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 在手术后第1天, 90%的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 部分患者疼痛感完全消失, 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仅有2例术后镇痛效果不理想, 其原因为骨水泥渗漏造成, 且均渗透入椎体旁软组织中。患者术前与术后VAS和L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疗效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被誉为是“微创革命”的杰出代表之一。经皮椎体成形术相比于传统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方法, 具有简单安全、快速止痛、便于推广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1]。而且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来说, 经皮椎体成形术还可以将患者身体和精神的伤害降到最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的不断加剧, 人们对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经皮椎体成形术已经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2]。本研究对36例老年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并对疗效结果进行总结, 探讨该疗法应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及技术优势,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36例, 男21例, 女15例, 年龄62~76岁, 平均年龄69.5岁。36例患者中, 有轻微外伤史的患者15例, 有明显外伤史的患者5例, 无明显外伤史的患者16例。36例患者的骨折节段:T8 3例, T9 1例, T10 2例, T11 1例, T12 13例, L1 11例, L2 3例, L3 2例。36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背部有明显疼痛, 翻身转侧明显困难。36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 没有发现脊髓和神经根的损伤情况。经CT扫描后发现椎体后壁没有损伤, 保持完好, 没有发现椎管内占位的情况。

1. 2 治疗方法 手术取患者俯卧位, 腹部悬空。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C型臂X线机透视精确定位。龙胆紫标记常规消毒铺巾, 穿刺点皮肤做一约2 mm小切口。在透视监视下确定椎弓根所处的位置并确定穿刺点及穿刺方向。之后将穿刺针经椎弓根穿刺进入伤椎, 将针尖一直刺入至椎体前1/3处, 抽出穿刺针内芯。抽出穿刺针后, 开始注射入大约5~10 ml Onimpague造影剂, 注入后观察造影剂在锥体内的分布情况, 确定是否出现缺损性外漏或者是否发生静脉交通异常。观察完毕后骨水泥加压匀速注入椎体。注射骨水泥时, 要在侧位透视观察下进行, 当骨水泥影扩散接近椎体后壁或刚出现向椎体外渗漏时应立即停止注射。所有进行PVP术的患者均采用, 在骨折压缩较明显侧, 即单侧椎弓根穿刺。一般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的量为2~8 ml。

1. 3 观察指标

1. 3. 1 视觉模拟量表(VAS) 采用VAS对疼痛程度的进行测量, VAS是目前用于测量疼痛的首选工具, 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轻度疼痛平均值为(2.57±1.04)分;中度疼痛平均值为(5.18±1.41)分;重度疼痛平均值为(8.41±1.35)分。

1. 3. 2 LAS评价 采用LAS对日常活动功能障碍进行评价, 评分标准:行动无明显困难为1分;行走困难为2分;需要使用轮椅或只能坐立为3分;不能进行日常基本活动且只能被迫卧床为4分。

1.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36例患者中2例术后镇痛效果不理想, 其原因为骨水泥渗漏造成, 且均渗透入椎体旁软组织中。患者术前与术后VAS和L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患者术前与术后VAS和LAS分值的比较( x-±s, 分)

观察指标 术前 术后24 h 术后6个月

VAS 6.95±1.02 1.86±1.69a 1.65±1.59b

LAS 26.00±1.09 18.00±1.52c 15.00±1.31d

注:与术前比较, at=5.21, bt=5.76, ct=4.43, dt=4.41, P

3 讨论

3. 1 经皮椎体成形术目前已成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经皮椎体成形术主要适用于①经正规保守治疗4周后疼痛仍不能缓解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②椎体压缩程度在胸椎

3. 2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常用且疗效较显著的方法。其主临床效果主要体现:将骨水泥填充到疏松压缩的椎体内, 凝固后可对伤椎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增加椎体的刚度;另一方面可有效缓解疼痛。在本研究中的36例患者, 在手术后第1天, 90%的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 部分患者疼痛感完全消失, 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仅有2例术后镇痛效果不理想, 其原因为骨水泥渗漏造成, 且均渗透入椎体旁软组织中。全部36例患者进行了1年的随访工作, 均没有发现神经受损以及并发症的出现。

随着“微创时代”的不断推进, 经皮椎体成形术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传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方法相比存在着许多优点, 诸如手术开口小、创口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但是, 在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之前, 医生应首先观察患者的自身情况, 尊重患者的意愿, 让治疗过程最合理, 治疗效果最有效[4]。同时, 穿刺方法应尽量选择俯卧位, 经椎弓根穿刺的方法。这样从单侧穿刺填充的方法, 可以有效避免术后的疼痛, 将疼痛控制在最小范围。并且, 骨水泥注入量的控制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也是有一定的影响[5]。虽然还没有报道证明骨水泥的注入量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 但注入过量容易使其渗漏到椎旁软组织、椎间隙甚至椎管内造成医源性神经损伤, 因此, 操作者应熟悉椎弓根的解剖, 术中结合X线透视实时了解穿刺部位骨水泥弥散情况, 最大限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金大地, 瞿东滨.脊柱椎间关节成形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95-97, 103.

[2] 倪才方, 陈珑, 徐宝山.椎体内静脉造影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中华骨科杂志, 2006, 26(1):4-5.

[3] 陈健民, 黄炳生, 黄炯峰,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29):29-31.

[4] 薛锋, 何志敏, 韩本松, 等.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广东医学, 2009, 30(26):51-52.

[5] 刘展亮, 张惠城, 陈嘉裕, 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射量与疗效的关系.广东医学, 2010, 31(4):444-446.

[收稿日期:2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