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意象风景写生中的透视与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风景写生中,透视与观察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西方风景写生采取科学的焦点透视法对景物进行观察,当这一画种传入中国,由于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风景写生中也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散点透视、三远法运用到风景写生的观察的艺术实践中,使风景写生得以更加的自由和主动。
关键词:风景写生;焦点透视;散点透视;三远法
中图分类号:J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191-02
风景写生是西方的画种,一地域的绘画艺术总是受一地域的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西方绘画艺术由于受西方希腊哲学“摹仿论”的影响注重对自然的模仿,对客观对象的再现。风景写生作为一种异域文化传入中国本土,又不期然地与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相碰撞,并受中国文化背景的影响而有所改变,从而扎根于中国本土,这是一种文化的必然,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风景写生都会从一种纯西方艺术逐渐发生些许改变,也是受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西方风景写生是焦点透视,中国山水写生是散点透视、三远法,这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的两种迥异的观察方法,本文拟从这两地域的文化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观察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风景写生艺术实践中的操作和意义。
一、焦点透视
风景画写生的观察,在西方,关键之处是透视。15世纪意大利的阿尔贝蒂最早系统地研究透视,并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中提出了“消失点”的概念,消失点是透视学的关键之处,这是一次大的飞跃。他在著作中说:“在画面上的事物的形状,看起来就好像这画面是透明玻璃而视锥是穿过它的,远近、明暗分布和视点都是一定的。”这是西方关于透视学较早的系统论述,后相继有埃文斯在《美术与几何》一书中提到透视原理与近大远小的不同,并更深入地探讨了有关透视学的相关问题。西方风景画的观察主要是对透视学的运用。严格意义上讲,几何原理的透视规律与科学是紧密相连的,然而艺术创作并非科学,而是对科学的合理借鉴和运用。从本质上说,西方风景画对透视学的运用和借鉴是属于写实层面的,风景画发展到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时期,对透视学的依赖开始减弱。
由于西方风景画在写实时是通过观察,合理取景后,固定在一个地方进行观察和描绘对象,是固定视点。透视学关注的视点问题,是最主要的,也是一幅画面第一步构图的一个关键之所在,其它的例如物象的近大远小,由远近距离造成的视觉上的高与低;近实远虚,由空气中的尘埃的弥漫而造成的视觉上的近清晰远模糊;色彩的近明晰远晦暗,太阳光的光波由于距离和空气中的尘埃等造成的色彩有明晰绚丽而变灰变淡等,这些都是观察者需要注意的方面,在写生过程中,对于这些客观上存在的观察对象的艺术化的处理,将关于一幅作品的艺术语言的诸多方面。总体来说,这种以透视学为观察基础的风景写生,无论在构图和表现对象上对艺术家来说,人的精神将受自然物的束缚,如果相对于中国文人山水画中所说的“畅神”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大不同,若艺术家只囿于对大自然的客观描绘,尊重焦点透视的科学原理和法则,则无法作精神的畅游,与中国的文化习惯也是不相适应的。这都说明,焦点透视极大地束缚了画家的丰富的想象力,成为艺术创作的阻碍。
二、散点透视,三远法
风景写生是西方画种,传入中国本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艺术发展和实践来看,中国当代油画界的一些从事油画风景画探索的画家,将中国文人山水画意识融入西方风景画,即近些年出现的“意象风景”、“油画山水”的概念,经过画家们的不懈努力,已取得相当瞩目的成就。例如:对于透视的拓展运用,即画面的构图上无固定视点的写生作品相当多了,对于近大远小,近清晰远模糊等这些客观存在的符合透视法则、规律都有所打破,而对于符合透视学原理的色彩关系,则更有明显的突破,很多画家的作品是以中国画的赋色思想进行表现的,在视觉上类似如中国传统文人水墨山水画,而全无西方风景画的那种绚丽斑斓的色彩。这些都说明,中国当代风景画领域对西方风景画所作的民族化的有价值的探索,具有积极的意义。
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是在一定的艺术实践中根据实践经验提炼而出,而理论同时也可以指导艺术实践,我们可以借助中国古人的智慧,来完成我们关于艺术的畅想。一地域的艺术,总是与一地域的宗教和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道教和道家哲学同中国文人山水绘画艺术就是这种联系的一个具体的体现。中国绘画受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其中儒道两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美学家李泽厚说:“就思想、文艺领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绘画理论家陈传席在他的著作《中国绘画美学史》中开篇即谈到儒家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甚大,“但道家思想对艺术的影响更大。”中国山水画在写生的观察中,讲究“游观”,这个“游”字可以说道出了儒家和道家两家文化对于文艺创作所追求的精神自由的真谛。例如:儒家文化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家文化中《庄子》第一篇就是《逍遥游》,都注重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游”,即是创作主体从一切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精神大自由大解放的状态。
在风景写生的艺术实践中,由于要打破西方风景画“焦点透视”的框架,进入中国山水画写生中“游观”的状态,首要的一点必然是不固定视角,而是对大自然作“步步移”、“面面观”。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诗人、画家确是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画家以流盼的眼光绸缪于身所盘桓的形形,所看的不是一个透视的焦点,所采的不是一个固定的立场,所画出来的是具有音乐的节奏与和谐的境界。”这种游观怎么具体化呢?中国山水画理论中提炼出“散点透视”、“三远法”,这是古人的智慧创造。严格说来,散点透视并不是一种透视法,因为透视法必须有一个透视消失点,而散点透视则无这种消失点,这是中国画的一种特殊的观察方法。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我们以明代沈周的作品《庐山高图》为例,山下有溪流,中断有高山,高山以外还有山,山外有水,水外还有山,这种复杂的布局如何将这么多的山山水水、树石泉流、云雾合理地架构在一幅画中呢?这是典型的对散点透视、三远法的运用,并用“以大观小”之法将这些众多的事物囊括到一个有限的画面里。以有限的画面体现无限的宇宙空间,独具东方特色。
在风景写生的实践中,怎样理解散点透视,王伯敏先生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作了一个系统的总结,概括为六种方法:步步看、面面观、以大观小、以小观大、取轴测投影画法、结合为一等六种。其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写生实践,认为其中前三种在写生中运用最大,也最具实践意义。在魏晋画家理论家宗炳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提出:“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观点,又,唐代张躁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这都是说,当画家面对大自然时,不仅仅只是用眼睛看,更是用心体会、感受自然山川的过程。澄怀味象、澄怀观道,是说人要将以涤荡干净、清澈的心灵面对自然,体会出自然所蕴涵的“道”的哲学意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说在画家面对自然时要以画家的心灵照见自然,都强调人的心灵与自然的呼应。步步看、面面观、以大观小之法正体现了中国山水画家在山水写生时全方位、全身心,综合整体感受自然的一种状态,也是散点透视的具体化。宋代诗人、哲学家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得出启示,不仅仅只是中国山水画家,中国的诗人,在面对自然时,这种步步看、面面观的方法的运用,都是极具哲学意味的。
三远法是宋代画家兼理论家郭熙根据自己的艺术实践提炼出的理论,极具实践价值,记录在他的著作《林泉高致》中:“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在艺术实践中,因为物理学透视的缘故,我们面对高山而望山巅,自山前而窥山后、近山而望远山,都会受透视原理的制约,不能窥其全貌,必须结合步步移、面面观、以大观小之法来顺利完成对自然山川的观察,这是一种移动式的视点进行流动的观察。郭熙所提出的三远法正是魏晋人所倡导的“目所绸缪、身所盘桓”的精神自由的状态。哲学家徐复观说:“而人类的心灵所要求的超脱解放,也可以随视线之远而导向无限之中,在无限中达成了人类所要求与艺术的精神自由解放的最高使命。魏晋人所追求的人生意境,可以通过艺术的远而体现出来。中国山水画的真正意味乃在于此。”自然界美不胜收,画家可畅游。
参考文献:
[1]杨身源、张弘昕编著.西方画论辑要[M].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
[2]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陈传席著.中国绘画美学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宗白华著.艺镜[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王伯敏、童中焘.中国山水画的透视[M].1981.
[6]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