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对于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作为承担传播我省经济、社会、文化,树立河北良好形象,促进河北经济社会文明发展的外宣翻译人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外宣翻译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河北省高素质的外宣翻译人才仍比较比较缺乏,如何在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外宣翻译人才队伍成为摆在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发展;外宣翻译;人才;培养;对策

引 言:目前,随着各地对外向型经济的重视度不断提高,都加大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力度,使得外向型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对于河北省而言,外向型经济日益活跃,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并对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较大带动作用。在这种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外宣传对于树立河北省的良好的形象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外宣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外宣翻译人才素质,打造高素质的外宣翻译人才对于提高河北省外宣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外宣翻译概念及外宣翻译的重要性

“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各行各业几乎都有对外宣传的任务和要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观念,凡是同外国人有来往、有接触的地方,就都要做外宣工作,就需要外语”(爱泼斯坦、林戊荪、沈苏儒,2000)在外向型经济导向下,外宣翻译具有比较广泛的范围,它涵盖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社会信息等多个方面,也具有图书、报刊、广电、网络、国际会议等多种外宣途径。外宣翻译是一项极具重要性和严肃性的工作,是我国各行各业与部门对外沟通、对外宣传的窗口,不合格或错误的译文不仅不能起到对外宣传的作用,还有可能造成误导,直接影响我国的对外形象,甚至造成一些难以弥补的消极影响。[2]

二、河北省外宣翻译现状分析

尽管外宣翻译如此重要,但是河北省外宣翻译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足。据悉,全国职业翻译4万余人,从业人员可达50余万,但是,这一数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河北省作为一个北方内陆省份,与南方沿海省份相比相对闭塞,但是同样存在专业翻译人才匮乏的问题,高素质的外宣翻译人才仍存在较大的缺口。由此可见,河北省外宣翻译仍有较长的路要走,仍需要不断加强外宣翻译队伍建设,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外宣翻译人才。

三、培养外宣翻译人才的对策分析

针对河北省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和当前该省外宣翻译现状,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外宣翻译人才,提高外宣翻译人才,努力提高河北省外宣翻译效果的有效对策。

2006年和2007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先后批准设立本科翻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标志着我国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12年11月,全国已有57所高校设立翻译本科专业、159所高校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这意味着我国正式步入培养职业翻译人才的阶段。然而,培养外宣翻译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高水准的翻译教师队伍,更需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由于河北省外宣翻译人才主要进行中译外的翻译,因此,所培养的外宣翻译人才不仅仅要具备较高的外语知识基础,还需要对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风土民情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胜任河北省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理念。以往,由于人才培养理念的陈旧导致很多高校在进行翻译人才培养时所设置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脱离工作岗位的现实需求,这也是造成翻译专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难的原因所在。这就要求高校深入调研用人单位对翻译人才的具体需求,并适应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在河北省,一直以来高校仅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能力和外语理论基础上,而不能承担起秘书角色、外事接待人员和领导助手的角色。但恰恰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就是具备职业素养的多面手,这就造成了高校培养的翻译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不对称。这就要求高校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夯实翻译专业学生语言能力和外语理论的基础上,将翻译培养成职业多面手,学习美国翻译教学的特点,为学生讲授译前准备的问题、翻译速度的问题、翻译成本的问题、翻译项目管理的问题、翻译伦理的问题、如何与翻译客户和翻译公司打交道、如何成为一名自由翻译工作者等(熊兵,2011),从而满足未来用人单位对翻译人才的职业化需求。

二是努力探索实效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外宣翻译作为一项特殊的岗位,对综合素质要求自然较高。这也就要求高校翻译专业具备较强的师资力量,从而满足专业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根据时展的需要不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高校翻译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但毕竟不从事外宣翻译工作,自然缺乏外宣翻译工作经验,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可以邀请外宣翻译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担任实训老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性指导,从而实现翻译理论与外宣翻译实践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教师获取实践,这对于提高高校翻译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高校进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才能满足河北省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三是注重对学生外宣意识的培养。外宣翻译是特殊的翻译,因为它是面向外国民众的翻译。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友义(2005)说过:“翻译是建设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际沟通的桥梁。”鉴于外宣翻译的重要性,高校在进行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时必须注重对他们职业道德和外宣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意识到外宣翻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而具备强烈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进行外宣翻译时能客观地向外国人介绍河北的真实情况,将河北的良好形象塑造出来。

四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翻译专业学生而言,一要具备热爱祖国、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和政治素质,还要具备扎实的外语理论功底、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并掌握河北省的省情和经济、社会、文化现状,才能提高外宣翻译水平,改善外宣翻译效果,将真实的河北客观地呈现在外国人面前。

总之,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河北省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必须在人才培养观念上、人才培养模式上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素养,在增强理论基础的同时,通过有效的实践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玉芳.河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经营管理者:110.

[2] 熊欣.对外传播及汉译外现状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0,31(5):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