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拟芪苓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拟芪苓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芪苓地黄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8年7月~2014年3月在本院门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中医辨证为脾肾气阴两虚证的病例63例,随机的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西药格列美脲片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干预上加用了口服中药汤剂芪苓地黄汤,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中医证侯积分等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后FBG、PBG、HbA1C均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HbA1C方面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芪苓地黄汤;2型糖尿病;脾肾气阴两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变和肿瘤之后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顽症。现如今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大量研究表明[1]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疗效非常显著。近年来,笔者采用芪黄降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4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门诊收集63例2型糖尿病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平均年龄(51.45±8.32)岁,平均病程(23.41±7.82)月;对照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龄(52.15±7.46)岁,平均病程(24.12±6.92)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基线齐(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

1.2.1纳入标准 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病例,参照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0)专家咨询报告与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糖尿病病因学分型标准;中医诊断证属脾肾气阴两虚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及《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3]制定的脾肾气阴两虚证标准;年龄在年龄35~76岁;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以及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妇女和治疗资料不全;无法合作者。

1.3方法 两组病例均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降糖西药格列美脲片(亚莫利),两组均以4 w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芪苓地黄汤,其药物组成:生黄芪25 g、茯苓20 g、生地黄20 g,山药10 g等20味中药,随症加减。1剂/d,水煎2次,药汁混匀约400 mL,分早晚饭2次餐后服。

1.4观察指标 检测所有病例治疗前后FBG、PBG、HbA1C,均由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检验科按规定严格操作。

1.5疗效评定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将临床疗效分为3个等级,显效、有效、无效,其中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对患者进行中医证侯疗效评定。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两组FBG、PBG、HbA1C的变化 治疗后两组病例FBG、PBG、HbA1C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差异(P

2.2治疗后两组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侯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清代陈士铎《辩证录・消渴门》曰"夫消渴之症,皆脾坏而肾败,脾坏则土不胜水,肾败则水难敌火,二者相和而病成",现代中医认为[4]消渴病的病机为"脾虚肾弱,肺胃阴虚燥热为标",强调了脾肾亏虚共同导致消渴病的发生,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精亏虚,脾失健运,影响气的生成,且肾精为人体之元阴,脾运化水谷精微,对于阴液的生成至关重要。芪苓地黄汤中黄芪补脾肺气,能补气升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5]黄芪能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增加葡萄糖消耗的作用,进而降血糖,茯苓益气健脾渗湿能增强胰岛素活性[6],生地黄补肾阴清热润燥,药效学研究表明不但能调节实验性糖尿病的糖代谢紊乱,而且可调节生理性高血糖状态[7],三药合用有健脾补肾益气滋阴,故共为君药;山药、苍术运脾益气之药,与黄芪、茯苓合用健脾,以生发脾胃之气,达升清降浊、敷布津液之功,故能改善脾虚乏力诸症;山萸肉、黄精可温肾、滋肾、固肾补肾滋阴,与生地黄合用以补肾生津,可改善口干口渴,腰酸尿频量多等症状,诸药合用共奏健脾补肾益气养阴之功效。本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中医结合常规糖尿病西医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一采取常规治疗,可见芪苓地黄汤治疗脾肾气阴两虚的2型糖尿病,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期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卫民.中医辨证施治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4):297-311.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8-162.

[3]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

[4]顾再强,蓝海珍.糖尿病病机及辨证浅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3):14-15

[5]黄桢.黄芪多糖的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2,11:315-317.

[6]周立,张玮等.茯苓素诱生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4,19(5):376-380.

[7]张汝学等.地黄低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与高血糖大鼠糖代谢的调节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1):1.

[8]周天红.中药降糖药理[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4,12(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