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武戏演员不容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武戏演员不容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央视《戏曲采风》栏目中,曾播出了题为“坚持”的表现当今武戏演员的几组镜头,笔者看后感慨万千。

镜头一:北昆的老演员家中,爷爷正给孙子下腰,镜头定格在孩子似懂非懂、充满泪水的眼睛上。

镜头二:天津戏校的练功房里,一群学员正在上课,老师正在帮一个孩子压腿,由此产生的疼痛让孩子的哭声声嘶力竭。

镜头三:天津某团的几个年青武行,冒着致伤、致残的危险去影视剧中当替身。回来后遭到老师的痛斥。学生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求得老师宽恕。

镜头四: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报名参加京剧节的武戏擂台赛。

镜头拍的很平实,也很直白,效果却是震撼人心的。如果说镜头一和二让我们看到了京剧及戏曲的希望的话,那镜头三则突显了当今戏曲武行的无奈和悲壮。学生说的话不无道理,现在整个京剧市场疲软,一年也没几场演出,光靠微薄的收入,不能满足支出,出去也是为了生存。

在近年来的戏曲舞台上,各大院团极少有新创的武戏问世,新编剧目中武戏演员少有用武之地,武戏演员所占比例明显偏少,而京剧则稍微好些,但是也不容乐观,在第六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生角组复赛中武生演员的人数虽然与老生相当,但是从剧目上看,则过于匮乏。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担心,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若干年后京剧“要变成全是唱了”,而“丢掉了武戏的京剧艺术是残缺的艺术”。

现在剧目大多以文戏为主,武戏为辅。重唱而轻武,导致了一部分有嗓子的武戏演员改行唱了文戏,而一部分声音条件欠佳的演员则跨入影视或者另谋他业。传统剧目中,武戏演员大多走了配角,作为辅助,诸如《白蛇传》的鹿童、鹤童。而新编剧目中的武戏演员的作用仅仅是“伴个舞,翻一下”了。

京剧及其他地方戏曲都是一门集唱、念、做、打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在鼎盛时期有不少著名的武戏演员可以与文戏名角“并驾齐驱”。造成今天这种武戏与武戏演员在京剧中比例失衡的状况,原因错综复杂,并已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武戏创作少,武戏演员就少有用武之地;因为少有用武之地,武戏演员的人数就不断减少,水平也出现下降,而这种变化又使得武戏创作更为“萧条”。再加上武戏演员的训练远比文戏演员要艰苦得多,而且极容易落下伤病,武戏演员非但没有因为付出更多而得到更多的保障,反而机会远比文戏演员少,也就难怪嗓音条件较好的武戏演员不少都向文戏方面发展了,诸如曾在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武戏擂台赛中名列榜首的武生演员田磊也在寻求文戏的发展,演出了《赵氏孤儿》和《古城会》。

笔者所在的衡水市河北梆子剧团,是一个常年在基层演出的院团。在人员的构成上面临的窘境就是武戏人才的匮乏。究其根源也不外乎以上的那些原因,说白了一则培养难,二则留住难。要探寻武戏的出路,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目前戏曲艺术的鼎盛辉煌已经不再,武戏演员辛苦的付出与微薄的收入可以说成为了其制约的一个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