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各家之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各家之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是篇关于近现代以来中外学者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研究的综述,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分别为近论研究发凡时期,现代批判时期,当代多元时期,并从伊东忠太的研究谈起,梳理了林徽因、梁思成、李允稣、李约瑟,缪朴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在这个命题上的论著,以求更加清楚深刻地揭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关键词:传统建筑;特征;综述

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2-0063-04

1、前言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立足的基本点之一,从近代营造学社的先驱开始对中国传统建筑进行研究就一直没有中断,以梁思成、李允稣、缪朴为代表的一些建筑史学学者,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进行了新的诠释,而就梁思成先生自己,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许变化。本文的目的,就是综述这些学者的研究,以时间人物为线索,为读者理清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研究的脉络,从而更深刻的揭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18世纪“中国热”时期,英国人钱伯斯就出版了《中国人的房屋、家具、服装、机器与器皿之设计》,向西方介绍中国建筑。之后德国人鲍希曼、瑞典人喜仁龙又相继出版著作,对中国建筑进一步介绍,眼光大多局限于园林、陵墓、石窟等,只以介绍为主,系统性较差,且这个时期的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带有歧视,比如弗莱彻尔“著名”的“建筑之树”,只将中国建筑视为枝叶,所以在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这个命题,欧洲学者没有过多涉入。

2、近凡时期

相对于欧洲学者,由于文化的相近性,日本学者比较早的切人中国传统建筑特征这一命题的研究,如伊东忠太1930年应朱启钤先生之邀,在北平中国营造学社席上做了题为《支那建筑之研究》的演讲,其认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性有七:“支那建筑,在东洋四大建筑系中,最多特色……最显著者,约可七端,第一:支那建筑,宫室为本位也……第二,支那建筑之布置,不论其种类如何,皆左右均齐;直角形之房子与廊门相连络而构成之……第三,支那建筑之外形,最见有兴味之特色。就中屋顶之形为最:其轮廓之曲线或凹或凸,其特异之装饰,世无其比……第四,支那建筑之装折,干变万化,往往出人意表,即如窗,其轮廓有曲尽奇妙,至于窗格,尤不可以臆测……第五,支那建筑之材料构造,因地方,因建筑之种类不同a在今日混用砖木为普通。故木造特有之性质与砖造特有之性质,混而有之,其所珍于世者,在此,而影响于日本者,但其木造方面也。第六,支那建筑之生命,一在色彩,未为言之太过。第七,花纹样之为支那固有者,皆出于一种信仰之动机,非仅在纹饰表面。后世外国花样输入,渐成复杂,然文字花样与人物花样之用法,世界罕有其奇也。”

而在其1931年出版的《中国建筑史》中,伊东忠太对上述七个特点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归纳:

2.1 宫室本位;这与其在1930年演讲时的所述基本相当,但是伊东忠太对其又做了补充,指出中国之佛寺道观从宫室之中演变来,是对宫室的模仿。

2.2 平面;在这一部分,伊东忠太做了一个《中国建筑配置形式比较图》,并以此图为据,写到:“宫殿、佛寺、道观、文庙、武庙、陵墓、官衙、住宅等,大都是以同样的方式配置之。即中间置最显要之大屋,其前为庭,庭之两旁取左右均齐之状,而以廊连接之,日本藤原时代之寝殿造,系仿唐朝制度者,故保存严正左右均齐之武,然其后已渐次变化矣。中国不独严守古法,且往往为求左右匀齐,故作无关紧要之建筑物。”(图1)

2.3 外观,伊东忠太特地提到了举折,认为是中国人“趣味使然”

2.4 装修,相对于1930年的演讲,这部分伊东忠太描述更为细致,他指出

中国建筑的装修变化多端,而且除了窗的描述以外,他还加入了对中国建筑各种檐口形式及山面悬鱼样式的详细描述,并做了图示。(图2)

2.5 装饰花样,伊东忠太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花样及其应用情景进行了分类。

2.6 色彩,他认为中国建筑喜好用色彩是因为中国建造工艺比较粗劣,需要用色彩去掩盖,而日本建筑不常用色彩是因为日本木造技术比较好。对于这点,林徽因先生在其文章中对其进行了反驳。

2.7 材料与构造,伊东忠太在本节提到了中国建筑“以材为祖”的传统及各材料试用的建筑类型。

伊东忠太先于中国学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特征问题,尤其是1931年的专著《中国建筑史》中对中国建筑特征的论述,所使用资料详实,虽仍有偏颇,但在当时看来,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刺激了中国本土学者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研究。

1932年3月,林徽因先生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文章《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这既是第一篇系统论述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理论性文章,也是“首次由中国专业学者发表的论述中国建筑的理论性文章”。

首先,林徽因先生将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三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引入中国传统建筑。

其次,林徽因在将三原则引入中国传统建筑时,已经初步具备了一种“建构诗学”的思想,她说:“建筑艺术是个在极酷刻的物理限制之下,老实的制作……期间辛苦艰难的进展一部分是工程科学的进展,一部分是美术活动思想的活动和增值,这两个方面是在建筑进步的一个总题之下,同时并进的。”在这里林徽因先生有两点与现代建构学的原则契合,其一是材料的真实性,其二是工科与文科的融合。

然后,林徽因先生将艺术发展史的基本原理引入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研究,参照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的“循环理论”,认为中国建筑也有其“创造,实验,成熟,抄袭,堕落,诸期。”且在唐代达到巅峰,宋之后逐渐没落,而梁思成先生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中》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将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分为“劲豪时期”(唐)、“醇和时期”(宋)和“羁直时期”(明清)。

而后林徽因先生提出了中国建筑的三段式:“台基、柱梁,屋顶”,个人考证,这应该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将西方古典建筑的三段式理论引入中国传统建筑,梁思成先生也依据相同的古典主义理论,提出了“四段说”:台基、柱廊、斗拱、屋面,在建国之后又重新提出了三段说“台基、屋身、屋顶”。

林先生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是一种“架构制”,以区别于西方古典建筑的砖石拱券。且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其他特色:屋顶,斗拱,色彩和匀称的平面布局。

其中在色彩方面,林徽因先生写到中国建筑实用色彩与等级有关,侧面反驳了伊东忠太关于中国传统建筑施用色彩是掩饰粗劣木造技术的论断。

而在平面布置方面,林徽因先生指出在园林和一些别墅中,平面布局也是很自由的,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并非伊东忠太描述的完全单调,而是“混合变化的。”

最后,林先生指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几个缺点:即用料太费;几何可变体系;地基浅。

在1934年梁思成先生出版的《清式营造则例》中,林徽因先生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进行改写,作为该书的序,这篇序的内容较改写之前变化不大,但是结构更显清晰。

与伊东忠太、林徽因先生不同,梁思成先生在有关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研究上并不局限于近代,而一直贯穿到建国以后,但是梁思成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总结,始终没有摆脱形态特征研究的范畴,而且由于其“鲍扎”教育背景,没有摆脱其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古典主义思维,故将此三人归为近凡时期。

在1937年的万国博览会梁思成先生为中国建筑展览的序言中写到中国建筑结构的特征:“斗拱随其时代而异其形制,古者大而简,迟者小而密,是鉴别建筑物年代最明显的标示,为中国系建筑独有的特征。”

而后在其1945年定稿的《中国建筑史中》中,梁思成先生提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四段式,前文已有述。

梁先生比较系统的归纳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是在建国以后,其在1954年《建筑学报》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归为以下几点:

(1)三段式:台基、屋身、屋顶。

(2)平面布局:由若干“合院”拼接构成

(3)梁架体系

(4)斗拱

(5)举折、举架

(6)大屋顶

(7)颜色大胆鲜艳

(8)木构部件结构交接部分露出

(9)琉璃瓦

在1964年,梁思成先生在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六稿)作的序中,再次归纳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1)框架结构

(2)斗拱

(3)模数

(4)标准构建和装配式施工

(5)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6)色彩

(7)庭院式的组群

(8)有规划的城市

(9)山水画式的园林

而刘敦桢先生随后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其序言部分也基本依照梁思成先生的理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进行了归纳。

可以看出,梁思成先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研究相对于伊东忠太与林徽因先生并没有突破,更多的表现的是一种传承,而个人认为,梁思成先生在建国之后发表的两篇文章,更多表现为对建国前研究的一种再现,目的是在建国后全新的社会环境下普及当时所欠缺的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知识,让更多新时代的建筑工作者了解中国传统建筑。

从以上三位学者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研究的简要梳理,会发现他们三人的研究都是从直观经验出发,所进行的形式研究,还没有进入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原理与观念层面,换句话说,限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研究或许还只是在“器”这个阶段,还没有入“道”。他们所做的奠基工作,恰恰是为后续的拓展研究。笔者将这几位学者做得工作称之为“发凡”。

3、现代批判时期:形态研究向原理观念研究的转变――李约瑟、李允稣,缪朴

建国后,开始有学者对伊东忠太、林徽因和梁思成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研究做出批判评价。

3.1 中国传统建筑观念原理特征研究的起点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三分册《中国建筑的精神》一节中,开始从文化、观念、思想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建筑的特征。

指出:

(1)中国建筑设计的原则:人不与自然分离,中国建筑的设计中体现了宇宙的象征手法,建筑与自然协调。

(2)中国建筑设计的基调:对水平空间的利用,建筑的基本体是四合院,重视轴线,这点与梁思成林徽因的研究相似。(图3)

(3)把屋顶及其带曲线的结构作为着重点加以突出。

(4)结构朴实

(5)大量使用色彩

(6)模数化与标准化施工

表面上看,李约瑟的论述比起林徽因先生的创新性不大,但笔者认为,李约瑟的论述提供了一个萌芽,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研究已由形式研究进入到原理观念的研究,是开始触及隐藏在形式背后的中国传统建筑本质。比如李约瑟在书中提到了“原则”与“精神”,这对后来进一步批判者李允稣,缪朴有直接影响,而且梁思成建国之后的文章也直接参照了李约瑟的论述,所以李约瑟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论述是批判的起点。

3.2 中国传统建筑观念原理特征研究的飞跃

赵辰教授在《建筑之树文化之河》文章中写道:“从思想方法意义上来看,《华夏意匠》实际上可以说是李约瑟思想体系的中文中国建筑版,只是我们大部分中国建筑学者没有同时对照二书,而将许多观点权当李允稣的观点了。李允稣先生的贡献,正如他所处的时空条件(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提供了中国大陆与西方之间建筑学术的中介作用。”

笔者认为赵辰教授对李允稣先生的《华夏意匠》评价有些过低,虽然《华夏意匠》在某些方面借鉴了《中国科学技术史》,但是,《华夏意匠》在李约瑟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做了更加深刻的批判。

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而作者在卷首语就指出,《华夏意匠》意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意念”,可见,这是在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原理与观念。构成了对前者,也包括对李约瑟的一种比较彻底的批判。可以说,李允稣的思想虽然受到李约瑟的影响,但是《华夏意匠》相对于《中国科学技术史》,在摆脱形式研究的层面上走的更远,更深层次的进入了“原理”、“观念“这个层面。

但纵观整本书,李允稣先生并没有将中国传统建筑特征作一个明确的总结,而是分散在书中的各个部分,对其某一方面的特征进行详细解读,比如平面特征,立面特征,结构特征等。表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研究从这开始有一个转向,就是从“普适”,进入细节;从对整体特征的把握进入对局部特征的把握。例如第四章“平面”和第五章“立面”,就是通篇在论述平面、立面是怎样构成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元素,而第六章“结构与构造”,第七章“主要构件的形制”,其实是对梁思成与林徽因先生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展开。所以《华夏意匠》使对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小篇幅,而是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去论述。

3.3 中国传统建筑原理特征研究的重要补充

缪朴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是最近一篇从整体表述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文章,之后类似的文章便几乎绝迹。

缪朴一开始就说明他的研究方向是从对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感受出发,分析“产生这种感受的一般形式与设计思想”。笔者将其研究的核心点概括为“中国传统空间的意义”,这种传统空间的意义,又是现代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议题,即场所精神。缪朴将建筑现象学的一些原理运用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分析中。

缪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是有国外教育背景的执业建筑师,所以在面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时,必定有与国内学者不同的视角。所以他从现象学角度人手去阐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在他所列举出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中,更多表现了一种对中国传统空间的认识与理解,而建筑的形体只作为空间的背景去认识,相对于梁林二位先生的直观阐述,还有李允稣先生注重对设计原理观念的分析,缪朴又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就是从西方的空间论与现象学角度,去品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总结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分别是:分隔;按人分区;微型宇宙;室内外合作;线性公共空间;主从单元的串联;接合而非转化;正格与多格并存;人工与自然分离;室内的两套尺度;简单的背景;二维的线条构图;带故事的形式。

这13个特征又可以分成以下三个类型

1.空间形态特征:论述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形状,类型,结合方式等

2.空间原理特征:论述形成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原理,观念等

3.空间背景特征:论述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围合体与背景的特点

整体来说,缪朴先生的文章题目是《传统的本质――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的特征》,但涉及到的主要还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特征,对传统建筑“物”的层面关注甚少,借用老子一句话“延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无”,是空间,而没有谈“器”,无疑这是对梁林二位先生理论的重要补充。

当然这篇文章也存在着几个问题:

1.论述对象不明,例如线性公共空间,作者显然是把这个特征放到城市的大环境中去论述的,这与他的题目的论述主体“中国传统建筑”有些不相符。

2.论据缺乏,文中列举的很多实例都是作者自言而没有引用文献坐正,所以论证力度略显不足。

3.特征的特异性论述不够,既然称之为特征,那必须要突出一个“特”字,但文中所列举的一些特征,显然“特”字不是很突出,没有与西方建筑做出很明显的区分。

4、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研究的多元化时期

随着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研究批判的结束,从90年代至今,此领域表现出的是一种多元化的特点。多元是指宏观叙述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文章已经绝迹,而变为叙述中国传统建筑某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特征。而随着叙述“特征面”文章的减少,叙述“特征点”文章的增多,其深度会更深。

如现今,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这个命题,是否还有必要进行讨论呢?又还有多少余地可以进行探讨呢?可能有人会认为探讨这个问题代表探讨者还没有进入中国传统建筑研究,而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因为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会发现中国传统建筑纷繁复杂,其特征远非用几个条框就可以概括清楚,正是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是,在进入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之前,我们都是在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中国传统建筑。所以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整体的把握,对建立中国传统建筑的整体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仍有其现实意义。

梁、林二位先生从建筑形态特征研究开始,李允稣先生和缪朴先生分别从两个方向更深一步论证这个命题。而在此之后,这一个方向出现了很多学术成果。这一个方向近些年的专著并不是很多,只有一些利用类型学研究传统民居的文章,并不涉及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问题。

表面上看,虽然从宏观论述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似乎有些过时,但在宏观上端正对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认识,从微观方面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特别在当今传统衰落时代,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研究也需要与时俱进,这样对找寻传统建筑技艺精髓,合理有效地借鉴运用于现代建筑创作,仍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