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鼻内镜下经上颌窦口以鼻切割器吸切除上颌窦囊肿30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鼻内镜下经上颌窦口以鼻切割器吸切除上颌窦囊肿30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的:探讨上颌窦囊肿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30例上颌窦囊肿患者进行鼻内镜下上颌窦口以鼻切割器切除上颌囊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

结果:30例患者术后症状消失,无鼻泪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一年未见复发症状。

结论:鼻内镜下经上颌窦自然开口鼻切割吸切除上颌窦囊肿,是治疗上颌窦囊肿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鼻切割器 鼻内镜术 上颌窦囊肿

传统:柯陆氏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存在着创伤大,出血多,患者不易接受等缺点。鼻内镜自九十年代应用于鼻腔鼻窦手术,具有微创,精细,病人痛苦小的优点。在开放、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完成上颌窦的病灶切除或引流,能够促进上颌窦炎症的恢复和功能的保留,临床上已基本取代了柯陆氏手术方式。对上颌窦囊肿的处理,鼻内镜下开放、扩大上颌窦突自然开口。

近年来随着鼻内镜的广泛使用,窦口鼻道复合体的通畅引流,对于保证各鼻窦的正常功能及促进鼻窦病变恢复起决定性作用。完整的钩突切除,对各鼻窦口的通畅引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开放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以鼻切割器彻底吸切除窦腔内囊膜,而对正常窦腔粘膜损伤轻微。这体现了鼻内镜下手术优势及微创效果。运用鼻内镜下经上颌窦口以鼻切割器吸切除上颌窦囊肿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上颌窦囊肿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1-70岁,平均41.2岁。病程1月-10年。左侧17例,右侧13例,右面部闷胀感5例,右鼻腔间断流黄水样物8例,体检时CT检查发现要求手术6例,其中18例鼻中隔偏曲26例下鼻甲不同程度肥大,有8例伴有中鼻甲或钩突息肉样变。术前均做鼻窦CT扫描,以确定囊肿位置。囊肿位于前下壁10例,内侧壁11例,外侧壁9例,全身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手术禁忌症。

1.2方法:使用史赛克内镜系统及手术器械,史道斯鼻动力系统。全部病例均在全麻下手术,伴有鼻中隔偏曲或中鼻甲,钩突息肉样者术中同时予矫正、切除,下甲肥大者予骨折外移或部分切除。完整切除钩突。取出骨片,暴露筛泡、半月裂及上颌窦自然开口,以鼻切割器切除窦口增生肥厚之粘膜,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根据囊肿所在位置,选择30°、70°内镜,明视下以不同角度的切割刀头,吸切上颌窦囊肿之囊膜,均能彻底清除囊膜,且正常粘膜损伤轻微。术毕,术腔填以膨胀海绵压迫止血,术后48-72h取出。术中出血较少,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术前症状全部消失,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出血,无鼻泪管损伤及严重感染发生。3例下鼻甲与鼻腔外侧粘连,门诊鼻内镜下以1%丁卡因+肾上腺素混液表麻下分离,隔日肾上腺素棉片收缩。术后病检均为粘膜囊肿。术后门诊随访3月至1年,鼻腔通畅无粘连,上颌窦开口通畅,30镜下窦腔内粘膜完整,未见复发迹象。

讨论:

上颌窦囊肿,可位于窦腔各壁,传统手术方法难以彻底切除囊肿,或可使窦腔粘膜大面积损伤,剥脱,使窦腔粘膜完全上皮化艰难,甚至形成囊泡及肉芽。本组病例均采用鼻内镜下鼻切割器吸切除囊膜,窦腔粘膜损伤轻微,手术中通过不同角度内镜可清晰窥视到窦腔各壁,使用不同角度及开口方向的鼻切割器刀头彻底切除窦腔各壁的囊肿囊膜。

鼻窦粘膜囊肿可分为二型,即一为分泌型,其因黏液腺管阻塞,腺体内分泌物潴留引起,称为粘液潴留囊肿或粘膜下囊肿,其囊壁为黏液腺管的上皮,囊中混有粘液。另一为非分泌型囊肿,可能因炎症或变态反应,由毛细血管内渗出的浆液潴留于粘膜下层结缔组织内,逐渐膨大形成囊肿,此囊肿无明显囊壁上皮,表层覆炎症改变的鼻窦粘膜,囊内有半透明草黄色或姜黄色易凝结液体。传统柯陆氏手术,损伤大,术后面部肿胀麻木症状明显,术后因下鼻道开窗闭合而易复发,也有以下鼻道开窗,内镜下手术切除囊肿,但因囊肿位置不同,手术器械难以探及或术后下鼻道开窗口闭合而易复发等弊端。而鼻内镜下经上颌窦口以鼻切割器吸切除上颌窦囊肿,可轻松切除各窦壁囊膜,且开放、扩大 上颌窦自然开口,利于上颌窦通畅引流,利于上颌窦粘膜上皮化及功能的恢复,而且微创伤,恢复快,并发症少,不易复发。综上鼻内镜下经上颌窦口鼻切割器吸切除上颌窦囊肿较其它术式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