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议水库大坝防渗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议水库大坝防渗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结合某水库大坝渗漏现象,分析该水库大坝坝基中所存在的主要结构问题,针对渗漏病害提出大坝防渗设计的可行性方案,同时对两个方案技术对比分析而选取较优方案,为水库大坝的渗漏治理技术而奠定基础; 最后对治理后的大坝的坝基渗漏量进行了复核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大坝所采取防渗设计是可行的,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水库工程; 大坝防渗; 防渗设计; 渗漏量; 渗漏治理; 方案比较

中图分类号:TV62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概况

某水库自建成后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同时鉴于引水渠冲断,泥沙带入水库而造成水库严重淤积,根据实测库区地形图,水库目前库容仅为45. 1 万m3 ,对应正常蓄水位557. 90 m,已淤积105 万m3。同时,由于水库坝顶超高不满足规范要求,无法按正常设计水位蓄水,使西泉灌区春灌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库大坝坝后渗漏严重,同时由于筑坝施工时未清基,形成渗漏安全隐患,伴随有渗透破坏,直接威胁坝体安全,分析该大坝的渗流问题,从而采取相应防渗设计很有必要。

二、渗漏问题分析

通过结合该水库地质报告表明,坝基除夹砂层外,其余土为弱- 微透水层,土体工程性质较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库水通过砂层,产生坝下渗流问题。以粉细砂夹层厚度0. 5 ~0. 8 m,属透镜状分布,分布范围为主坝0 + 250 ~ 2 + 100 段,最低处底高程为548. 10 m,属中- 强透水层,埋藏较浅且基本呈连续分布,形成了渗漏通道。同时坝后坡脚有渗水现象,坝后坡0 ~ 1. 0 m 厚土体处于流塑状态,已基本丧失了强度。因此,应加强坝基的防渗处理,建议该段坝基防渗深度在坝基以下6 ~ 7 m。坝基上部为青灰色低液限黏土,局部夹淤泥质黏土层; 下部为土黄色低液限粉土夹粉细砂层,粉细砂夹层厚度0. 5 ~0. 8 m,呈透镜状分布。对坝基土在渗流作用下发生渗透变形

破坏判别如下:

1)渗漏类型的判别,判别方法采取Pc≥ 100/4(1- n)为流土;Pc<100/4(1-n)为管涌。式中: Pc为土的细粒含量; n 为土的孔隙率。

2)临界水力比降的确定。流土型通过采取下式确定:Jcr = (Gs-1)(1-n);管涌型采用下式确定:Jcr = 2.2(Gs-1)(1-n)2d5/d20;式中:Jcr为土的临界水力比降; Gs为土的颗粒比重; n 为土的孔隙率;d5、d20为分别为占土重的5%、20%的土粒粒径,mm。对于低液限粉土:Gs=2.69,n=36%,Jcr=1.08;对于低液限黏土:Gs = 2.70,n=40%,Jcr=1.02;对于含细粒土砂:Gs = 2.68,n = 33.86%,d5=0.003mm,、d20=0.025mm,Jcr =0.29。对流土型取安全系数2.0,则坝基土产生渗透变形的允许比降:低液限粉土为J允= 0.54,低液限黏土为J允=0.52;对管涌型取安全系数1.5,则粉细砂的允许比降为J允=0.19。

三、大坝防渗设计

鉴于水库建设施工时对坝体碾压施工不到位,导致坝体欠密实,使其坝体存在裂缝。通过工程地质勘察结果表明,该水库坝体土干密度在1.50~1.58 g/cm3,水库坝基:水库坝基以下分布有0.5~0.8m的粉细砂地层,分布范围为主坝0+250~2+100段,最低处底高程为548.10 m,属中-强透水层,埋藏较浅且基本呈连续分布。在放水涵洞附近的1+680~1+850段坝体填筑土中填筑有0.4m厚粉细砂。由于以上诸因素的存在,造成坝体渗漏严重。通过结合工程实践情况来看,提出两种防渗治理方案: ①对坝体内采取垂直防渗方案; ②通过与防浪护坡结合做上游坝坡防渗处理方案。

1)方案一坝体内垂直防渗方案。由于本水库坝体质量较差,坝体存在裂缝以及坝体内存在粉细砂夹层的透水层等问题,再加上上游无防渗护坡等,所以方案一选择了在原坝内做垂直防渗墙措施。具体设计如下: 自原坝顶开始向下做垂直防渗墙,深入到坝基砂层以下,与坝基防渗相结合,截断坝基透水层。垂直防渗墙位于坝顶中间。根据规范,防渗墙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5m,本除险加固确定的设计水位为559.00 m,因此防渗墙顶高程为559.5m,较设计坝顶高程560.5 m低10m。按平均垂直防渗深度5.0 m,在桩号0+650~2+100范围内,长度1450 m,厚15cm。其余主坝段2+100~2+370段只做坝坡防渗。

2)方案二通过采取与防浪护坡结合做上游坝坡防渗处理方案。因大坝上游坝段结合防冻胀设计做了混凝土防浪护坡,对防止坝体的渗漏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坝体施工质量较差,填筑不密实,坝内存在粉细砂夹层,坝体渗漏仍未解决,渗漏仍然严重,并对大坝的稳定造成威胁。因此,为做好坝体的防渗,本方案结合坝坡的防浪护坡,在护坡混凝土板防冻层下设塑膜防渗材料。该方案的坝体防渗主要依靠防渗塑膜。防渗塑膜铺设总长度1735m,在现状主坝段防浪护坡段布设。塑膜由混凝土护坡脚至设计坝顶560.50 m。通过设计对比两种方案的防渗效果,防渗效果表明,该两种方案均有效地达到坝体防渗的效果; 但从施工难易程度上看,对水库在坝体内进行垂直防渗,该防渗治理方案施工技术含量较高,施工难度相对较大,而且鉴于本水库大坝填筑不密实,如果采用坝内防渗墙施工,坝体在施工过程中会遭到更多的震动破坏,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对坝体结构的损害;对于方案二来说,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则不会出现此问题,而且其施工相对较易。在工程施工技术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设计结合现状土坝避免震动破坏的具体情况考虑,选取方案二作为推荐方案。同时为了更好地对水库坝体做好防渗,本方案结合坝坡的防浪护坡,在护坡混凝土板防冻层下设塑膜防渗材料。该方案的坝体防渗主要依靠防渗塑膜。防渗塑膜铺设总长度1735 m,在现状主坝段防浪护坡段布设。塑膜由混凝土护坡脚至设计坝顶560.50 m。另外,对坝体防浪护坡设计,对主坝段0+650~1+400,此段坝前淤积层较厚,水库淤积后水位抬高,原坝体由于填筑质量问题,使坝体渗漏严重,坝后存在积水。此段坝体平均加高1.55 m。针对此段问题,在此段设置混凝土防浪护坡,既可防止风浪对坝坡进行淘刷,又可起到防渗作用。护坡顶与坝顶齐平,防浪护坡高度3.1 m,底高程在设计水位以下1.6 m,高程为557.4m,在此高程以下的部分,可以利用现有的淤积层形成的土缓坡防止对坝坡的风浪淘刷。加高的坝体土填筑时,要求其压实度≥0.97,内外边坡分别为1∶2.5 和1∶2.0。对主坝段1+400~2+370,此段坝前淤积层厚较前段偏小,但坝前水深较高,平均1.96 m,水库淤积后水位抬高,原坝体由于填筑质量问题,使坝体渗漏严重,坝后存在积水。针对此段问题,在此段设置混凝土防浪护坡,既可防止风浪对坝坡进行淘刷,又可起到防渗作用。护坡顶与坝顶齐平,防浪护坡高度5.1m,底高程在死水位以下1.62 m,高程为555.4 m。加高的坝体土填筑时,要求其压实度≥0.97,内外边坡分别为1∶2.5和1∶2.0。

四、结语

通过结合某水库坝基存在的渗漏严重等病害问题,对其采取渗漏分析,通过分析结果采取两种渗漏治理方案比较,同时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取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提出相应的水库加固设计措施,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封国军.浅谈病险水库渗漏治理的措施及必要性[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07,28( 10) : 118 - 119.

[2]张国宗.浅析水库渗漏治理除险加固措施[J]. 科协论坛,2011,27(01):31-33.

[3]叶天是.水库渗漏加固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人民黄河,

2012,32(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