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超高层项目高标号混凝土质量控制调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高标号混凝土质量不稳定,施工控制较困难,监管难度大,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后果较严重,而且处理较困难。
【关键字】现象;分析;处理;成果;教训
一、高标号混凝土质量问题调研
调研项目背景
济南绿地中心项目由一栋总高度300m 的超高层塔楼及7 栋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主塔楼地上60层、地下3 层。
项目业态为商业、办公、会所。
结构简介
塔楼混凝土结构高度249.7米,采用框架\核心筒体系。外框架竖向结构为18根直径1.3米至0.9米的钢管混凝土柱, 核心筒剪力墙厚度分别为300、400、500、600、700、800、950、1000。
37层以下竖向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60,37层及以上楼层竖向结构混凝土强度为C50。
首层剪力墙层高5.95米,混凝土强度为C60,墙体厚度有1000mm、600mm、500mm、400mm,其中裂纹出现较多的1000mm厚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
首层核心筒剪力墙采用15mm厚木夹板作为墙体模板,对拉螺栓间距450mm。剪力墙采用4台汽车泵同时浇筑。
浇筑时间是11月15日晚8点至11月16日晚8点,共计24小时。墙体拆模时间为11月21日,而11月15日至11月21日,济南平均气温为8度至10度左右。
11月21日模板拆除后,
现 象 一
剪力墙表面陆续出现肉眼可见的细微裂纹。
1.1.处理过程:
1) 凿开检查:裂缝最大宽度0.1毫米,最大深度0.3毫米 ,初步判定为无害裂缝。
2)邀请山东省和上海市有关设计、施工等方面专家实地踏勘及理论分析,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裂缝成因及其危害。
3)产生裂缝的原因:
a. 济南气候干燥,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受到日晒、风吹,水分蒸发过快,出现干缩裂缝 。
b. C60砼配比中水泥掺量较大,产生大量水化热,1米厚剪力墙墙体内部与表面温差较大,产生温度裂缝。
C.C60试验室配合比 水泥:矿粉:粉煤灰:中砂:石子:水:外加剂=440:45:60:638:1086:131:27.3
1.2 处理结果:
采取专家意见;通过采取延迟拆模、涂刷养护液、降低水泥掺量,加强养护等措施,首层剪力墙表面裂纹没有进一步扩大,二层及三层核心筒剪力墙出现表面裂纹的面积很少,并且只出现少许肉眼不容易分辨的微裂纹,从而达到控制剪力墙裂纹的目的。
现象二
2012年2月24日,
1号裙房首层框架柱C60混凝土拆模后,发现6根柱表面出现明显的云纹状,柱顶及柱子表面混凝土有细密的蜂窝状孔洞。
2.1 处理过程
第一阶段:发现此问题后,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暂停塔楼C60混凝土浇捣,避免扩大损失。
2)组织搅拌站技术人员到现场核实原因,初步判定为外加剂原因,将外加剂样品送上海检测。
3)安排搅拌站调整配合比,马上做一次试验。
4)对已浇筑混凝土试块进行3天抗压强度检测。
第二阶段:小试、中试
1) 搅拌站第一次试验不成功,组织专家组来处理;
2) 专家组到工地实地勘察,提出指导意见;
3)经过各方面专家分析讨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外加剂的掺合比例及搅拌不均匀造成,并对后续工作做了安排;
4)邀请实验室主任到搅拌站,从配合比试验开始做,通过5组实验,确定了配合比,将外加剂比例由5%降低至3.6%。
5)做中试,在施工现场浇捣模拟柱。
6) 小试混凝土试块三天强度合格,模拟柱拆模后外观情况良好。
第三阶段:恢复生产
1)浇捣裙房C60框架柱,第二天拆模后表观质量良好。
2)以上测试通过后,恢复塔楼核心筒混凝土浇捣。
2.3 处理结果
1)鉴于济南当地混凝土拌站C60经验缺乏,每次浇捣C60混凝土前,邀请公司的专业人员到混凝土拌站监督制作过程。
2)此后C60混凝土质量基本可控。
二、经验教训
C60混凝土质量不稳定,对主楼的正常推进造成了不利影响,经验教训如下:
2.1 对C60混凝土在济南地区制作难度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
在工程开始时,我们认为:C60混凝土在全国范围内有大量的工程实例;在市场调查中,济南地区在体育馆等工程中使用过C60;总包单位技术领导事前到济南指导、选定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拌站也作了相应考察。当时仅做了基本的管理流程。 但实践证明,济南当地混凝土拌站缺少高标号混凝土的理论知识及制作经验, 不能保证高标号混凝土的稳定供应。
2.2 技术欠发达地区搅拌站的特点
技术欠发达地区制作高标号混凝土的经验缺乏,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往往加大水泥用量、外加剂用量。搅拌站增加了成本,结果却常常过犹不及,产生新的问题(水泥、外加剂用量偏大产生的问题)。
2.3 对外加剂的质量、使用应充分重视
外加剂的产品选择经过工程实例检验的产品; 外加剂的掺加比例过大,达到5%,在混凝土搅拌不均匀的情况下,局部外加剂过多,会造成细密蜂窝状空洞(调整后,外加剂比例为3.6%);
在外加剂储存罐中,曾经发现有沉淀现象,这样会造成外加剂的浓度不同,影响混凝土性能(采用储存罐内搅拌等措施保证外加剂的浓度保持一致)
2.4 经过大量试验,目前使用的最佳C60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矿粉:粉煤灰:中砂:石子:水:外加剂
=400:80:80:720:850:145:19.6
三、超高层项目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3.1 配合比控制
1)小试:使用搅拌站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及计算配合比进行多组试配,根据工作性指标及试块的强度报告,选定设计配合比。
2)中试:组织生产,并浇捣模拟柱,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调整,确定生产配合比。
3)在常温、冬季施工转换、原材料有明显改变时,重复上述步骤。
3.2 原材料管控
4) 水泥:选用当地知名品牌,并有相应的检测报告。
5) 外加剂:采用成熟的外加剂品牌,到厂家考察其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生产能力。不同类型外加剂混用时,应检验相容性。
6)砂:级配符合要求,含泥量不大于2.0%。
7)石子:压碎指标满足要求(强度指标),粒径符合要求,含泥量不大于0.5%
8)矿物掺合料:检测报告符合相应技术要求。
9)水:PH值、化学物质含量符合规范规定。
3.3 混凝土拌站管控
10) 检查拌站是否有高强度混凝土专用的黄砂、石子堆场,堆场是否硬化;
11)是否有高强度混凝土专用的外加剂储存罐,外加剂是否有沉淀等情况。(不采用专用储存罐的弊端)
12)检查水泥筒仓是否符合要求。
13)测试黄砂、石子含泥量、含水率,相应调整生产配合比;
14)生产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包括计量设备、电机电流情况、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3.4 施工控制
15)检查性能(坍落度、扩展度、外观质量),振捣到位,严禁加水(敏感性)
16)采用洒水、涂养护液、覆盖等措施加强养护。
3.5 管理措施
17)加强思想上的重视程度,管理工作要细化。一线城市技术成熟≠二三线城市成熟,成功过≠质量稳定。
18)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高标号混凝土的专业性较强,需要请有成熟经验的专家进行把关。
19)重视对混凝土拌站经验、技术、设备的考察。
20)执行严格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流程。
3.6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的特点及对策
超高层建筑混凝土的特点:
1)强度高:竖向构件一般不低于C60,可达到C100(广州西塔等)
2)工作性指标要求高:自密实混凝土、泵送高度。
3)各地差异性大:几乎所有的材料(水泥、砂石、 外加剂等)、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 员)均来自项目所在地。(科研与实战的区别)
对策:
1)实施高标号混凝土管理流程中的20项措施。
2)充分借助BIM应用,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充分做好预案。
3)聘请有丰富经验的混凝土专家组做顾问,进行质量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