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雨人》中的镜头美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美国影片《雨人》是奥斯卡影像史上不朽的艺术经典。影视作品的镜头美学对于影片的艺术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于影片《雨人》的镜头美学对其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诉求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解读。
关键词:镜头;自由情感;人物塑造;主题诉求
在《美学大辞典》中,“镜头”释义为电影、电视表现手法。它的独特美学原理在于以再现机制为主激发观众的自由情感。自由情感,是指刺激源和这种情感对象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和所属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①从本质上看,镜头是是影视艺术作品的物质层面,恰如词语之于文学作品,表现在银幕上就是欣赏者最直接欣赏和审美的对象。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时只能从被限定范围的画面中了解故事的内涵,这个范围在拍摄阶段就是镜头的运用,所以影视作品中的镜头美学显得尤为重要。在61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斩获四项大奖的影片《雨人》,就是一部运用镜头美学,准确传达自由情感的范本。导演巴里・莱文森运用合理精准的镜头美学将一个严肃探讨西方社会家庭和情感问题的故事讲的亲切自然,真实生动。
首先,镜头美学的合理运用使人物性格塑造更加真实饱满
查理因与父亲不和而离家出走,十六岁就参与到残酷的商业角逐中,成为了一个充满欲望、自私冷酷的人。他的性格特征在镜头语言里展露无遗:片中仅表现查理打电话的场景就有14处,他每到一处都要先打电话询问他的生意,对下属发号施令;在参加父亲的葬礼时,身为儿子这一重要角色的查理竟然站在了人群的最后,这时镜头固定在一个远景,他像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在听完遗嘱宣读,得知自己没有继承父亲的财产时,画面中呈现的是查理惊愕的表情特写。这一系列的镜头的运用展现了他与父亲的生疏与间隙,更强化了他唯利是图的性格特点。
“雨人”雷蒙是个单纯又执拗,存在交流障碍,具有超强心算和记忆能力的自闭症患者。雷蒙的扮演者达斯汀・霍夫曼凭借自己突破性的演技摘得6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小金人。单纯和信任是雷蒙的弱点,也是他教会查理“亲情”的武器。后来,走投无路的查理利用雷蒙的超强记忆力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里大放异彩,在嘈杂的背景音乐里,展现赌桌上洗牌、出牌、翻动筹码的快切运动镜头映衬出查理浮躁的内心,而雷蒙的表情始终是木讷的,单纯的他一无所知,全然听从。赢钱后,查理愈加激动,两人的情绪反差也越来越大。赌桌前一个长达22秒的的推镜头,从雷蒙的中景推成他在算牌的脸部特写,突出了雷蒙的纯真,他像是一面镜子,照出其他人急功近利、欺骗信任的躁动内心,也引起观影者对于亲情这一概念的反思。
两位主演的性格特点就是依靠精准的镜头语言来塑造完成的。有了成功的人物定位,加上合理的人物情感发展,才能将一个主题严肃的大情怀的故事讲的有滋有味。
其次,镜头美学元素的合理运用使情节发展更顺畅
色彩运用、光线配置、画面构图等都是镜头美学中重要的审美元素。《雨人》中第一个镜头中的红色汽车,疗养院外林荫道上的灿烂阳光,去往洛杉矶途中的金色的麦田、明亮的天空、绿色的牧场,赌城拉斯维加斯闪烁的霓虹灯,高级饭店里柔和的灯光等,都是明亮的暖色调,都在为兄弟二人最后重获天伦的光明的结局作着铺垫和暗示。影片镜头中的光影运用也与两位主角之间情感的由浅到深,渐渐融洽的变化过程相应,呈现出一种逐渐明亮起来的态势:查理和雷蒙踏上旅程的第一天,在漆黑的雨夜发生了争执;而在其后的旅程中查理开始顺从哥哥的要求,把站在马路中央造成交通堵塞的他搀扶回车上后,乌云密布的天空中几缕阳光穿过阴霾透射出来;当查理满足雷蒙看电视的需求后,这时镜头中的天空布满了暖意融融的红色晚霞;而当查理按哥哥的习惯在煎饼上桌之前先为他准备好枫糖浆时,画面中已是蓝天白云,光线充足而柔和。这一组相似镜头画面的光线由暗到明的变化暗合着两个主人公心理距离由远到近,情感由淡变浓,意味无穷。②
影片画面构图也有制作者的精心设置:查理刚到疗养院接触雷蒙时,他恐惧地躲到门外,这时两个主角甚至不在同一画面中出现,更谈不上有交流。旅行开始后,两人慢慢有了目光交流和肢体接触,在镜头中的距离也越来越近,直到最后兄弟俩头挨着头,互相拥抱,亲密无间。身体距离的由远到近外化了他们之间心理距离的缩小,一系列的变化都在推动二人重获手足亲情的情感发展。影片大部分的画面构图中,查理往往显得高大英武,而以稍俯的机位拍摄雷蒙,则更显其弱小无助,而在影片结尾,雷蒙登上火车,第一次显得比弟弟高大,这也是利用镜头哲学来展现哥哥在弟弟心中地位的提升,也就是手足亲情的地位在查理心中的提升。
影片中兄弟二人重获手足亲情的情感线索在精确合理的镜头美学元素的配置中徐徐展开,使得故事因镜头中事物或者镜头本身的运动性而变得更有魅力,更能够准确传递所要表达导演的意图与情感。
最后,镜头美学的合理应用更大限度的体现了影片对真善美的主题诉求
在了解了人物设定以及剧情发展后,再看《雨人》,我们的关注点就要从汤姆・克鲁斯帅气的脸以及达斯汀・霍夫曼怪异的肢体表现回到镜头,回到影片对于真善美的主题诉求。镜头是导演的心灵,利用镜头美学激发观影者的自由情感,才能完成导演主观理念的表达,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影片的主题诉求。爱情、亲情和友情是全部奥斯卡影像中最容易引发观众强烈自由情感的人性,但是并非所有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影像都能够引发强烈自由情感,在表现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奥斯卡影像中多数都只能以直观的感官刺激方式引发观众的顺势审美效应,只有少数极为特殊的影像片段能引起非同寻常的自由情感。③
《雨人》中就拥有“少数极为特殊的能引起非同寻常的自由情感”的片段。影片中段用一系列简单的固定镜头及正反打镜头来展现雷蒙唱起儿时对查理唱过的歌;看到滚烫的热水会歇斯底里的尖叫;不停的念叨着“绝不能伤害查理・巴比特”。这些平实的镜头语言将雷蒙对弟弟深沉的爱“娓娓道来”:即使他是一个病人,即使他已离家二十多年,他的心底仍然深埋着年少时与家人共处的温情回忆。当查理得知雷蒙就是自己小时候的玩伴“雨人”,明白了父亲将雷蒙送走都是为了他的安全时,他幡然醒悟,并开始学着理解哥哥的爱,也开始谅解父亲。这时的他再给女友打电话时,影片运用了一个环摇的慢镜头,将查理心中汹涌澎湃的情感波动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将观众带入情景,与角色一同去体会微妙的情感变化,引发观影者对于自身的亲人关系处理的反观,从来带来心灵上的洗礼与震撼。
影片中激发观众自由情感的高潮应该是影片的结尾处:面对即将来临的离别,查理真诚的坦露自己心中对雷蒙的不舍,在直抒胸臆的固定镜头中患有自闭症的雷蒙竟对查理说出了“My main man”(我重要的人)这感人肺腑的话。尽管全片雷蒙都是一个愣愣的表情,但从他口中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和直抵人心的。情到深处的雷蒙竟然主动和弟弟的额头相贴,这个动作胜过了千言万语的动情告白。与固定镜头相接的推镜头持续了37秒,镜头缓慢的推近过程也是观众情感积聚的过程,这37秒给了观众恰到好处的思考和回味时间。兄弟俩的心灵在此刻相通,无法割舍的亲情也在彼此心中枝繁叶茂。
当角色在影片中收获升华的亲情之时,影片也激发了投入的观影者足够浓烈的自由情感,影片对于真善美的主题诉求也就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是镜头美学的精准运用,赋予镜头本身并不具有的属性和含义,从而带给观影者心灵上的陶冶和净化,从而达到超越本身的美学价值,更使得影片成为奥斯卡影像史上不朽的艺术经典。(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注解:
① 马立新:《数字艺术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18页
② 伏 蓉:析美国影片《雨人》,《青海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第82页
③ 马立新:《论奥斯卡影像中人性蕴涵的艺术生产机制》,《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第2期,第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