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舒伯特钢琴即兴曲OP142的演奏觅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舒伯特钢琴即兴曲OP142的演奏觅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相对于古典主义音乐而言,浪漫主义是一种新的音乐风格,浪漫音乐强调主观内心的抒情与感怀,向往个性张扬,主要表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并通过生与死,孤独与爱情,热爱大自然等抒情题材,表达了音乐家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未来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作为浪漫主义的先驱,舒伯特的创作高峰期正处于古典主义结束和浪漫主义产生的交接时期,与同期浪漫派作曲家相比,舒伯特的音乐不同于肖邦的优雅高贵,也不同于李斯特的热情奔放,他有激情,有思想,其表现方式别具一格。在舒伯特的音乐中,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音乐传统,但钢琴作品(包括艺术歌曲)却完全属于浪漫主义,以展现钢琴的柔美,以抒情诗意为特点。

即兴曲Op.142主要是由奏鸣曲式、复三部、变奏曲式等结构类型组成,集中地体现了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风格,是舒伯特钢琴作品中较为重要的作品之一。作品总体结构属于古典及早期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典型手法,表现出呈示――发展――再现的三部性结构原则。作曲家在保留原有的基本框架原则下,无论从结构、调性布局、和声、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创造与创新的特征。如该作品的创作中,扩大了的曲式结构规模与容量,在原来带插部的奏鸣曲式基础上,在乐曲最后又增加了C、A部分形成七部分的曲式结构,在这样的复杂结构中,作曲家内心情感得到了尽情的抒发。

以f大调《即兴曲》(Op.142,No.1)为例:

曲式结构分析图示(此曲为带插部的奏鸣曲式,有所变化)

A部分是由乐段构成的一部曲式。该乐段由两个平行关系的乐句构成,结构较为方整,各为6小节,但第二句最后终止的f小调主和弦与其之后的连接部分形成叠入的关系。两个乐句又都分别由两个乐节组成。第一乐句的第一个乐节在左手平稳的和声支持下,右手持续向下的一连串附点节奏型具有较强的动力。在经过短暂的停顿之后,第二个乐节以同第一个乐节相同的附点节奏开始,但一拍之后马上改变了模样,并引入了三连音的节奏型,然后停在半终止最典型的属和弦上。平行关系的第二乐句的第一个乐节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只是旋律移高了一个八度,并在附点节奏的框架内增添了华丽的装饰音,从而突显了即兴曲的特点。第二个乐句的开始也与第一句中的相同,只是为了最后的完全终止而延长了三拍,旋律的线条也相应发生了一点改变。这一主题在后面的两次再现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为了全曲的结束将最后的终止式进行了重复。

No1.要求演奏者要弹奏得有意境才行,如何把它的抒情性,歌唱性表现出来,这都要求我们深入理解音乐中的丰富思想,哪怕是分析各个力度记号的表情意义。

如出场的前4个小节中,就有5个力度记号。从F-P这强-弱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包含的深邃的思想感情。即从强烈的悲愤突然转到忧伤无奈的情绪中,这个弱是突然,立即性的弱,并不是渐弱。或许舒伯特正是想用这种细微及鲜明的力度对比把他所要表达的内心感受暗示出来。CREASE要做得自然,力度在这4个附点节奏型中一步步加强,注意语气的连贯性,不要因为附点节奏而弹成一节一节,从而影响句型。最后达到F力度时,声音要结实、饱满,音色要明亮。接下来弹奏FZ时触键要快,手指要支撑好,并要站住,不能完全理解为单纯的跳音来弹。

P要弹的柔和一些,指触面积要稍大一些,力度层次上一定要与F形成鲜明的对比。连接部分右手的背景要均匀,B主题转到A主题的关系大调bA上,完全符合奏鸣曲式呈示部中主、副部主题的调性安排。这一部分规模较大,根据其材料展开的特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右手部分基本上延续了连接部分快速走句的音型,而左手的音型则相对平稳,并带有一点跳动不大的线条,而正是这一个以跳音为主、夹有一个带重音的滚落的音型在这个部分后面两个阶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整个部分统一连贯的主导动机因素。第二阶段前的琶音右手手指触键灵敏,要把力量重心落在指端上,手腕自如,指触要敏感,第二阶段中,音型由双手同步演奏,中间加入八分附点的经过音型,这个附点节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继承了A主题的特征。第二阶段之后是一个长达6小节的连接段落,由双手八度演奏主导动机因素的变体,音区由高全低,力度由强到弱,虽是八度,但不要弹的太猛,要有几分控制,手腕柔软。八度在极弱的属和弦的准备后进入到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由一个6小节的乐句及其反复构成,每次反复都稍有变化。第一次反复旋律线条没有发生变化,仅仅是将右手移高了八度,左手音型也加厚了一些。这一阶段的整个色彩应该是温暖的,外声部的旋律线条要有连续性,不要弹成一个一个的,更要有和声美,不要漏音。第二次反复时旋律转到了左手,右手又回到了第一阶段中的快速走句的音型,带有一点再现的意味。为了后面部分的连接,这一阶段的结尾稍微做了一点变化。这一主题部分在后面的再现中从结构规模到主题的形态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改在f小调中陈述,实现调性的服从,初步奠定了该作品奏鸣原则的基础。

C主题的特点是整个部分的材料及音型是完全统一的。

和声布局体现起、展、合三部性特点:与曲式的三部性结构吻合。也有的乐段也体现出起、承、转、合的特点。调性手法:舒伯特注重近关系的转调手法,也注重同主音大小调明暗色彩的对比以及关系大小调的交替等。其常用的转调手法可以归纳为:二、三度关系的转调。这种方式会造成调中心的偏移,增加音乐调性色彩感,强调对比。其实,这种转调手段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比如在舒伯特的《即兴曲》(Op.142,No.4)第二部分中,就运用了bA大调和ba小调的调性色彩关系加强对比,使音乐的情绪明显发生改变。在舒伯特的《即兴曲》(Op.142,No.2)中,bg小调和bA大调二度关系的转调手法,也体现了调性的二、三度变化特点,有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另外,还大量运用了同主音大小调交替手法,造成大小调色彩的对比。如舒伯特的《即兴曲》(Op.142,No1)中,如下:

另外,音乐的织体在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性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织体与作品中的和弦结构及和声布局相辅相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正确的理解与把握对于舒伯特即兴曲的正确演绎也极为重要。舒伯特即兴曲Op.142在织体方面具有如下特点:

1.多维立体层次织体。主要表现为自由声部以及隐藏声部的介入等形式。在有的作品中还体现在主复调结合的织体形式中。这种强调声部横向运动的手法与古典作曲家更强调纵向运动的思维不同,体现出舒伯特即兴曲具有的浪漫主义风格。如Op.142.No.1中67小节开始往后,低音部线条化进行与高音部旋律形成对位,并与中声部波浪式的分解和弦共同构成了主复调结合的织体形式,体现了织体的复杂性。

2.和弦织体柱式化、分解化。这是对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继承,体现出力度性与抒情性、纵向的结合与横向流动的对比。例如Op.142.No.2.bA大调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音乐集中体现了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的对比。第一部分第二乐段的柱式和弦织体形式在强的力度层次中表现了一种宽广、沉稳的音乐性格,而第一二部分的分解和弦抛物线与小斜线的运动,并结合低声部的属持续音与线条化的运动,表现出了飘逸、流动的音乐性格。

3.相对统一的织体形式。这四首即兴曲,经常采用一种节奏音型贯穿全曲或乐曲的一部分。舒伯特通过这种连贯而又单一的织体结构,把乐思有机统一起来,音乐在单一简练的织体形式,凸现出清晰、明快的音乐性格。

综上所述,即兴曲在作品曲式结构、音乐主题、和声、织体等方面具有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手法特征,同时又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色,具有强烈的歌唱性与抒情性,反映出舒伯特古典与浪漫相结合的独特创作风格,这也正是舒伯特即兴曲Op.142的正确演绎需要特别注意的。

参考文献:

[1]赵晓生著.钢琴演奏指导.湖南教育出版社.

[2][英]克里斯托弗•H吉布斯著.《舒伯特传》.

[3]周薇著.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4]吴、孙明珠著.简明钢琴教学法.华乐出版社.

[5]钱仁康著.欧洲音乐简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