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探索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字之端。"思维永远是从产生疑惑开始的,质疑是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那么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怎样培养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质疑;教师;新课程标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大胆质疑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学会质疑是创新的开端,学会质疑是启智的关键,学会质疑更是建立民主课堂的有效手段。如何才能使学生主动质疑善于质疑呢?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教学观和学生观,重新认识学生,重新塑造自我传统教学观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和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学生要唯命是从
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板着面孔,唱独角戏,满堂灌,学生未经允许,不得发问,不得发言。如果某天某位学生对教师的话提出疑问或反对意见时,老师就说这位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有叛逆心理,不听话,于是找该学生谈话,指出其“不足”,提出批评,责令其今后改正“错误”等。久而久之,学生不敢向教师质疑了,这种教育教学观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如果他没有这种敢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又如何能成就一番伟业呢?所以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有能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教学中应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教师的任务不完全是传递知识,而是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判断学习者的需要来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这是21世纪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与教师是志同道合的参与者。实践证明,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独断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教师真诚的微笑,在教学中价值千金,微笑意味着教师关爱学生,盼望学生的支持和配合,能给学生以安全感、愉、享受感。当学生有困难时,用微笑的神情、亲切的话语,给予恰到好处的鼓励和点拔,凡是学生质疑,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小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就会给他们极大的信任,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对质疑问题的兴趣更浓厚,决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批评,甚至训斥,要知道一旦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质疑能力将会成为一句空话。营造和谐的课堂,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研究学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通过对学生心理和学习方法的研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创造一个以学生发展为主的讨论式的探索性课堂教学模式。如:过去我们学校每个班的学生分成四大组,现在分成十小组,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向其他小组发问,这样小组间挑战此起彼伏,新问题、新观点层出不穷,课堂氛围非常活跃。
营造和谐课堂还要求学生战胜畏惧心理,增强自信心。老师可以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一些战胜心理障碍的小窍门。例如:经常给自己鼓劲儿:“我能行”,“再努一把力就会做好”,“敢问是英雄,不问是笨蛋”,“大胆提问我最棒!”“我爱读书,我会思考,我敢提问”……
三、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问
古人云: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质疑,教师应教给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质疑以教师的导学为指示方向,以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敢问、愿问、能问、善问,使我们的课堂能真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滋润学生情感的幼芽,让学生的各种潜能及聪明才智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和展现,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创新的成就感。唯其如此,才能建立起名副其实的民主课堂。
参考文献:
[1]质疑――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J].东京文学,2011(4).
[2]例谈学生质疑思维的培养方法[J].中小学校长,2012(3).
[3]质疑:点燃学生质疑的火花[J].教育教学论坛,2010(23).
[4]培养与保护的学生质疑[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60).
[5]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J].文教资料,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