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请呵护孩子的真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天的孩子处在一个传媒异常发达的社会,网络等新媒体给予今天的孩子的影响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师和家长怎样面对新媒体对于孩子的影响?社会各方在孩子们的价值塑造上具有怎样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何大澄呼吁要呵护孩子的真诚。
今天的孩子,是我们的明天,是人类的明天。然而,明天的孩子,是由今天的我们来塑造的。
2010年4月30日我收到的手机报中刊登一则“IN语”(意思是精选时尚流行语,从现今流行说的out相对衍生而来),内容是“我小时候玩捉迷藏,总是等别人都藏好了,我就直接回家了”。读后真让我惊诧,如梗在喉久之。同时也让我立即联想到50年前学的小学语文课的一篇课文,也是说孩子们的游戏。天快黑了,一个苏联军官发现一个男孩在公园角落哭泣,就问他是不是找不到家了。孩子说因为他被伙伴们安排在这儿站岗,但天快黑了却没有人告诉他可以离开。几番劝告无效,军人灵机一动问道,您是什么军阶?答曰中士。军人说:“那好,我是中尉。现在我命令:中士同志,您可以下岗了。”于是双方才放心地离去。这个故事,用一种令人感动的笔调描述了一个孩子幼稚的真诚和对责任的执著。更重要的是,用同样令人感动的笔调,写出了那个苏联军官和他代表的成人社会对于这种幼稚的诚实和责任感的珍视和呵护。这故事让我和我那一代人记忆了数十年。反观我们在如此流行的媒体上刊登那则“等别人都藏好,我却直接回家”的自白,我真不明白这只是因为以为有趣,还是显示“我”聪明过人,还是宣传享受对别人欺骗的乐趣?
我们的孩子(远不只是孩子),责任心已经够缺乏了,对于一些信念和承诺(除了金钱)早已经几无执著可言了。难道还要正面去宣传欺骗的有趣吗?我们的态度会如何铸造孩子的明天,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各方的教育者慎重考虑。
还有一次,听到几个孩子在我窗外的校园里高声闲聊,说一位平时“道貌岸然”的老教授摔倒在地,爬不起来,真是“酷极了”。这几个孩子乐得挥手顿足,几乎笑倒。中华民族历来有同情弱者(这未必都好,暂且不论)和尊老爱幼、尊重知识的文化传统。别人摔倒,就应当施以援手。对于老人,何况是有较高知识的教授,如何这样幸灾乐祸?基本道德在一些孩子们心中居然被这样的颠覆,甚至以反叛为乐、为荣,这将怎样影响我们明天的社会?但问题当然并不在孩子。反问自己,我们真的像关注孩子们的物质需求和考试成绩那样,认真关注过他们的基本道德和其他基本素质的教育吗?
近些年不断听到一些人甚至是“教育家”说,我们批评孩子太多了,国外孩子对父母都直呼其名,拥有平等对话权利。这真是天大的误解。在比较有教养的家庭中,“Shut up”(闭嘴)和“listen”(听着)倒是常常听说(当然后面还会带有解释)。孩子做错了事,比如对人不礼貌,必须要道歉。对父母大喊大叫、甚至撒泼打滚,至少在公共场合是见不到的。我们有时似乎忘记,有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才能平等地参与决定,而是非观念并不是和孩子一起生下来的,也不是随着孩子的身高就会自然成长起来的。这需要教导。这不是家长的不平等特权,而是家长无可推卸的天职。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持续不懈地、无微不至地进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至少不做反面的宣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