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跷功漫说(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跷功漫说(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年岁末,在上海三山会馆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京剧节京剧文化艺术收藏展上,有一件展品引起了众人的兴趣。它就是尘封已久、不为人识的“京剧旦角足跷”。这件物品的藏主杨韶荣,并非京剧文物的收藏家,而是专事收藏、研究“三寸金莲”之类绣花小鞋的专家。由此可见,京剧“跷功”艺术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缠足民俗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缠足之俗,通常认为自南唐始。据元代陶宗仪《辍耕录・缠足》中引《道山新闻》所述,李后主令宫嫔娘以帛绕脚,使纤小作新月状,舞于六尺金莲花之上,有“凌波翩然”之姿,后世人皆以为美,于是纷纷效之。

众所周知,艺术是以现实生活为蓝本构建的,戏曲当不例外。缠足之习也通过摹仿保留于戏中,渐渐发展成“跷功”绝技。由于“跷功”来源于女子缠足之风,而缠足之风又鲜见于其他国家,因此“跷功”堪称世界唯一,是绝无仅有的了。另外,“跷功”被誉为“天下独绝”的另一原因,还在于它是一门高难度的旦角表演特技。

“跷功”亦称“跷工”、“踩跷”,它使用的特殊表演工具名“足跷”,也叫“跷板”,分“硬跷”和“软跷”两种。“硬跷”多为硬木制成,仿照莲足形状,下端前尖后圆,中间脚心处呈弓形,有的在木足跟部用一铜箍紧紧箍住,起加固作用。上段有一木柄,称为“托足板”,长度一般视演员脚的大小定,宽约二寸,两,三分厚薄,向上斜行呈牛舌状,样子略似鞋拔。此外用于系缚的附件是白布跷带,有五、六尺长。

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足跷”又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用于花旦文戏,鞋底长度约10厘米,“托足板”与“跷”的下部并不是垂直的,而是与水平面呈约75度的夹角。典型的花旦跷功戏有《铁弓缘》、《战宛城》、《乌龙院》、《大劈棺》、《小放牛》、《小上坟》、《双合印》、《辛安驿》、《花田错》、《阴阳河》、《卖胭脂》、《十二红》、《拾玉镯》、《翠屏山》、《遗翠花》、《游龙戏凤》、《挑帘裁衣》等。

“武跷”则用于武旦、刀马旦的武戏,大小略小于“文跷”,坡度也较“文跷”小,主要是为了武打表演的方便。绑跷完成后,通常还要在外绑一道约7米长、3厘米宽的夹带以确保牢固。“武跷”代表剧目有《儿女英雄传》、《盗仙草》、《无底洞》、《金山寺》、《青石山》、《泗州城》、《王大娘补缸》等。

“软跷”的出现较“硬跷”晚,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据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认为,“实始自北平某票友,因他不能踩跷,创出此法,几等于高跟鞋。”基本形制是由四五层布缀衲,内置软木鞋垫,后跟可达10厘米,钉在鞋底之上,斜度约30度。鞋帮上有双排鞋眼,将鞋带穿过系紧,后跟有两根约1米长、3厘米宽的白布跷带。踩跷方法犹如踩高跟鞋。“改良跷”是“软跷”的改良品,鞋底小于“软跷”,但大于“硬跷”,鞋跟高于“软跷”。

“足跷”的穿戴方法很特别。“踩硬跷”时,演员的脚掌前部踩在“跷足”之上,而剩下的脚掌中后部全放在“托足板”之上,用白布跷带缠紧扎牢。“托足板”应略短于脚掌,这样可以扣紧,不会松散。“绑跷”定型之后,演员趾端顶住“跷足”,足面与腿胫骨的正面垂直,脚后跟不外露。最后,在“跷”外穿上特制的袜和绣花缎面的“弓鞋”,套好裤腿儿。演出时,演员穿着肥大的灯笼彩裤遮盖真脚,露出跷鞋,宛若“三寸金莲”无异。

“跷功”的起源已难确考。据清代蕊珠旧史(杨懋建)的《梦华琐簿》记载,“闻老辈言,歌楼梳水头,踹高跷二三事,皆魏三作俑,前此无之。故一登场,观者叹为得未曾有,倾倒一时。”

魏三即魏长生,系乾隆年间秦腔花旦,1779年至1780年曾进京演出。据安乐山樵(吴长元)在《燕兰小谱》中描述,魏长生“昔在双庆部,以《滚楼》一出奔走……一时歌楼观客如堵”。他可能是最早将“跷功”传入京城的艺人。安乐山樵言:“友人云,京旦之装小脚者,昔时不过数出……自魏三擅名之后,无不以小脚登场。”这说明,京剧“跷功”的出现与魏长生的作用密不可分。“跷功”迅速盛行开来,除昆腔永不许用以外,由梆子班到皮黄班,一时呈现出“蹈跷竞胜,坠髻争妍,如火如荼,目不暇给,风气一新”的景象。(见于小铁笛道人《日下看花记》)

在京剧“跷功”成形之前,已有徽剧、梆子等花部戏曲使用“跷功”演戏了。蒲剧艺人王存才曾有一件珍贵的“足跷”遗物存世,世称“存才跷”。据杨焕育《珍贵的戏曲文物“存才跷”》一文所述,“存才跷”为红绣花鞋,内裹槐木芯,长95毫米,正好是“三寸金莲”。其鞋尖5毫米,跷高178毫米,槐木芯呈梯形,宽38毫米,长46毫米。下部旋成小脚状,直径27毫米,圆柱穿过鞋底,上扣铁环,坚固耐磨,芯内垫棉花,外有白花布裹脚,长200毫米,裹脚带上系绑带两条,连在芯内,各长170毫米。这副“足跷”是由永济虹光蒲剧团箱倌王进才的母亲制作,由王进才保存,现藏于河东博物馆戏曲文物展厅内,被认为是京剧“足跷”的前身。

民间缠足习俗对于大众的文艺审美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至于演艺界也刮起了“小脚”风暴。《清代声色志》载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乾隆末年,有一个名叫胡么四的男伶为扮女角,自小学艺起便自缠其足。流风所向,旧时科班的师傅在教戏课徒时无不教授“跷功”。

不过,要练就一身了得“跷功”,非吃大苦不成。“四大名旦”之一苟慧生就擅长“跷功”。他七岁开始练幼功,初时着跷倚墙而立,后练习扶墙行走,腿、腰、背部渐渐由胀到酸,由酸到痛,慢慢失去知觉,涕泪俱下。直到快要晕倒,才被准许下跷。练站立不仅在平地,还要站在砖上,从砖的平面,到大侧面,再到小侧面循序渐进,时间长度也从点一寸香逐渐增加到一炷香,这,被称作“耗跷”。到后来训练更为艰难,要练高台“耗跷”,桌凳相叠,上立青砖,好似杂技表演一般。“耗跷”初期,腿常会由于疲乏酸痛而弯曲,师傅便将一段两端带有芒刺的苕帚断柄,绑在苟的腿腕处,稍一弯曲便被刺得皮破血流。久而久之,练出来的身段自然就挺拔袅娜了。“耗跷”完毕,并不能立即休息,还需搓腿,并由两人架着跑“圆场”,直到双脚恢复知觉方止。这是因为若不将经络活动畅通,血瘀于双腿可能导致残废。

“耗跷”阶段过后,便要练习“走跷”、“跑跷”以及走“花梆子”等更为复杂的综合动作。“跷步”也不仅仅是“常步”和“跑步”了,还包括“侧步”、“碾步”、“碎步”、“倒步”、“围步”(龙摆步)等等。由于苟慧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千锤百炼才造就了踩跷表演翩若惊鸿、宛若游龙、飘飘欲仙、婀娜动人的舞台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