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菁菁校园戏剧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菁菁校园戏剧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

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主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承办的第二后上海市大学生话剧节于2005年11月5日晚落下帷幕。本次活动历时一个月,秉承了“弘扬话剧文化,鼓励原创剧目,建设合作平台,扩大校园影响”的宗旨和信念,来自全市十九所高校二十八个话剧团体的三十一个剧目,经过初赛和决赛,评出了包括二、三等奖,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舞美设计、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等在内的十几个奖项。

对于参赛的各大校园剧团而言,奖项荣誉已不是最终目的。借着大话节的契机,校园剧团在高校已开始悄然立足,不仅数量增多,生存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各高校团委比以往更加重视校园戏剧,他们为剧社提供了更好的硬件设施,包括排练演出场地和专业设备等,很多学校甚至包车前去观摩决赛,这在如今的校园社团中是不多见的。

惜别桃花源,今逢武陵人――复旦研究生剧社《武陵人》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对《暗恋桃花源》和《武陵人》有过精彩的评论“我想起了张晓风的《武陵人》。晓风袭用了陶渊明的题材,却把那个偶入桃花源的武陵人作为一个单个人细细磨研。……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异曲同工,让这位进桃花源而复返的武陵人与现代生活相交杂,在甜酸苦辣中品尝一个人切实的情感价值。台湾作家不谋而合地揶揄桃花源,正倾诉了现代中国人对神仙洞府的超越。”

2005年5月,话剧《武陵人》作为复旦中文系的毕业大戏首度上演。导演杨云说,选择《武陵人》,更多是出于情感上的一种传承。当年无心插柳加入复旦剧社的她,排演的第一出戏就是《暗音恋桃花源》,只是那时还是新人,由上一辈的剧社人带着她“出道”。如今排演《武陵人》,她又将手中的接力棒传给了下一代新人。

对于研究生剧社的成员来说,他们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没有专业的指导老师,也没有强大的舞台技术支持。所有的作品都系于一颗全情投入的心每一次的相聚,都让大家无怨无悔地走到一起。社员们没有对“上座率”的执著,只有放松的心态和燃烧的热情,这个过程是他们对戏剧感悟的不断积累。能认识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并在剧目创作中互相撞击出火花,结下一份友谊,这是他们尤为珍惜的。

作为有着实践经验的戏剧爱好者,剧社成员对当下的戏剧发展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希望观众能感受到戏剧本身带来的震撼,而不是着迷于华丽的舞美布景。诚然,华丽的包装吸引了许多戏剧门外汉的眼球,扩大了观众群,但戏剧本身是带给人思考的艺术媒介,怎样平衡思想性和商业性,是校园戏剧要下力气去做的。谈到思想的表现,杨云认为,目前的话剧较多关注社会的阴暗面与弊病,或是着迷于白领剧,反映当代白领的小资情调和颓废。但这只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过多的渲染体现了戏剧主体的缺失,容易走向误区。而对于戏曲,他们也一样关注。社员楼碧冰说自己就比较偏爱传统剧目,它们有特别的表现形式和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无论是《武陵人》,还是之前反响强烈的《暗恋桃花源》和《镜子里的女大学生》等,戏剧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用热情、纯粹、质朴感召着同龄人和社会大众。校园戏剧是个有市场的领域,它不缺好的观众和热爱戏剧的演员,但却面临着资金、设备、人员的变动,让一些优秀的剧目无法传承与推广。

杨云说:“我的同学都很羡慕我有过这样一段难忘的回忆,这是我校园生活中最美好的片段。希望研究生剧社能一代代地继续下去,等我再回首时,她还在复旦活跃着,这是我的骄傲!”

以热爱的名义――访财大校剧团与同济东篱剧社

2005年11月6日,晴。

当副团长华飞把我引入财大校剧团活动中心时,排演大厅的宽敞明亮和剧团成员的热情洋溢,一下让我沐浴在校园话剧的灿烂阳光中。

据现任团长许雪臻和上任团长禄皎介绍,财大校剧团虽然只成立了三年,但作为学校直属艺术团,他们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学校的大力支持。通过“金翼杯”校内话剧节这个平台,剧团在短短三年内汇聚人才,运作有序,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和成就。今年大话节上,他们的参展作品《暗恋桃花源》包揽了最佳男女主角奖。

杨轶莘,《暗恋桃花源》女主角云之凡的扮演者向我道出了校话剧团成功的真谛“热爱话剧”。这是财大校剧团所有成员的共同理想与爱好,是一个校园话剧团的凝聚主力和发展之本。当她刚进剧团、还未获得任何角色时,便喜欢在台下静静地看着师哥师姐们排练,她说这是一种享受、一种满足。

《暗恋桃花源》的导演禄皎特地提到了那些平时早出晚归、默默无闻的剧务们。每次排大戏,剧团便会发动所有会员来参加,但剧中角色是有限的,更多的人只能默默地等待。然而,大家参与校园话剧的热情是无限的,记得《暗恋桃花源》在话剧中心上演时,其中两名剧务爬上了四层楼高的升降机,一呆就是几小时,为的只是在关键时刻撒下美丽的桃花。如果没有对戏剧的共同热爱,哪来剧团中如兄弟姐妹般的家庭氛围,哪来一呼百应的号召力,又哪来那么多人的默默奉献和执著追求?

2005年11月9日,雨。

阴冷的夜晚夹着飨赣辏我骑车来到了同济,好不容易找到了相约的三教西大厅。只见一个略显简陋的房间,杂乱地堆放着一些桌椅;一群并不张扬的年轻人,默默地散坐在房间一角。难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同济东篱剧社?

导演马科元是一个瘦瘦的男生,架着眼镜,一副书生模样,大家都管他叫老马。老马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大四,一位东篱的“老同志”。被校园原创剧《赢家》半路拉来做导演,也难为了这位“老同志”,剧本一改再改,从64页精简到26页,尽管时间仓促,但直到上演最后一刻,老马仍对剧本不甚满意。可是他并不后悔,对于奖项上的失利也就轻描淡写几句,说话声始终低低的、慢慢的,其间还不忘对《赢家》的创作人员表示感谢。

谈到东篱的历史,老马的声音里流露出些许自豪与骄傲。九年的历史,频繁的校际巡演,屡屡的获奖,使东篱声名在外。然而如此的盛名却没有让东篱获得更好的硬件支持,排练场从自修教室,到地下车库,再到这间简陋的大厅,时不时还会受到校警的阻扰,有时排练只能放在深夜,直到凌晨。正是这种磨难,历练了东篱人坚韧执著的精神。“有时简直快疯了,不想排下去了”,老马忽然蹦出这么一句,但马上又说“还是会演下去,因为喜欢这东西。校园戏剧并不一定要排得很专业,关键是要表达些什么。说到底,就是自娱自乐。”

临行前,我看到另一位“老同志”――剧团音效师高欣宇对着镜子舞起了恰恰,恣肆的动作、自赏的表情,仿佛和这清冷的大厅融为了一体,在这漆黑雨夜的洗涤下,期待着下一个璀璨的星晴。

爱在樱花灿烂时――华师大“扬之水”剧社《盛夏的樱花树》

走进华师大,走进《盛夏的樱花树》剧组,掩不住 的疲惫依旧留在每个成员的脸上。回首第二届大学生话剧节,挑战与辗转、兴奋与焦灼,伴随了他们整整两季。

华师大“扬之水”中文话剧社成立六年来,曾排演过《白蛇后传》、《世纪末的回旋》等原创剧,去年凭《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剧摘得第一届大学生话剧节比赛第二名。

《盛》剧的蓝本是《萌芽》的同名小说。编剧陈莹莹在高中时就被夏吹和夏米兄妹之间既互相关心又彼此对峙的真实情感所打动,小说中因为高三这个特殊临界点而被放大的情感冲突,使她有了改编的;中动。但是,原作散文化的风格、细碎的情节使得创作过程极为艰苦,陈莹莹数易其稿,并在结构上进行了很大的调整。

第一次当导演的周莹之说“拿到剧本时我就觉得有难度。我们毕竟是业余演员,没有受过正统的戏剧教育,而这出戏走的又是现实主义的路子,在本届大话节中独一无二,无形中增加了表演的难度。”但是,华师大艺术团的郭巍认为,现实主义比某些过于高深莫测的手段更适合校园话剧,《盛》剧在这一点上做了很好的尝试,用一位评委的话来说是“勇气可嘉”。

排演之初,剧组确实面临了不小的挑战。虽然演员对角色的理解不断加深,但排演时却显得力不从心。男主角桑翔认为,情感的过早投入,使角色侵入了他的正常生活:“夏吹其实是一个挺不愿面对问题的人,他陷在自己的世界里四处逃避。排演之初,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像夏吹,情绪波动很大,脑子里总有夏吹的影子和声音,直到后来才慢慢调整过来。”而对于陈莹莹来说,怎样表现夏米的压抑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她是个很单纯的女孩子,对母亲偏爱哥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反叛家庭到放弃反叛,她的心里其实是很压抑的。与其有意地去表现压抑,不如通过相反的情绪带出压抑,效果会更真实。”

在全剧组的努力下,《盛》剧于2005年夏天在华师大、永乐宫成功演出,并进入了此次大学生话剧节决赛单元。虽然没能获得奖项,但郭巍老师认为,《盛》剧在校园话剧的操作模式上做了很有意义的尝试。他们通过牵手文化公司,不但获得了经济支持,解决了经费、场地这些限制校园话剧发展的瓶颈问题,更得到了专业的指导。制片人陈诗礼说:“如果没有这次合作,《盛》剧可能很难排演。虽然公司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但是合适的商业操作让我们有了更多机会和提升空间。在华师大首演后,我们在永乐宫对外售票演出,和剧院各方面打交道、共同合作,这样的经历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虽然演出暂告一个段落,但剧组的成员还常聚在一起,他们喜欢这种像家一样的感觉,共同经历的一幕幕情景仍浮现在眼前。丽娃河畔的“扬之水”收获了两季的美好回忆,他们将与灿烂的樱花一起留存在2005年。

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外飞那儿剧社《给我想》

年轻、激情、热爱――在松江大学城的上海外国语大学里,活跃着飞那儿剧社的身影。从初创的青涩发展到有一百多名社员的明星社团;从传统的社员活动,到分门别类地为社员度身定做个性活动,在这个青春的平台上,许多热爱戏剧的大学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飞那JL'’成立时间不长,却排演了不少优秀的原创校园话剧,比如《什么是什么》、《审判》、《等到戈多》和《给我想》,其中后两部还分别参加了两届大学生话剧节,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本届一等奖空缺)。编剧、导演李然表示,这两部戏是他学生时代的创意,《等到戈多》在对经典的颠覆中表露对过程和结果的反思《给我想》是假此思考人心记忆。该剧从排练到演出,仅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这份出色的成绩单中有着同学们对戏剧的热情和悟性,更有着他们的全身心投入。

李然认为,校园话剧表达了大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感悟,这是它的优势。但光有独创和新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仍需专业的指导、帮助,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戏剧,毕竟他们都不是学戏出身,而脱离专业的实践是不完整的。

作为一个学生剧社,“飞那儿”的运作得到了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剧社的常规活动及演出,学校都给予资金、后勤和交通上的稳定保障。在社员的活动上,“飞那儿”也围绕学生的校园生活做文章。社长尉巍介绍说,在招收新社员时,他们会分别进行面试,根据社员的需要及其自身特点,将其分门别类地归于编、导、演等部门中,安排不同的训练、学习,使个人的兴趣特长得以充分发挥。由于地处松江,且平日学习忙碌,剧社活动主要以观看录像、请专业人员上门指导交流为主,但有时也会安排到戏院观戏,以满足社员的潜在需求。每个学期,“飞那儿”都会有校园专场演出,除了面向本校学生外,还走出校门进行交流表演,使大学生的戏剧舞台更为宽广、交融。

与“飞那儿”社员聊天,能深深感受到他们收获的快乐和对剧社的感情,他们为身为剧社的一员感到骄傲。谈及当前的戏剧,他们表示,戏剧有着自己的舞台,如何发挥舞台的魅力,以区别于影视作品,是它生存与争取观众的关键。

刚进入剧社时,也许社员们都莫名地怀着自我表现的需要,但在集体创作过程中,“飞那儿”却给了他们温馨的友谊和幸福的归属感。主演尉巍说,参加剧社表演以来,她体会最深的是那种快乐的气氛,这是平日的学习生活无法给予的。“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