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简论博物馆在繁荣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简论博物馆在繁荣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博物馆的成功与否并不在于藏品的多少,关键在于文物藏品利用率的高低,即“藏以致用”的社会理念是否得到充分贯彻。博物馆是社会重要的文化传播场所,是人类知识的储存机构。展示博物馆历史文物精品,宣传人类文明进步,提升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是博物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社会进程中的主要任务。甘肃省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藏品,极具特色的陈列展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关键词]文化发展;博物馆;藏以致用;特色文物陈列

[中图分类号]G26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91-03

一、想公众之文化所需,做文博人要做之事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专门的方向,把自己擅长的事做大做好做强,做自己行业的专家,为其他不在这个行业的人提品和服务,这就是尽到了企业的职责,企业也才可能从这种尽职中得到最大及足够的收获。”这是一位企业家的工作理念和成功后的心声,他的思想和做法与所有谋事业并为社会做贡献之士如出一辙。甘肃省博物馆自2006年12月新馆对外开放5年来,接待社会公众200多万人次,受到国内外观众的青睐。这里最为贴切、最为真实、最具特色、最具历史震撼的是陈列于此的“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彩陶精品展”、“甘肃古生物化石展”三大特色精品陈列与2010年举办的“庄严妙像――佛教艺术展”。这些气势恢弘又独具地方特色的陈列展览,犹如陇原大地上绽放出的绚丽的文博艺术奇葩,为世人展示了其底蕴深厚的文化风采。广大公众踊跃走进博物馆,关注博物馆。更重要的是,甘肃省博物馆在藏品陈列、展览设计等文化内容和形式上,契合大众的认知感受、知识需求、欣赏情趣和审美心理,服务手段与方式更加人性化、情感化,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公众亲近和喜爱,具有西部历史文化特色的陈列展览,更使中外观众为之震撼。文博人就是要将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和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研究好、展示传播好,为社会服务好,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尽到文博人的职责。在此,值得和大家共同分享的是,在2007年、2010年,甘肃省博物馆三大基本陈列与“甘肃佛教艺术展”分别荣获了第七届、第九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这一国家博物馆界最高奖项。

甘肃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全国属文物大省,在西部文博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拥有着丰富的文物宝藏。甘肃省博物馆充分发挥人类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从满足公众的文化需要出发,继三大特色精品陈列之后,不断呈现给社会公众的还有“甘肃佛教艺术展”、“甘肃60年考古新发现精品展”、“野生动物――人类的文化遗产展”、“甘肃历代名人书画展”、“秦陇一脉――先秦文物展”等,更有为庆祝建党90周年举办的“红色甘肃――走向1949”大型革命史陈列。这些展览,无论从地域特色、陈列理念、展览内容、艺术风格、观众欣赏水平上都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了人们不同的知识需求,全面展示了人类历史文化的灿烂与文明,把文物、化石、动植物标本这些静止不语且不可再生的藏品文物,通过先进的、科学的、人性化的展陈方式,让其充分地显现出自身固有的历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美好的艺术观赏性。

甘肃省博物馆在努力打造中国西部国家级特色博物馆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做好自身重点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工作。作为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见证物的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有责任、有义务将收藏、研究、展示宣传等融入到社会文化发展、国民教育、社会文明进步与公民的文化生活中;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精神,使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专业性、学术性走向大众;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为大众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内涵丰富、知识性广、趣味性强、易于动手动脑、易于交流互动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藏品文物的历史文化作用,彰显文物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与科技含量。

二、藏品极具地域特色,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

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各类丰富的文物藏品35万件之多。绚丽多姿的甘肃彩陶是人类史前文化的一朵奇葩,发展脉络独具特色且又自成体系。甘肃是中国彩陶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权威的彩陶研究专家说:“世界彩陶在中国,中国彩陶在甘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母亲河,她孕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在距今8000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远古先民,就早已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彩陶文化。

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彩陶文化,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它开启了人类远古彩陶文化的灿烂与文明。距今5000年前的马家窑彩陶,不仅代表着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是世界彩陶文化中艺术成就最辉煌的。甘肃彩陶文化从距今8000年前的农耕文明至距今3000年左右的西部草原游牧民族文化,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上下共延续了5000多年,造就了中国彩陶文化的巅峰。

甘肃彩陶制作复杂,器型多变,图案繁缛,色彩艳丽,纹饰丰富多彩。从文化类型上看,甘肃仰韶文化有半坡、庙底沟、石岭下三种类型;精美绝伦的甘肃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种类型;之后有齐家文化、辛店、寺洼、沙井等草原游牧民族文化。甘肃丰富的彩陶文化是我国先民在大自然中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不同文化类型的彩陶,从器型到图案装饰及色彩的运用,都堪称是人类手工制作与雕塑、绘画、书法艺术的集大成者。因此,甘肃史前彩陶系列文化,被世人赞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丝绸之路文化是甘肃众多历史考古文化中最突出和最有特色、历史性最强的部分。甘肃地处黄河流域与西部中亚的结合部,古代是通向西方的门户。是东部面向大海的平原丘陵地区和西部面向内陆的高原戈壁地区的交界处,又是东南地区农业文化和西北地区牧业文化的交叉地带,从历史上,甘肃就成为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在丝绸之路上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与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甘肃一带遗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丝绸之路纵贯甘肃全境达1700多公里,文化古迹遍及全省。大量史料表明,甘肃远古文化,青铜文化,周、秦、汉塞等古文化的发生地区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十分一致,出土文物极为丰富。汉、晋、隋、唐是丝绸之路最为昌盛的时期,也是甘肃历史上最辉煌繁盛的时期。特别是甘肃河西走廊早在2000多年前,随着丝绸之路的拓展延伸而声名远播,影响欧亚。

在新石器时代,古代东西方的交往互动早已在民间进行。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文明展”陈列的有中亚的权杖头、金银鼻饰环、青铜弯刀,西域的精美玉石,东南海域的贝壳蚌类,以及北方各游牧民族内容丰富的青铜牌饰――鹰头铜杖首器、连珠纹铜带饰与犬纹铜牌饰、镶嵌绿松石金耳环、虎噬羊、五龙斗虎、青铜麋鹿等众多民族文物,均与鄂尔多斯及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器物极为相同。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真实地反映出早期欧亚大陆上古代各民族东西方文化的交往融合。

汉代,张骞通西域,打通了官方东西方文化交往的通道,开启了日益繁荣的商贸往来,特别是中国养蚕缫丝的技术与绚丽多姿的丝织品经西域、中亚、西亚传入欧洲,运往地中海沿岸。汉武帝时期,为了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以强大的武装力量保护着来往商队的安全。

弩机,一种射程远、杀伤力强的机械化弓箭。转射,方形木质地,木窗中间镶嵌一开槽的圆柱轴可左右转动,是安装在城墙上的多功能作战工具,集t望、射击、保护于一体。塞上烽火品约册,用17枚松木简书写编制成的汉简册。内容是依据汉律“品”和“约”的法律种类,规定了在军事作战中,根据不同情况应该使用的各类警示信号。ば牛长方形红色绢质地,上面墨书“张掖都蔚ば拧保是悬挂于戟或戈上的旌幡,用来作为高级官吏出行、通关的凭证和急件标志。铜奔马,青铜铸造,奔马体魄雄健,飞奔疾驰,三足腾空,右后足奔踏于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背上,神速的飞掠使得燕子惊愕回首。艺术工匠们将这一人类智慧的结晶体,定格在飞燕与奔马空中交汇的这一瞬间,让无与伦比的艺术造型将历史、科学、力学、美学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堪称为国之瑰宝。铜奔马在1983年被命名为中国旅游的标志。1969年被发掘出土后,便身负文化大使之重任遨游世界,奔马以它特有的历史功绩,被誉为人类东西方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汉代“四郡”之一的武威重镇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西汉“绢地刺绣人物图”,又称为“屯戍人物图”,高7.2厘米,宽度与高度相近,基本属于正方形,绣件边缘不规则。在橘红色绢底上用赭石、豆绿、黑色、土黄等色丝线,以较粗放的针法,分层次刺绣出营帐、悬梯、兵器戈、戟、盾,还有用树枝木棒搭成的营帐大门。整个画面中最突出两个人物绣,左边人物头戴尖顶“帻”(一种包裹头发的头巾),身穿紧身收腰长袍,身份应该为士兵。右边人物站立着,身体魁梧壮实,身穿汉式宽袍长袖衫,应该是长官在给属下布置什么。这幅刺绣是西汉(距今2000多年)武威磨嘴子汉墓丝织绣品中的精品。刺绣画面简洁写实,层次清楚地表现了汉代军屯的简略场面。

独具特色的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木雕艺术品,保存完整,涉及内容广泛,具有浓郁的生产生活气息。具代表性的有:其一,木独角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学名为“獬豸”。它象征威严和正义,能分辨邪恶与妖孽,被赋予法律的代表。考古发掘时通常是放在墓道口,用来镇墓避邪。其二,木六博俑,两位老者相对跪坐,中间放置一黑色棋盘,上面绘制白色规矩格,每人执6枚棋子,两老者互抬手臂请对方投掷色子。这是汉代非常盛行的一种民间娱乐。从人物造型自然明快、简洁大方的雕刻工艺,充分展示出“汉八刀”的高超技法和古代工匠的智慧才能。其三,《仪礼》简,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简长56.5厘米,宽0.9厘米。依史书记载,《仪礼》简长度正是符合当时抄写儒家经典的标准简长。仪礼简制作精细、打磨光滑,上面书写工整秀美的汉隶“八分书”。仪礼简不同于其他简牍,属官方文书。内容记述了先秦儒家重要经典《仪礼》中有关冠、祭、朝、射、聘、婚、丧等各项上层礼仪和道德规范准则,是贵族子弟入仕前的必修教科书。

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从嘉峪关新城搬迁复原了一座魏晋时期的绘画砖室墓――嘉峪关魏晋壁画墓。该墓壁画以砖画为主体,一砖一画,一画一景,采用线描与彩绘结合的手法,表现出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画面。如墓主人出行图(惟一一幅几块砖组成的大画面)、宴饮、庖厨、宰杀、奏乐、坞壁,以及农耕、扬场、c地、放牧、马群骆驼、采桑、狩猎、信使等。该墓室四壁壁画充分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不同民族交融安逸的社会生活。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室壁画中,有多幅桑树连片、妇女采桑、骆驼昂首食桑的画面。大片的桑树为河西地区养蚕缫丝、发展丝织业提供了良好的植物资源。还有驿使图,出自同一个墓室,距今1700年。壁画砖以极其娴熟的绘画技法,描绘出一位信使,手拿信物“ぁ保ㄒ恢止关卡的通行证),身骑快马飞奔疾驰的画面。驿使图1982年作为我国的邮电标志,发行了纪念小型张,使国人争相观赏。这些砖画文物及大量内容丰富的壁画墓群的发掘出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的空白。

套装舍利石函是一组五件套佛舍利容器,出土于甘肃泾川唐代大云寺塔基地宫。套装的最里边是一白色玻璃瓶,瓶内装有14粒佛骨舍利子。将佛舍利瓶装入用金片、珍珠、绿松石、玛瑙镶嵌成莲花状的华丽金棺内,再将金棺放入银椁,银椁放入铜匣,最后将这套由小到大相隔套装的佛舍利珍贵器物放入最外层灰色大理石制成的覆斗式方型石函中。在石函顶部刻有阴文隶书:“大周泾川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这套佛教艺术珍品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武威天梯山石窟“一佛二菩萨”,陈列于“丝绸之路文明展”佛陀之光部分的天梯山佛、菩萨造像与壁画等,是1959年修筑黄河龙羊峡水库时,为保护文物不被淹没,遂将大量造像、壁画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修复保藏。这尊主坐佛发式为阴刻波线纹肉髻,面额饱满表情深沉,目光略略下视显得那样深邃,双耳垂肩,双唇紧闭而嘴角微露笑容,轻松自然,心静神宁,身着质感柔软厚重的圆领通肩大衣,前胸衣纹线条流畅呈梯形折出,尽显宽松舒展之意,坐佛在方形基座上结全跏趺坐,左手扶膝,右手结定印,显示出庄重、慈祥、沉稳、深思的神情。凝视佛的一切,让人感觉到豁达、安定、心智的提升。站立在佛两侧的菩萨,可谓唐代“丰肌秀骨”的代表。立于圆形莲花座上,发髻高束,眉清目秀,体态丰腴,袒露上身,飘逸的帔巾由双肩垂绕腹部,腰系锦裙,璎珞长垂落地,优美的身躯将胯腹微微送出,恬静的神情及温柔的个性使人静静地感觉到虔诚的意愿,更显示出典雅而温婉的气质。

莲花托盏,为元代器物,甘肃漳县汪世显家族墓出土了许多文物精品、稀世珍宝,这件湖蓝色玻璃莲花托盏为其中之一。托盏工艺精湛,色彩艳丽,是出土最完整的一套古代玻璃托盏。器型由圆形七瓣莲花碗和平盘式八瓣莲花盘组成。由于埋藏地下600多年使润蓝色碗壁上渗出片状白色沁蚀,看上去更显得色彩优美、高雅大气。

甘肃省博物馆保藏有历史上各类民族文物、自然标本、动植物化石等众多文物藏品。这些珍贵而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是社会大众了解历史、自然、人类发展、文明进步的实物资料。本文仅以点滴陈列精品为读者作了简单介绍,望广大公众能进一步走进博物馆、热爱博物馆,在博物馆这座文化殿堂里获取内涵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博物馆也将在社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更好地利用资源,举办更多更好的陈列展览,做好更专更深的知识传播,为广大公众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为世界共享的知识需求、为文化交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