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科普类节目的制作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科普类节目的制作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的电视科普类节目有很多,有的办得浮浮躁躁,粗浅杂乱,为观众所不齿,有的办得上档次、有水平,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争相观看,甚至有不少节目在国内外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大奖,成为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这除了与栏目本身的定位等诸多因素有关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融进了日趋完善的节目制作手法。那么这类节目的制作手法都有哪些,要怎么运用呢?笔者认为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以观众本位为理念

有很多节目一谈及科学,总是会走这样一种路线,片子做出来后先给专家看,让专家推敲是不是严谨,措辞是不是准确。这样做是不妥的,因为受众主体是亿万的电视观众,那样做出来的节目就像沙漠中的布道者,只管布道,不问有没有人接受,接受了多少,观众是被动灌输的对象,这种我播你听,居高临下的语态的传播效果可想而知。科学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所有的人都是好奇的,对政治好奇,对歌星好奇,对别的国家发生的地震、泥石流都好奇,而科普节目,就应当是专门讲述“科学”这个领域里大家想了解的东西。在科普节目里面,“科学”不是目的,而是素材,这个素材里拥有许多的令人好奇的知识,只要把这些知识做出来体现在大众传媒上,应会自然而然地起到普及的作用。所以要想提高传播效果,就必须遵循双向传播的本性,尊重受众的要求、反馈,真实地反映受众的心声。

要做到这样,就得从大众媒体出发,要知道关于科学,观众们需要知道什么,他们对科学的什么内容感兴趣。从观众出发,发掘大众的兴趣点,大众喜欢看什么,我们告诉他们什么。这里面可能会有所引导,但这种引导就像电影中设计悬念一样,应该是一种情节的需要,是提高收视兴趣的需要,而不是高高在上地向观众“传经布道”。

央视的《走近科学》是1998年开播的节目,至今已经历时9年,这个栏目讲述了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笔者认为它以观众为本位做得就相当好。在2006年的春节晚会上,由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节目火了,此时所有看到和听说过这个节目的观众一定非常想知道聋哑人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们是怎么能那么整齐化一地跟随着音乐的旋律踏歌起舞。因此栏目组即时跟进,录制了一期聋哑聋人如何能“听”到音乐的节目。在节目中观众看到,原来除了这些聋哑人的个人刻苦练习外,精彩舞艺的背后还隐藏着如何训练聋哑人感受音乐律动的科学。舞者整齐的动作来源于地板受到音乐的细微震动,当他们感受到一种震动时,老师会即时给出相应的指导性手势,所以他们整齐的动作实际上是来源于地板震动时教练的手势。栏目组正是及时地利用观众的好奇心,制作了这么一档深受观众欢迎的好节目。

另外还有一期节目叫做《UFO三大未解之谜》,这类节目更为不好做,因为这是目前还没有公论的东西,但是往往越是这种没有公论的东西就越能引起观众探寻究竟的好奇心。正是基于观众本位的思考,栏目组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找到相关专家,详细讲述并分析这个过程,力图从科学角度破解谜团。面对这类到目前没有定论的事情,《走近科学》还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带观众慢慢认识这一过程。在节目中可能观众还是得不出定论性的东西,但终归看到了专家从科学角度的分析,抽丝剥茧,甚至能看到分析的步骤和过程。以观众为本位,想观众之所想,急观众之所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种传播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

二、专家式的思考,大众化的表达

在科普类的节目中,如果不出现专家,似乎权威性要差很多。专家都是在某一领域做出卓越成绩的人,他们能理解到的专业层面恐怕是很多普通观众一辈子也理解不到的。这就要求做这类节目的时候要有学者专家式的思考和表述,但要有大众化的表达方式。

《走近科学》每一期节目都不光有当事人的叙述,也都有专家的解释和讲评,这样对事件的关注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白石海子之谜》这期节目里,四川懋县白石海子出现了大片神秘血色,当地村民整天生活在凭空猜测、地震谣言等广泛散布的恐怖气氛中。在节目中就先后出现了国家地震局的地质勘探专家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方面分析,武汉水生所的生物专家提取水中生物观察、判断,中科院地球地理研究所提取水样分析里面的氢、氦等稀有气体含量,通过层层分析,排除了地震的可能性。这些专家经过细致分析,最后水落石出,是水中藻类大量繁殖,富营养化所致。这样的节目如果是当地的村民做出了同样的论断,即使结果再正确,恐怕也会缺乏说服力。但如果专家在分析地质、水生物等方面使用大量的专用名词,恐怕会有观众认为这是在给地质、水生物方面的学生上课了,观众看不懂,自然也会换台,达不到科普的效果。所以只有采用这种专家的分析方式,然后以大众化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三、以故事化为表述方式

科普节目容易形成说教,而对于教育的功能,电视节目远不如学校来得直接。电视的功能是消遣、娱乐及传播信息,这就需要大量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悬念、细节、铺垫、冲突以及交叉平行叙事等,将众多的知识点不动声色地注入片子的叙述中去,让观众悄然不觉地享受一份知识大餐。

人是电视书写的笔尖,是电视专题片的重要结构元素,由人来现身说法是其他媒介所达不到的效果。观众早已不能满足对事件结果的报道,他们更关心事件中的人。我们要让观众感觉节目不是在报道事实,而是从人性的视角讲述一个事件,而传递的科学知识正是观众面对此类事件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所需要的钥匙。

还是以《走近科学》为例,曾经作过《揭秘江湖骗述》系列节目,其中都是以每个人的人物故事为切入点。记得有期节目,讲的是弟弟莫名生病,姐姐四处求医问药,但弟弟终不见好转,随后想到了请大师。大师来后向姐姐要了盆水放在院子中间,又要了一根针在自己头上来回蹭,接着绕着水盆转圈,后把针扔在水盆里,见针不下沉,大师又往水盆里扔了个白色物体,而这个东西随即在水盆里爆炸,便断定这姐弟俩家里有水鬼,要几千元破灾一事。这显然就是在讲述姐弟俩的遭遇,加上片子中的一些人物现场对话,更像是讲述故事。然而故事中却处处蕴涵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在讲述完这个看似离奇的故事之后,节目首先介绍了大师为什么要绕着水盆转圈,因为院子的地面是土的,他走上几圈后搞得尘土飞扬,肯定会有尘土落到水盆中,无形中形成一个水皮,使物体不易下沉。接着又说他把针在自己满是头油的头发上蹭来蹭去,针上沾油,也不易沉入水中。至于那个会在水里爆炸的白色物体,是一种叫做钠的物质,只要有化学知识的人都知道这种东西遇水即炸,这就是大师所谓水鬼的由来了。这样让观众在看故事的同时接受到科学,理解科学,使科学传播于无声之间。

四、以质疑为基础出发点

《走近科学》录制的节目,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奇妙背后的科学常识。从《吃农药的人》、《奇妙的蛇头》到《行走的尸体》、《男人怀孕》等节目,基本每一期节目都是从观众会发出的疑问为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好奇心。在节目中,记者不出镜,但记者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观众此时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记者和专家,或者和当事人的交流实际上也是观众在发出疑问。整个节目中充满质疑,充满迷团,使节目在层层剥笋地解决问题中“活”起来。

《奇妙的蛇头》这期节目讲的是一个退休老师听说毒蛇泡酒能治百病,就在市场上买了一条毒蛇。可是当蛇贩已经把蛇头剪下20多分钟,他拿着装有蛇头的塑料袋放入自行车车篮时,蛇头却突然飞起10多厘米,隔着塑料袋咬到了他的手指,并把毒液注入,致使他的手指截肢。这个片子中就处处发出疑问,诸如为什么这种情况下的蛇头还能飞起10多厘米,为什么身首分离20多分钟的蛇头还能咬人,为什么蛇头隔着塑料袋还能咬到他的手,为什么还能把毒液注入等等。记者正是通过这些疑问地提出,使这些迷团引导着观众一步一步走向节目中来的。最后通过专家的解释、实验得知,原来蛇的神经中枢是分布在身体各处的,而不是像人一样只集中在脑部。这样当它身首分离后,遍布在身体上的神经还是能在一段时间内支配身体的行动。至于为什么蛇头会飞起来,经过专家验证,只是因为事件中的这条蛇是眼镜蛇,这种蛇发起攻击时颈部会发扁并立起,这样本身就有一定的高度,再加上当天那位退休老师的车篮里装了一件叠起的雨衣,叠着的雨衣又有弹性,当已经竖起的蛇头被扔到富有弹性的雨衣上时,瞬间的弹力刚好把蛇头弹到了这位老师手的位置,而咬到他的手就纯属巧合了。在这个节目里,步步提问,又层层解惑,让观众时刻处于被疑问吊着胃口的状态,非常抓人。

在制作这类节目时,注意制作的手法,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就一定可以达到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的目的,为大众打开一扇大门,与观众携起手来,走近科学,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还科学可亲可近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