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粤北客家乡村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粤北客家乡村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前我国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及时对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成为当务之急。传统公共空间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来访人群对乡村传统公共空间的感知,对其公共空间形态的形成进行探讨。

【关键词】客家古村;传统公共空间

近年来,广东省美丽乡村规划活动逐步铺开,如何在乡村规划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护乡村物质及精神文化遗产成为了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乡村文化遗产的具有乡土气息较浓厚、破坏程度较弱、现代经济侵袭较少等特点,真实性较高。我国当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新型城镇化进展中,及时对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公共空间是乡村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下保存良好甚至还拥有相当活力的传统公共空间正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有序的传统公共空间及当中的活动成为了乡村社区最具活力的场所。

1、国内外对乡村传统要素的研究经验

国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对乡村传统要素的关注重点已逐渐从建筑单体转向了历史性村镇遗产。即建筑周边及与形成聚居点的空间。国际古迹理事会(ICOMOS)1965年在华沙成立后,乡村传统要素保护理论和实践就是不断的成熟及完善,中国在1993年加入后也在组织上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始,我国陆续把一批乡村古建筑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宏村及西递在2000年前后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2002年,我国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了对“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的保护。

国外对于乡村传统要素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传统建筑保护的理论与政策、保护措施、规划方法、聚落和乡土建筑的保护、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保护等。西方学者认为社会文化因子是乡村形态的决定性因子,而气候、材料、构筑和技术只是修正性因子,社会文化因子在乡村中的物质载体就是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它们又会反作用于公共空间的形成,最后演变成为最有利于乡村社会文化发展的空间形态。

2、粤北乡村传统公共空间的特征

本文从上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归纳粤北客家乡村传统公共空间的构成元素。粤北地区水资源较充足,地形以丘陵居多。粤北客家乡村空间在适应地形貌的同时,在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布局形态特征,这些特征突出的体现在乡村传统公共空间中。

乡村传统生活方式对其空间形态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初期的公共空间的就是按氏族传统的生活需求而建的。为了阐述更为清晰,本文把公共空间按使用功能区分为节点性空间与线性空间两大类。

2.1节点性传统公共空间

节点性传统公共空间包括门户、集会、休憩、交往四大类。

门户空间包括出入口空间及不同区域划分的分隔空间。出入口空间通常有水塘、牌坊、晒坪、主路入口等节点要素,作为门户空间的标志。

集会空间是一种复合空间,乡村集会空间多数为室内外空间的结合。客家村落的氏族观念较强势,集会空间多以宗祠为主,各房人还可能建有分祠。祠堂在集会空间中具有统领作用,如此,风水塘、晒坪、祠堂三者就成为了公共空间形态中最为常见的核心组合。其它的集会空间还有书院、寺庙、墟市及其周边空间等等。

休憩空间没有集会空间那样的时刻性,也没有交通空间的强流动性。休憩空间是融入到村民日常生活当中的场所,可以是一棵古树下的草坪、晒坪、祠堂门前的石凳又或者是水井旁的石墩等一切可供驻足停留的空间,这些空间多数在村民生活中形成,具有非固定性,却是最具人性化与活力的空间。

邻里交往空间是村民们日常最频繁的交往场所,如家门前的石墩或是坊间的水井等。

2.2线性传统公共空间

线性传统公共空间包括街巷、水系、带状绿化等。

街巷在节庆时可用于游行,或用于平日的红白事,因此祠堂周边的街巷通常作为乡村主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必须具有良好的通达性。除乡村的主路外,村民使用频繁街巷也承担相当重要的交通任务。乡村原有的道路框架在多年的使用中已经演变成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结构。

粤北相当一部分乡村具有发达的水系,水体空间也是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水系空间甚至是一些乡村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沟通村落的重要线性公共空间。

带状绿化作为其它线性公共空间的补充,承担空间景观的串联作用。

2.3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的形成

村口空间是进入村落的第一个公共空间,一般要形成便于生活的出入口格局。乡村中重要建筑多为宗祠、书院、寺庙等。宗祠地点必位于村的核心地带,前多有风水塘以聚灵气,晒坪以聚人气。村内的一些节点,比如古树坛、土地坛、中心晒坪及宗祠的设置上都放在了村落的中心点或轴线上,最为典型的就是韶关仁化的恩村和翁源的湖心坝。其次,牌坊、功名石及门楼也属于村落节点的重要构成元素。

主要的节点性公共空间位置确定后,与之相联系的街巷、水系等线性空间规划或自发形成在村内,最终形成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的雏形。粤北客家乡村的传统生活方式与其公共空间形态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氏族从迁出地形成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带到迁入地,而他们在迁入地中建造的类似迁出地的公共空间又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又反作用于迁入地。公共空间形态的形成不完全取决于初建时的规划,也不可能只依赖后期生活自发形成,公共空间形态是通过建村者对基地功能划分的判断,加上后世村民们的生活经验形成的。

3、粤北客家传统公共空间形态分类

3.1向心型

向心型是以主要节点性公共空间为中心组织的形态,通过村主路与入口直接联系。粤北客家乡村向心型传统公共空间的主要节点多为祠堂、晒坪和风水塘的组合。乡村内其它的建筑均围绕主要节点空间分布,形成向心型的形态肌理。典型例子有韶关南雄市鱼鲜村、新田村、乳源县柯树下村、仁化县恩村等。

3.2轴线型

轴线型形态是以线性公共空间为轴,串联重要节点性公共空间作为乡村中心的公共空间形态。形成轴线型公共空间序列的乡村肌理多为行列式。纵向延伸的祠堂作为主要公共建筑及交通空间,直接到达村前的晒坪和风水塘,形成公共空间轴线。典型的例子有韶关上三都村、上伙张村、下丘村和红梨村。

4、小结

在对粤北乡村传统公共空间形态研究中,本文基于来访人群对古村的感知,对其公共空间形态组成方式及类型进行探讨。在传统公共空间的感知过程中,来访人群较多的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及乡村景观的趣味性。同时,村民的意向在乡村传统公共空间形态形成过程中也有重要影响,原住民对于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是传统公共空间形成重要影响要素。

【参考文献】

[1]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60,153-267

[2].村庄公共精神复兴与社区整合[J].甘肃理论学刊,2009(3):143-145

[3]赵勇,骆中钊,张韵.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52,147-156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79-292

[5]西村幸夫.再造魅力故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28

[6] 刘沛林,杨载田.南岭山区古村落的历史地理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23):100-104

[7]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8]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