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问题统领下的数学课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问题统领下的数学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学年,我们学校开展了课程研究,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课程的先行实践者,充分施展了教师创造性的智慧,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真正的舞台。

一、数学课程的实施

1.以大问题贯穿的单元主题课程

数学单元主题课程打破了教材的教学进度,将整个单元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大问题研究的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

【案例一】 认识千米

“认识千米”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千米与其他度量单位相比,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建立1千米的表象难度很大。我把两课时进行了融合,把课堂、课外学习相融合。以大问题的形式来让学生构建数学的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我从学生对千米已有的了解入手进行概念教学,学生进而还想感受1千米到底有多长,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步行、跑步、坐电动车、坐小汽车感受1千米,进而制订了详细的研究计划。

第二课时第一版块交流内化,在课前学生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体验后的交流。学生从感受1千米的方式,从哪里到哪里体验1千米的,通过实践了解了什么,实践以后的感受是怎样的,这4个方面开展小组交流,组长汇总汇报。

第二版块感受走几千米。根据学校到西新桥岗亭大约是1千米,估计从学校走到亚细亚大约几千米,设置电影9点开始的情境,估计大约几时从学校出发比较合适。然后估计从学校步行到红梅公园大约几千米,大约多少时间。走5千米大约多少时间,与走1千米的感受相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根据已知路线的长度和时间来估计未知路线的长度和时间,并且进行感受的对比。

第三版块感受跑几千米。从学生听说过的马拉松比赛入手,让学生了解马拉松比赛的由来。通过跑马拉松全程大约42千米来估计在学校操场上大约跑多少圈,大约跑多长时间,并且将跑马拉松与跑1千米的感受进行对比,学生对比后感受跑马拉松的辛苦。最后通过马拉松的世界纪录揭示马拉松精神。

第四版块拓展应用。横向的速度比较,步行、自行车、小汽车、高铁、飞机、神舟十号的速度越来越快。再从常州到南京138千米的路程,感受同样的路程,用这些交通工具所需的时间在不断地缩短。然后纵向高度比较,感受3个常州传媒中心的高度大约是1千米,从2千米的玻璃栈道往下看的感受,感受登山运动员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千米的艰辛。这些都丰富了学生对几千米的感受。

2.以大问题贯穿的单元拓展课程

数学单元拓展课程是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围绕单元教学内容,以大问题的形式拓展出与本单元教材相关的延伸内容,从而丰富了学生对单元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二】 塔有多高

在六年级下册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单元后,有一个综合与实践“大树有多高”,通过教材的这个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长成正比例关系。

我所教的六年级前不久到苏州游学,研究苏州“塔尖上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测量计算出了苏州双塔中东塔的高度。截取学生写的一小段研究故事。

这时才2:00左右,烈日当空,只要用a人的身高:a人的影长=塔高(x):塔的影长,再解比例就可以了。最后量出来塔的影长是955厘米,而我的身高是163厘米,影长52厘米。列出方程等式:163∶52=x∶955,最终我们算出来大约是2993.6厘米,合大约30米,大功告成!

二、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

1.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数学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抽象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生活化的,孩子不仅从课堂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从生活中学习来的数学也是最有应用价值的。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节单元主题课中,就是从常州这个学生熟悉的城市中4个景点与学校的位置关系来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从上学放学的路线来研究行走路线。这些都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会更投入、更主动。

2.体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过程轻结果,过程和方法比结果更重要。学生在用各种方式体验1千米的过程后,对1千米到底有多长有了实际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体验后的内在感觉,是根植于学生的内心的。学生建立对1千米真实的感性认识。

3.在动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运用数学这个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调用一切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在解决“塔有多高”这个问题中,学生要动手测量影长,遇到卷尺的长度不够,就要想办法继续测量,最后运用正比例的知识来求出塔高。

4.发现数学中的美

数学是抽象的艺术,其实数学不仅有抽象的数字和空间,还与美学有紧密的联系。黄金分割中的0.618虽然是一个比值、是一个数,但是当它运用到各种现实领域中就具有无穷的美感和魅力。

5.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能边玩边学数学知识,不仅提高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质量。孩子们在画一画和剪一剪莫比乌斯带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地有新的发现激励着他们继续探究下去。有的学生课后还意犹未尽地画画、剪剪,这样他们就能在玩中独立探究出莫比乌斯带所蕴涵的神奇规律。

参考文献:

孙艳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讨论与调适[D].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