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257-0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计算机、网络进入了课堂,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领域体现着鲜活的生命力。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的各科教学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很难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产生学习的动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学习能力的特殊性。学生因为年龄小,见识少,所以他们是凭借具体的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进行思维和学习。教学中,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指出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电化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了鲜明、生动、清晰的视觉形象,使学生产生爱学、乐学的情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达到预期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2、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直观
多媒体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将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再现性和运动变化的可控性、模拟性以及强大的交互功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1、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
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和源泉。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境画面,以情激趣,还可以将多媒体技术中画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引入教学内容。这些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画面冲击着学生,学生心中的感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实处。
如《观潮》一文从潮形、潮声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来时的雄伟壮观,如没有亲身体验很难感受到的。如果教师课前播放钱塘江大潮奔涌而来的画面,并配以水声,这样,学生就如置身现场,不仅课堂导入事半功倍,还为后面的教学设下铺垫。
2、巧妙转变,适宜引导,突破教学堂、难点
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将书本上抽象、静态、枯燥的平面文字内容转化为具体、动态、生动的立体内容,从而化难为易。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能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背景。再以《观潮》一文为例,即使教师把潮水的气势描绘得再汹涌澎湃,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仍然是几行文字。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出潮形、潮声,将文字、图像、声音相结合,此时学生对于重点的掌握、难点的突破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3、多种感觉器官统合,全面提升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需要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涉及到全身各种能力,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各感觉系统的相互协调与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精细化地进行吸收、理解和运用。这些能力并非先天俱来,需从学习中不断地发展起来。以《观潮》一课来说,用多媒体生动地展现出潮声、潮形,再辅以课文的精彩描写,使学生在观看图片时,利用视觉学习能力将直观的图像信息直接反馈到大脑。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约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再种传递知识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立体式的信息刺激学生视觉、听觉器官,强化学生的记忆功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4、联系实际,实现三维发展目标
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中心的三维发展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如在《一面五星红旗》一课中,将离学生实际生活较遥远的事件用图像的形式展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备受感染,爱国之情由此而生。再辅以图片、视频,展示同龄好少年的先进事迹,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三、取长补短,使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恰到好处
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我们在运用时要扬长避短,正确、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