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21世纪资本论》是《资本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21世纪资本论》是《资本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21世纪资本论》中,皮凯蒂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与库兹涅茨“倒U型”假设相悖。即使在当今社会,仍然是资本收入占了国民收入的大部分。事实上,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根源不在于数量多寡,而是“参与”分配的先后次序,“参与”分配的先后次序决定了分配收入的数量大小。

关键词:资本/收入比;私有制;数量;次序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69-03

一、资本/收入比的运动趋势以及劳动价值论下的理解

“资本/收入比”在《21世纪资本论》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皮凯蒂认为“估算资本存量价值可能比估算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流量更为准确”,通过资本主义第一定律:?琢=r×?茁这个会计恒等式,可以通过中间变量资本/收入比来测量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间的比例而不用直接衡量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之间的比例不平等。

首先,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结构和数量上的演变情况(以资本/收入比的形式表现)。大量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一个事实:从“二战”――资本遭受了巨大的物理性毁坏以来,资本/收入比保持上升态势并且有可能回到“承袭资本主义”资本/收入比的状态。

仅管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资本的不同形态,不过在资本/收入比范畴中,皮凯蒂将资本与财富混为一谈,资本/收入比也就存在着计算口径不一致的问题。比如,作者将“土地、建筑、企业、股票、债券、专利权、牲畜、黄金和自然资源等”都划入资本的行列,他将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产物与没有凝结人类劳动的自然资源看作是相同的,都归为资本;将国民收入归为劳动产物这一类。皮凯蒂定义的资本范畴存在着劳动产物与非劳动产物的区别,国民收入属于劳动产物这一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经用“1夸特小麦=a英担铁”的例子中说到:“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英担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就表明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行数量的比较。有些学者认为效用,即物对人的满足感也是共有的,米饭可以充饥,水可以解渴等等――这些都是对人的效用,并且效用是一样的;如果照此理解,资本/收入比就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这些学者忽视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产品的效用替代不是没有限制的,比如:米饭无法解渴,水也无法从根本上充饥。满足不同生活需要的产品并非像无差异曲线那样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实现相互替代。这个“共同的东西”只能是劳动产品中凝结的人类劳动。

以产业资本(资本品都是劳动产品)的视角看待《21世纪资本论》的“资本”范畴比以广泛的财富的视角更贴近整书的逻辑。之所以以产业资本的视角理解资本/收入比“资本”,那是因为皮凯蒂在书中强调“一切取决于能够把资本和劳动结合起来,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又引入“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证明资本收入比重的运动变化。与笔者持类似观点的论述有“皮凯蒂在解释资本/GDP比值上升但资本收入比重不会下降时指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资本与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这就意味着,资本必定是以生产性资本的形式存在……资本收益率也是生产性资本的收益率”[1]。我们可以说,用产业资本的视角理解资本/收入比是正确的。至于皮凯蒂将“资本”等价于“财富”,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现有技术水平下无法作为生产资本发挥作用的财富在未来可能会成为生产资本。

由此,资本/收入比就可以理解为不变资本的价值量与活劳动创造的价值量之比,它表示在一定技术水平下,一个既定的劳动时间内劳动者能够推动的(即资本与劳动力能够实现结合)不变资本的价值,即?茁=c/(m+v),那么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净投入的资本品的价值量与它所吸收的活劳动量就等于由技术决定的资本/收入比,用公式表示就是:?茁=?驻c/?驻(m+v)=c/(m+v),从较长时期来看?茁=s/g,即资本主义第二定律。当资本量到达临界点之后,由于技术并不能将资本与劳动结合起来,多余的资本品就不能够吸收活劳动,如果继续增加资本,资本/收入比也不会表现为c/(m+v)的增大。当存在技术进步时,推动既定价值量的不变资本只需用更少的劳动量或者相同的劳动消耗能够与更大量的不变资本结合,资本/收入比c/(m+v)才会变大。尽管我们认为资本/收入比计算口径有误,但是资本/收入比上升这一基本论断是正确的。

二、资本收入比重?琢变化趋势的阐述及分析、判断

皮凯蒂认为随着资本品的净投入,一方面资本存量增加会导致资本/收入比增加,同时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又是递减的,对?琢=r×?茁而言“其中有两个是自变量,而有一个是因变量”。那么资本收入比重?琢的变动方向就是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相互较量的结果:数量效应或积累效应――资本/收入比?茁上升作为统计已知。皮凯蒂“假设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资本收益率应该完全等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通过“边际生产率”递减论证资本收益率递减(皮凯蒂将资本收益率递减看作是价格效应)。随后引入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并判断如果替代弹性“大于1,资本收入比重?琢递增”,即资本收益率降低幅度小于资本/收入比上升的幅度;或者说是价格效应不足积累效应。反之,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琢减少。

综合原文“如果替代弹性在0和1之间,那么资本/收入比?茁递增的幅度小于资本边际生产率递减的幅度,从而使资本/收入比重?琢递减。如果弹性大于1,资本/收入比?茁递增的幅度将大于资本边际生产率下降的幅度,于是资本收入比重?琢递增”,“根据历史经验,最可能的结果是数量效应会超过价格效应,也就是积累效应会超过资本收益率的下降”和“对任何一种资本形式来说,一旦超过某个临界点,价格效应会超过数量效应”,我们可以推知: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与一种资本形式超过临界点等价;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与一种资本形式不超过临界点等价;现有技术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与一种资本形式不超过临界点等价;那么,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大于1就等价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命题:替代弹性大1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等价于只要资本存量不超过技术要求的临界点(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数量效应就会超过价格效应。随后,皮凯蒂计算出21世纪的资本劳动弹性大于1,从而资本收入比重?琢会变大。在这里皮凯蒂从技术角度考虑资本能否与劳动力结合:只要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数量效应就会超过价格效应;反之,价格效应就会超过数量效应。(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是根本不存在的。)

但是皮凯蒂并没有具体说明当替代弹性大于1(即资本存量不超过临界点)时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的机理,他只是将这个结论直接运用。对此,不少学者对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的观点持不赞成态度。比如:克鲁格曼从理论层面对替代弹性大于1(技术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抱有怀疑态度,“皮凯蒂肯定地指出,r变小的速度慢于g变小的速度。或许,他的这一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如果假设用机器来取代人力足够容易的话,或者,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时,那么,增长肯定会放慢”[2],克鲁格曼认为即使替代弹性大于1,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仍然是值得商榷的。另有经济学者则试图通过数据来驳斥皮凯蒂替代弹性大于1这个观点从而证明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而不是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皮凯蒂引用了其他学者估算的替代弹性为1.3来支持其论点,但这是从总值意义上的生产函数推算得来的,如从净值来看,替代弹性应为0.6,不能支持皮凯蒂的?琢将随?茁增加而增加的核心观点”[3]。从净值看,替代弹性为0.6,按照皮凯蒂的说法,技术无法实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那么价格效应就会超过数量效应。尽管前者从理论层面对皮凯蒂的解释进行否定,后者顺沿着皮凯蒂的“第一定律”分析范式进行分析,但是他们共同之处都认为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是可能的,都是不假思索地将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作为真命题。虽然皮凯蒂列举出“第一定律”存在着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的可能性(当技术无法实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时),但是“第一定律”实际上只能够解释数量效应超过价格效应这一种状态,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产品分配次序所以在“第一定律”中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替代弹性只是一个从技术层面判断资本与劳动能否有效结合的前提条件:当替代弹性大于1时,c/(m+v)才等于?茁才能带入“第一定律”?琢=r×?茁,当替代弹性小于1时,如果c变小为c*或者(m+v)变大为(m+v)*――总之要使得?茁变小直到能够保证技术能够实现资本与劳动的结合,那么c*/(m+v)或c/(m+v)*才等于?茁带入“第一定律”?琢=r×?茁。皮凯蒂错误地解释了替代弹性与资本收入比重?琢的关系,积累效应超过价格效应的程度减小与资本收入比重?琢降低其实是同步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不存在价格效应超过积累效应。

皮凯蒂认为资本收入比重是数量效应与价格效应相互较量的结果,因而将“第一定律”写为?琢=r×?茁。这种表达方式使人误解为先存在资本收益率然后才有资本收入比重,资本收益率决定着资本收入比重。事实上资本收益率r是资本收入比重?琢和资本/收入比?茁共同推动的结果。在皮凯蒂看来“资本收益率r好像平缓了资本数量?茁的演变过程”;皮凯蒂将因果倒置了,与其说“平缓”倒不如说资本家为了阻碍资本收益率的下降使得?琢要跟随着?茁的变动而变化,那么“第一定律”应该表现为r=?琢/?茁或r=?琢×g/s。当资本/收入比上升时,如果?琢增大,r下降的幅度小于?茁上升的幅度;如果?琢减小,r下降的幅度仍然小于?茁上升的幅度,不过此时下降的幅度变大了,而不是像“第一定律”那样颠倒了资本收益率r和资本收入比重?琢的因果关系的论述,也不是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导致。总之,?琢是自变量不是因变量。

三、资本收入比重?琢背后的所有制因素――“中心矛盾”r>g的根源

在《21世纪资本论》中,皮凯蒂首先分析了资本收入比重?琢的变化趋势,然后再转入分析?琢存在的原因,他认为分化的核心是r>g,“在某种意义上,它囊括了我所有结论的整体逻辑。”因为缺少理论支撑,皮凯蒂对r>g的结论存在着摇摆不定的态度:他既承认“完全可以设想一个社会,那里经济增长率大于资本收益率”同时又认为“资本收益跌至经济增长率之下,资本的长期份额低于储蓄率。从社会角度看这是荒谬的”。从而导致他一方面要我们“说服自己相信r>g确实是历史事实”,同时也承认r>g“并非作为逻辑上的必然”,“我的所有结论本质上都略显牵强”。有学者进而指出,r>g不能作为分化的根本力量的依据,它只算是统计事实。导致皮凯蒂“中心矛盾”缺乏理论支撑的原因是新古典仅仅从科技技术层面而不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层面考虑资本与劳动的结合,“从新古典理论来看,储蓄率取决于原子化个人为了最大化效用所做出的选择,经济增长率取决于技术进步和储蓄率,而资本收益率取决于生产函数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在皮凯蒂看来,资本与劳动之间通过结合发生作用,实际上是资本能够吸收多少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劳动者不是一无所有就是缺少足够的生产资料维持自身的生活,只有在劳动者获得资本所有者允许的条件下才能够与资本结合。当劳动者以雇佣劳动力的形式出现在资本家面前的时候,产品的分配先后次序就已经决定了。马克思分析道“资本并没有发明剩余劳动。凡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垄断权的地方,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4]因为生产资料归于私人所有,财产的处置权力也就归属于所有者,劳动者能否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也取决于所有者。这就为所有者占有他人劳动成果提供了可能,尤其当某种生产资料被少数人垄断所有时尤为如此。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中社会产品的分配是按照社会等级的高低按次序分配的。那么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净产品的分配首先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划分即资本收入?琢与劳动收入1-?琢,即使在资本家阶级内部也存在着高低之分,在资本收入中然后再细分为对不变资本的净投资和资本家本人的生活基金,这就必须保证?琢>s。通过“第一定律”我们就可以通过对资本收益率r和经济增长率g的测量,可以大致估算出食利者收入占据国民收入的比重,但是“中心矛盾”r>g的内在动力是?琢>s,r>g只是?琢>s的外部表现,并非如皮凯蒂本末颠倒阐述的那样“只要r>g,资本的长期收入份额就会大于储蓄率:?琢>s”。有些学者质疑r>g的逻辑,也只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产品数量是由参与收入分配的次序决定的,加之皮凯蒂又没有从所有制层面分析导致不少学者对r>g存在着误解。至此我们就可以理解?琢/s>1,g减小的幅度一定是大于r减小的幅度的逻辑――价格效应超过数量效应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根本就无法存在。

四、新古典理论下缩减贫富差距的政策建议及分析

假如不考虑私有制,技术进步使得更大的资本量与劳动结合从而导致资本/收入比增加,贫富差距就会增加,这在“第一定律”中已经反映出来了。皮凯蒂将技术进步看作是整个社会的外在因素,那么就说明收入差距与社会制度并没有联系。通过减少一部分资本用于再生产就能达到降低资本收入比重的目的,这便是皮凯蒂政策建议的理论基石。在此理论的指导下,缩小贫富差距的一切措施、规则都是围绕在降低资本/收入比这个中心点展开。皮凯蒂对此开出的药方是“……对全球财富的年度累进税。最大的财富将被征收更重的税,并且所有形式的资产都将被包括在内:不动产、金融资产和商业资产……”“其目标是终止无限增加的财富不平等”[6]。皮凯蒂思考的是如何“缓解”资本主义社会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变这一历史进程。但这种“站在资本主义体制内的立场批评体制”[6]具有乌托邦式的风格。

历史已经证明,私有制经济一定会导致贫富差距。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还不能实现正真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社会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显现出来,甚至在有些部门、地区还会有激化的可能。如何调动社会积极性,将公有企业的红利还于社会缓解贫富差距,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得统筹兼顾,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借鉴先进理论经验,又要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参考文献:

〔1〕何帆,罗知.围绕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的争论[J].国际经济评论,2014,(6).

〔2〕保罗・克鲁格曼.为什么说我们正处于新“镀金时代”[J].国外理论动态,2014,(9).

〔3〕崔之元.《21世纪资本论》:经济学的“统一场论”?[J].新知,2014,(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人民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人民出版社,200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C].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