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学作品是历代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阅读文学作品就是阅读作者的思想境界,正因为如此,要想阅读好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鉴赏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修养。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样离不开鉴赏,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同样极为重要。着重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鉴赏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学作品;文学鉴赏;多角度

文学作品的鉴赏其实包括很多方面,它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又高于理解,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东西,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篇章结构还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题主旨进行鉴赏和评价,鉴赏是高层次的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当然要完成鉴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配合,培养鉴赏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老师和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要完成鉴赏,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提高文学鉴赏,积累文学常识

文学作品本身是充满趣味性的,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时也应该带着欣赏和乐趣去鉴赏,除了必要的阅读之外,老师还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语文,让学生在生活中多积累一些知识和材料,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多到课外去补充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在生活中老师给学生阅读一些比较有名的文学作品、古籍名篇、现代文等文学作品,让学生对现代文学有自己深刻的体验和思考,通过阅读,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思考,不断增强自己对文学的兴趣,同时辅之以必要的问答和讨论,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如,《孔雀东南飞》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注意:《木兰辞》不属汉乐府民歌)课堂上可以简单地对学生提问,让学生通过填空问答的形式把内容掌握,现代文《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以及对朱自清的称赞“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等这些文学常识的积累,通过对这些背景常识的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学会把握课文所传达出的内容,通过对作者生平背景的了解,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达到未读其文,先解其意,最终实现融会贯通。

二、提高文学鉴赏,了解作者思想感情

作品是作者与现实世界交相融汇的产物,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书写离愁别绪的千古名篇,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而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词人李清照,年少时家境优越,所以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这与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有关,因此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所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其实就是在鉴赏文学作品本身,通过对文学作品背后作者情感世界的了解,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所创作的作品代表了作者情感世界的流露,我们应该通过文章结合时代背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提高文学鉴赏,多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作者优秀思维智慧的结晶,要解读它,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揣摩体会,鉴赏文学作品应该结合其主题、背景、思想感情,还有不同的文学体裁所代表的主旨等多种角度去鉴赏,在鉴赏文章时,要相应的围绕主题的中心思想对文章运用的表达手法进行分析。根据体裁特征,同时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词,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所以结合文章体裁、关键字句的理解鉴赏,往往成为解读一篇作品的精华所在,总之,在鉴赏文学作品时,应该结合文章的要点与中心思想,通过对关键的语句、中心主旨鉴赏文学作品。

鉴赏文学作品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老师除去自身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外,让学生鉴赏文学作品应不仅局限于课内,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多积累掌握文章背景知识,了解作者创作背后的情感,从作者创作风格手法等角度理解文学作品,从题材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在此基础上真正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力。

参考文献:

[1]阎秀萍.谈谈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03):58-60.

[2]武峻峰.论高中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D].2007:17-27.

[3]桑志军.语文教育与语言学的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