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淮安市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耦合的指标体系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产业转移可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会吸收相应层次的劳动力就业,又促进了区域就业结构的优化。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起淮安市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耦合的指标体系,并且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为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集群;指标体系;淮安市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研究背景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但是其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梯度性。苏北的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苏南地区工业化水平比较高,要想进一步缩小南北方之间的发展差距,早在21世纪初期江苏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苏北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政策中指出南方地区要为北方地区的发展作贡献,培养南北地区的密切关系。
二、指标体系设计
1.建立指标体系应该遵循的原则
为了更准确地落实指标体系,我们需要按照以下准则行事:首先需要满足科学性的准则,也就是说在弄清楚指标自身含义的基础上,更加客观真实地分析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耦合之间的特点及联系;其次需要满足系统性的准则,即指标的确定要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能增加彼此之间的耦合关系;第三需要满足重要性的准则,意思就是设置指标时应该选择一些符合大部分要求的指标,这样才能满足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需求;第四需要满足可操作性的准则,选择的指标需要拥有高度的可比性,并且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与计算也应该尽量简单方便,
2.指标体系建立
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关于淮安市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我们应该着重考虑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现状,不断提升FDI的吸引量才能提高城市本身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同时结合城市本身的产业转移潜能如实调查获取本市GDP/省GDP、本市在职人数/全省人数、本市劳动生产率/省劳动生产率、淮安市每万元GDP能耗和淮安市人均道路面积等五个指标。其中,淮安市在岗职工人数/总人口反映的是淮安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状况,比值越高说明劳动力资源越丰富,获得劳动力就越简单;淮安市劳动生产率/全省劳动生产率反映的是淮安市的劳动力成本及劳动生产率的整体状况,比值越高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诙力成本越低,承接产业转移就越具有成本优势;淮安市每万元GDP能耗是环境保护成本的反映;淮安市人均道路面积则是产业经营成本的综合反映。
关于淮安市产业集群发展方面,我们选取了制造业区位熵、工业企业数量、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各类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申请专利数和人均邮电业务总量等六个指标。制造业区位熵反映的是产业集中化程度;工业企业数量既是企业战略与竞争的表现,也是产业集群的相关支持性产业情况的反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反映的是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方面;各类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人均邮电业务总量分别代表的是承接地的生产要素和需求条件等。根据以上阐述,我们可以建立起来相应的指标体系。
三、各个指标权重的计算
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在建立了淮安市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耦合的指标体系后,我们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理清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然后画出矩阵图。途中我们可以把上层中的某一个因素作为判断标准,分析它与下层某中因素之间的关联,进而得出上下层次之间某种因素之间的影响,进而计算出影响数值,具体如下表1所示。
充分发挥比较标度法的作用,认真分析不同层次因素之间的关联并制成相应的矩阵图,,其中:为因素i与元素j相对重要性的比例标度,且。通过全面考虑不同专家给出的建议,我们重新制作了两个矩阵图。
2.计算各因素的权重
利用根法求解的方式,计算出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具体步骤为:
设判断矩阵S中的元素为,则其特征向量A的分量ai可按下式求得,对所得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即可获得各元素的权重。具体公式为:
3.进行一致性检验
因为矩阵图是人为创建的,有一定的主观影响因素存在,因此需要我们评判矩阵图的使用性能。
第一步,计算随机一致性指标CI。
其中,
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列向量的第i行元素,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第二步,计算一致性比率CR。
其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由表2查得。
当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受;当时,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的修正。
四、结论
淮安市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耦合的指标体系设计完成以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将以淮安市为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的方法,构造出淮安市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两个方面相关的回归方程,对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的耦合协调性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23(I):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