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发展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发展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今大学生在自身发展中暴露的诸多问题,使得对大学生发展研究显得极为迫切。本文从大学生发展理念,面临的挑战与现状,影响其发展因素,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建议几方面作初步构想,抛砖引玉,以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关键词: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269-02

一、关于大学生发展的理念

在大学生发展问题上,传统的理念是以社会为主体,以社会化的目标来塑造大学生。且不论社会化的目标本身正当性如何,社会期许于受教育者的任何宏大目标,若没有后者作为主体积极认同和自主实践是难以实现的。本文把心智发展、价值塑造、人格养成等视为大学生发展的基础问题,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青年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视定为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观点是一致的。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现状

(一)挑战

现代大学生发展面对的挑战是多方面的。美国前任财政部长、现任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认为在全球化浪潮下学生们面临着五大挑战:

一是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必须加强沟通意识。

二是知识更加实用化,应该保持持续和广泛的学习。

三是应该更关注人文科学。

四是面对知识快速发展和更新,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应该对知识慎重选择。

五是在不停变化的大环境中,应该具有主动意识,把学到的知识释放出去。

因此,高校教育管理需要结合引入以学生个体成才和发展为基础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工作重心要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谋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状

随着全球化从经济领域渗透到教育领域,大学生的发展面临着传统与开放、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交织在一起的价值冲突。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家庭缺乏对子女进行独立教育的理性思考,而高校的教育管理在这方面也存在较大程度的缺失,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高校应以“学生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优化教育管理内容,把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加强对他们的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精神品格的人才。

三、影响大学生发展的因素

大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其发展水平既受外部因素影响,又受自身特点的影啊,同时还受其从事的各项具体活动的影啊。而了解这些因素是我们促进大学生良好发展的关键。

(一)社会和家庭

就社会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面宽广渊博的程度,更关注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造成了思想混乱、价值迷茫,产生了大量道德失范现象。

就家庭而言,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深刻的影响。我们国家目前的家庭教育非常缺乏,尽管多数家长在主观上也认同社会主导价值观,但出于对子女适应现实社会的担忧和对其眼前利益的维护,往往在具体问题处理上又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

(二)学校

从学校方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在学生价值观教育上目标过高、缺乏层次递进性,远离时代;过度强调认知、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价值观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把价值观教育过程看成单纯的外炼过程,把教育过程和内化过程分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

另外,校园文化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文化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它是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环境,精神氛围,弥散于师生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科研及管理活动,而且可以使校园生活得到丰富,使校园人的精神得以振奋和升华。

(三)大学生自身

当前大学生缺乏对国情民情的切身感受和具体了解,缺乏生活实际的磨练和对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社会思想意识的思考,这样很容易在价值观的选择上产生偏差。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情感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他们在各方面的心理特点上充满矛盾,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中,观念的多元和多变又使他们无所适从。

四、大学生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

突显创新性。当前,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题。在这个理念指导下,促进大学生素质发展就要求大学的教育和管理要不断创新,在工作中做到有针对性,既要在合格、达标的基础上鼓励冒尖,也要在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发展个性;既要为合格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成才环境,也要为少数“奇才”、“偏才”的成长提供发展空间,使他们都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人才。

注重实践性。首先,它构建了从校园到现实生活的实践性指导体系,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和大学生发展的特点,结合大学的教育和学生的发展理想,帮助大学生具体设定在各个阶段的任务。其次,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发展规划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综合考评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操行表现、社会实践等纳入考评范围,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把握自我,不断更新知识与能力结构,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实现最优的发展。

五、发展建议

(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

首先,加强理论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更新教育模式,以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利用各种教育阵地,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教育,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观。

其次,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父母与子女朝夕相伴,对子女的情况最熟悉,教育也最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

(二)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两点:一是营造高品位的校园物理环境,陶冶师生情操。校园物理环境是学校精神风尚的反映,指的是学校的建筑、设施、布局、绿化、美化、文化布置等。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在蹊”的正向隐性影响教育效果。二是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心理环境,塑造师生风范。校园心理环境是指师生员工在校园内的一切心理现象的总和。这些都构成了积极的隐性德育因素,是一种潜在而强大的教育力。

(三)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大学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关系着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关系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强化大学生的主体责任意识,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自觉地担负起自己的神圣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从现实角度来讲,上个大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就业为自己将来谋个好的出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教育模式的改变、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就业环境的饱和等等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因此从大学一开始就为自己做一个发展规划并在四年中不断修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五)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学生“德、智、体”综合量化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只注重社会需要的满足,而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和生活的多样需求,难以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大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应是多元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而且要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海.上海大学生发展研究(2002-2003) [J].复旦教育论坛,2003(2).

[2-3]翟天灵.大学生发展规划的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J].北京教育,2007(12).

[4]戴树根.论大学生责任感教育[J].求索,2004(3).

[5]段玉强.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6]曹红英,齐路良.大学生质量评价方法的改进和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