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从论述高职文秘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文秘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其教学模式和教材选取等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文秘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提出了师资建设、课程设置及教学评价等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文秘专业 双语教学
1.双语教学的含义
2001年,国家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或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与我国加入WTO有关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文件中虽然提及的是本科教学,但是高职院校双语教学也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主要指在某些或所有的非语言科目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双语教学不是简单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逐字对译和信息转换,而是将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为教学提供服务。双语教学与传统的外语教学不同,外语教学强调“语言教学”,语言本身是教学的内容,而双语教学则强调“教学语言”,外语只是教学媒介,专业知识才是传授的主要内容。英语仅仅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而不是教学中心和目标,在英语情景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涉外文秘双语型实用人才。
2.文秘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意义和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社会急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专业口径宽,能够实际运用外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那种单纯的语言型外语专业或外语能力一般的单一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明显不足,仅靠传统的“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的学习方式提升英语水平已经不足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寻求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增强国际理解与沟通的能力,双语教学是当前英语教改实验中凸现的一个新亮点。秘书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职业,具有涉外性、辅等特点,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对语言有着更高的要求。
高职双语教学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目前教育部尚无统一的教学模式,可供借鉴的经验十分有限。双语教学师资薄弱、教师对双语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双语教材缺乏、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差异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中推行双语教学的主要障碍。为了探索一种适合本校文秘专业的双语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笔者从学生、师资队伍、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文秘专业部分课程开展双语课程的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本校文秘专业三个年级中进行了文秘双语教学的调查问卷,以期探讨开展文秘双语教学的可行性、重要性,并对改进双语教学的方法、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3.文秘双语教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3.1研究对象。
选择本校文秘专业在校学生共计95人为调查对象(2012级34人,2013级29人,2014级32人)。
3.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分析:自行设计问卷,教师上课随机发放问卷,进行无记名调查,课后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无弃权。调查内容包括对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的认知、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接受情况、双语教学的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有封闭式问答和开放式问答,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现有资料分析:主要用于分析文秘专业课教师的师资情况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说明实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调查结果分析:详情见表1
表1 学生对我院推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可行性的认知情况调查(n=95)
4.文秘双语教学问题分析
4.1可行性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有75.79%的同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72.63%的同学认为文秘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是有必要的,70.53%的同学已经或者有意愿报考涉外商务秘书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同学达到42.63%,有8.42%的同学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提升专业及外语知识和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开阔国际视野及意识、掌握前沿学科知识并提高学习兴趣,只有13.68%的同学认为双语教学会加重学业负担。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文秘专业几乎全部是女生,女生对语言的天生敏感和学习天赋使得大多数同学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并能清醒意识到双语教学可以提高自身能力,增加就业机会。这些同学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通过了大学四级甚至六级考试,大多数学生具备英语基本听说读写能力,为实施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分析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了解到文秘专业主要技能训练及教学要求大都围绕前台接待、来访客户接待与交流、办公室设备使用、档案管理、应用文写作、安排公务活动及会议的筹备等内容,这些内容不像我院如地质矿产、财会、机械等其他专业性极强的专业,仅学习英语核心专业词汇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是英语日常用语中的一些常用词汇和句型就可以进行交流和教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样使专业教师从事双语教学更得心应手。
4.2教学模式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有53.6%和32.7%的同学分别认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只有4.2%的同学认为都可以进行双语教学。在关于较好的双语教学模式选项中,几乎没有同学赞同全部或绝大部分使用英语,绝大部分同学赞同在总结重要概念和小结,介绍关键字和专业术语或案例分析时可以适当用英语。68.4%的同学认为应该从二年级开展双语教学比较合适,说明大多数同学能够在充分认识自己认知能力的同时,区分普通大学英语和双语教学的异同,从而更有目的、有方法地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语言应用能力。并非所有课程都适合并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比如两课、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课用中文讲授的效果更好,因此没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
4.3教材分析。
在问卷调查中,有15.79%的同学认为选用国外原版教材最合适,13.68%的同学认为中文教材最合适,56.84%的同学认为中英文结合教材最合适,24.21%的同学认为应当改编教材(对原版教材进行提炼简化改编),从而可以看出中英文结合教材最受学生欢迎,此类教材比较适合高职专科学生使用,易于理解接受,中英文相互对照,课后有利于学生自学。
5.文秘双语教学的实践对策
5.1组建教学团队,加强师资培训。
我院文秘专业隶属于商贸系,共有专业课教师10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达到90%,拥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教师多数为中青年教师,他们具备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来投身第二语言的巩固及提升;在专业教师中,有四人是商务英语专业课老师,文秘专业亦可依托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针对文秘专业知识进行一定的在职培训,或通过商务英语向文秘专业教师开展定期语言培训的方式,促进两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组建教学互助团队,提高英语语言和文秘专业的素质和技能,为实施双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
当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派遣专业教师外出培训或者聘请外籍教师来校指导执教,可以更好地培养一批具有较高语言能力的专业老师,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双语教学的运作模式,不仅自身素质得到迅速提高,而且可以学到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优化教学效果。
5.2合理选择课程,循序渐进开展。
双语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能力、心理都有一个从易到难、从生疏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在双语教学中,必须以确保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前提,将专业学习放在第一位,外语主要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于专业学习之中。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双语教学,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确定哪些课程适合双语教学。有些课程用中文讲授已经很难理解和接受了,如果再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则更难进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教学目标难以实现。例如文秘专业涉及的《会计学》、《商务文书写作与处理》这些课程,用双语教学无明显实际意义。但是诸如《商务礼仪与实训》、《秘书公关工作与实务》这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通过互动讨论式教学方式如presentation(报告)和role-play(角色扮演)进行双语教学,并且这些课程中70%的词汇都是英语日常交流词汇和句型,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都降低了难度,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
5.3建立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建立科学的双语教学评价和导向机制是实现双语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双语教学评价应该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师生之间要配合默契,教师对学生的探索行为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课后双语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加强课后辅导工作,让学生在双语学习中有成功的体验,进而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6.结语
目前,双语教学研究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成形的理论体系,各高校普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政策、教材、师资和学生素质等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都存在难题,急需改善和解决。高职文秘专业的双语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秘专业必须在正确认识双语教学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计划为准则,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本位,遵循双语教学的特定规律,克服困难,不断完善,建立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双语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何云超.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初探[J].秘书,2010(3).
[2]林景良.创建高职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J].职业时空,2009(7).
[3]陶荣.高职院校涉外专业实施双语教学模式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3).
[4]魏琴.当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政策的发展初探[J].教育文化论坛,2011,(3).
[5]尹喜艳.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3).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教科研项目成果论文(项目名称:“《涉外秘书实务》双语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2012J20));2013年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论文(项目名称:“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支撑体系研究” (2013sqrw110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