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略论《喋血双雄》中的尼采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略论《喋血双雄》中的尼采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喋血双雄》是吴宇森电影的“暴力美学”代表作,这部电影与尼采的哲学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性观点,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影片所表现出的社会意义与尼思想中有很多相吻合,都反映了现代社会对于人性的压抑; 电影中的人物塑造与尼的超人理论都表现出了在僵死的社会模式下对于重新构建价值体系的渴望。尼采的醉境理论与整个电影的主旋律也有暗合的地方,从电影的主题曲《浅醉一生》中就有所显露。

[关键词]理性;人性;力量意志

一直都很喜欢吴宇森导演的电影,所谓“暴力美学”的帷幕后,我看到的是他在对现代社会中,如何将人性从制度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所做的积极的思考,去寻求生命的本真含义。其中,我最为推崇的,是他拍摄于1989年的《喋血双雄》。

电影中,男主角小庄有一句十分经典的台词:做什么事情,都是拿起来容易,放下难!对庄这样一个职业杀手来说,一把致人死命的利器拿在手里,在时间里却永远找不到放下它的那一刻。神像前的凝视,对于争取命运的归属是脆弱无力的。只有在烛光中的默默思觅,抑或只是用纯洁的白鸽的翎羽去净化自己的心灵。这不是一个杀手的童话,这只是一个亡命者的宿命悲剧!如果那神是社会的化身,那么人将永远被制度的铁链所勒颈,慢慢走向死亡。

尼说,人类伟大之处,正在它是一座桥而不是一个目的。人生可爱之处,正在它是一个过程与一个没落!在尼悲观的论调里,生命的意义只有用过程才可以描述出它的应有之义。旅途中追逐者脚印的堆积在最后却密集成捆束人性的绳锁,慢慢地将他们拖曳到没落与死亡的深谷。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在他看来,僵硬的制度牢笼,正在将人变成雕像。没有人是超人,所以没有人可以摆脱这个结局!

然而,我却从来没有认为,吴宇森导演与尼采是同样悲观的,或许两个人的心中,任何价值的意义,还是被生命的火花所引燃的可能性,在时间中得到应有的体现。

于是在电影里,我们在枪火中,看到了教堂;我们在血色中,看到了白鸽;我们在屠杀的意念中,看到了对生存的同情;我们在法律的束缚中,看到了伦理的超脱;我们从正义与邪恶的绝对对立中,看到了友谊的存在;我们从屠戮人命的刽子手中,看到了企图去重塑价值的超人――英雄。

尼采谓之日超人,是一种存在于未来的理想形象,他可以以自身去重塑道德伦理,去规定人生的价值,在理性中处于一中超脱的状态。因为超人拥有强大的力量意志。尼认为,力量意志是战胜理性的最好的武器,它源于生命的本能,有着激隋、欲望、狂放、活跃和争斗的特质。在我看来,《喋血双雄》中的小庄和李警官,便拥有了些许这样的特质。一个是血案累累的杀手,一个是维护正义的警察。善与恶的制度性划分,使这两个人相互敌对。小庄起初是李警官所追捕的对象,但之后二人频繁的接触,彼此被对方的魅力所折服,正如二人在河边促膝长谈时的那几句话。

李警官:“我相信正义,可是没有人相信我。”

小庄:“好人通常被人误解。”

李警官:“你一点也不像一个杀手。”

小庄:“你也不像一个警察。”

情感上极其强烈的化学反应,使他们冲破了理性的牢笼,回归了生命的本意。

他们由社会上的敌人,变成了人性上的朋友。这不是理性社会的契约关系,而是在灵魂上的高度同一性下所产生的友谊,吴氏电影的超人哲学,用意也许便在于此,尽管这只是一种艺术形象的建构。

所有这些,都是在短暂的过程里,人类对于结局的不屈服,是力量意志作为了最终的推手。也许瞬间的火花引燃之后仍然要面对惨淡的死灰,我们终究可以讲上一句,我们对于价值意义已经做出了最为美妙的陈述。仿佛小庄遥望天窗外那蔚蓝的海面时,用口琴去吹奏的略带感伤的乐符,引领我们走向了一个永恒的玄境,翻涌着命运,沉浮着生死,呼啸着人生的对白。那是伟大的,也是可爱的!

孤独,是胆怯的流露吗?我一向这样问自己。醉意是对清醒的恐惧吗?谁又可以这样去问人生?歌曲《浅醉一生》那悠长的旋律,作为维持整个电影的生命的血液,在小庄孤独的身影中,以它自身的流动凝结了时间的主题。“丝丝期望渐缥缈,始终只醉在心里”,在生的起点与死的终点之间曲折的轨迹上,去构筑一个灵魂的驿站,哪怕它只是在幻境中出现的海市蜃楼。那是一种非理性的状态,在这种境界中,屠杀人命的刽子手变成了启蒙人性的勇士,让看不见这个丑恶的现实世界的盲女,在心中拥有了最完美的世界,是对任何理[生过程的制度性后果的一种癫狂的超越。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论述了他的酒神状态,他认为,酒神精神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人们解除一切束缚,复归自然,这是一种狂喜与痛苦交织的非理性状态,它对人生日常界限和规则的破坏,包含着一种恍惚的成分,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都淹没在其中了。这种状态放在小庄的身上也是十分吻合的。他没有办法放下手中的枪,没有办法躲避制度正义力量对他的追捕,他被自己的罪恶异化着,被这个身不由己的江湖异化着。处于一种醉境的状态之中,去纯粹探讨自己心灵上的善恶,便是他最好的选择。在这种状态中,他可以完全将自己沉浸在人性的情境中,去努力挽救一个女童的生命,去尽力医好自己爱人的双眼,去等待背叛他的朋友的复归。也许结局终究是要去体验那一颗为自己留下的子弹,他也从不愿意从醉境中醒来,因为他一旦醒来,必须面临的就是这个已经不再适合自己的江湖,和难以摆脱的对罪恶的恐惧。这种醉境是面对人生苦难的重要力量,甚至对于人生最奇怪最艰难的问题都要表示肯定,这便是小庄的人生!

吴宇森的电影与尼采的哲学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性观点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现代制度的樊篱所带给人性的,只有压抑和扭曲;留给人类的,只有在社会中的无限冷漠和对人生的无奈。电影结局混战中圣像的坍塌与在众神争斗的那个年代里,尼采为上帝宣判死刑,确实有异曲同王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