

石龙门古村落的农田主要有水田和旱田。水田围有田埂,蓄水种植水稻,由于受地形的限制,一块水田大概长20至30米、宽10米至15米。旱田大多为房屋周边坡度较小的零星土地。一般种植玉米、红苕等。

11.古树

石龙门古村落种植有松树、柏树、黄桷树、银杏、荔枝等。其中种植荔枝树一万亩左右。

12.古墓

陈先华墓,墓碑为四柱三开间,明间刻有“清逝陈公讳先华墓”,明问柱子刻有“巽木地钟灵、乾金山毓秀”,左次间刻有“乾山巽向、清道光四年(1824年)九月二十六日”,右次间刻有“孝男陈衍盛、陈衍德、陈衍章、陈衍儒、陈衍风口祀”,外侧柱子刻有“鸡舞焕人文”等字样。该墓墓碑宽1.4米、高3.8米,墓冢宽4.8米、长7.6米。

除了现存的物质遗存外,石龙门古村落还保存有一些非物质要素,主要体现在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层面。石龙门庄园及周边的塘河镇的文化与民俗活动丰富,传统民风、民俗、民情,传统生产用具,构成了独特的风情画。每年春节组织玩龙灯,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逢年过节或喜酒场中,还保留有婚俗、耍狮子、川剧座唱和民间吹打等多种民俗活动。

四、石龙门古村落的主要特征

石龙门古村落的特征主要反映在自成一体的散居形式及完整的生活体系,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习俗、乡村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形态等。

(一)适应自然环境的村落空间布局

石龙门庄园通过长期的建设,多院落、多天井先后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带有时间轨迹的建筑群。不仅是主体建筑连续扩张,还有依托陈氏家族的佃户住房、公共建筑物亦在不断扩张;为了适应浅丘地区较为分散的耕作土地,佃户、自耕农户也随其散居,就靠近水田建造自己的住所,便于农活耕作及田土的管理看守。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带有等级、自成一体的散居形式的古村落。

(二)家族统治下的乡村社会生活体系

河流、古道、田埂是古村落的骨架,不仅是联系不同板块的通道,而且是陈氏家族控制村落的重要途径。石龙门古村落以农业为依托,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陈氏家族统治时期,控制着全村可持续利用土地。清代,陈氏家族对古村落具有实际意义上的管治权,其权利甚至大于县邑县令。主要体现在;一是陈氏家族控制着全村可持续利用土地,佃户每年租地耕N所得粮食交租数量基本上由陈氏家族决定。陈氏家族通过这种经济手段把全村佃户掌控于自己的管辖之下;二是陈氏家族为维护自身安全利益,不仅设有石龙门庄园家丁保卫,还通过抽调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子轮流对整个村落进行安全巡察,防范土匪以及外来人员的入侵。经过长期的经营,从而形成了以地主庄园为依托,功能齐全的生产、生活、教育、娱乐、祭祀为一体的生活网络体系。民国时期陈氏家族对周边村落的控制影响有所减弱,但这一村落体系却得以延续。庄园本体建筑、公共设施、祠堂、田土、水井、树木等文化遗产现状保存完整,目前还发挥着作用,承担着不同的使用功能。

(三)折射地域文化的风俗习惯

石龙门古村落自成一体的散居形式及完整的生活体系对该村落的社会意识形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父子异居,自昔即然”、“子大娶妻、别栏而居”的民俗习惯,使得该古村落的小家庭制度十分发达。石龙门庄园内的陈氏家族按小家庭分灶吃饭分配院落,陈宝善的两个儿子陈鼎臣、陈兴臣分家后分别居住在庄园的南北院落。同时调查还发现,陈氏家族其他族人建造的住宅大多距石龙门庄园约2-3公里。这与同时期北方中原地区的“累世而居”的封建家族礼教不太一致,完全是特殊的生产方式导致的地域性文化意识形态使然。

五、结语

石龙门古村落以地主庄园为依托,其建立在可持续土地利用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了地主庄园建筑、耕种、佃户、非物质文化等人工要素。古村落因地主庄园起到主导作用,因而极大地表现出了区域性与阶级性的差异。通过研究石龙门古村落的历史信息,挖掘渝西地区封建社会末期农村社会结构形态,不仅可以认识传统精神文化对现实农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为渝西地区传统村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