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期待视域中的《夜色温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期待视域中的《夜色温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夜色温柔》经历了复杂而又曲折的接受过程。这部作品在问世之初读者反应冷淡,而后在二战后奇迹般地重新流行起来。这与不同时代读者的期待视域息息相关,即他们的价值观、生活经历以及他们的阅读经验和审美情趣在战后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下发生了重大改变,使其重新喜爱上了这部作品。

[关键词] 《夜色温柔》;接受美学;期待视域

《夜色温柔》(以下简称《夜》)是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菲茨杰拉德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作家在历经了个人穷困潦倒、妻子精神崩溃后,历时9年终于创作出这部他最具野心同时也最具实验性的小说。菲茨杰拉德对这部小说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既希望得到批评家的好评也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可。然而菲氏生前并没有看到《夜》得到热捧,直至他去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夜》才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夜》的垂直接受作一探析,并力图揭示作品成为经典的过程与读者期待视域之间的融合是密切相关的。

一、《夜》的出版

《夜》最初是以杂志连载的方式与读者见面的,斯克里布纳出版公司将其在公司的杂志上连载,从1934年1月到4月,分四期连载。1934年4月12日,《夜》正式出版,并在四、五月的《出版家周刊》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在第十名。[1]可惜,销量达到15 000后就没有再增加了。在大萧条年代,这个销量已经不错,但相对于菲茨杰拉德的期待,这就算是失败了。

根据菲茨杰拉德研究权威布鲁柯利教授的分析,《夜》的连载对其传播、接受影响很大。因为小说的结构本身就比较复杂,分为三部,结果又分成四部分来连载,必定让结构显得七零八落,让批评家和读者更加迷惑,其审美体验也大打折扣。看来原本为了吸引读者、增加销量的连载做法起了反作用。

二、批评界的争论

《夜》出版后引发了批评界很大的分歧与争论。布鲁柯利教授梳理了当时的24篇评论文章,有10篇赞扬该作品,6篇倾向于赞扬,8篇持批评态度。[2]布莱尔教授编著的《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批评接受》一书收录了从1934年4月到1935年7月的38篇评论文章,其中14篇文章赞扬该作品,13篇既褒扬又批评其不足,11篇持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这和布鲁柯利教授统计分析的情况是大致相同的,即约有三分之一的文章批评否定《夜》。

批评家对《夜》的不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主人公迪克•戴弗沉沦堕落的原因太多,分不出主次。亨利•塞德尔•坎比(《星期六文学评论》,1934年4月14日)评论道,“小说以研究微妙的人物关系(三角)开始,却以戴弗医生的迅速沉沦结束。他的沉沦不是没有原因,而是有太多原因,没有一个是主要原因。”[3]这种观点得到著名批评家克利夫┒•法迪曼和威廉•特罗伊的赞同。但是另外的批评家反对这种说法。约翰•张伯伦就在4月16日发表文章回应这个观点,“菲茨杰拉德先生一步一步准确地向前推进情节,提供恰好足够的证明使情节不至于费解,但也不破坏书中的暗示,这种暗示增加了潜伏在表面之下的恐惧。”[3]

第二个原因是不少批评家认为小说“结构松散”。他们认为菲茨杰拉德在小说开篇以很长的篇幅从罗斯玛丽的视角来叙述的叙事方法让人困惑。麦克米伦(《圣保罗每日新闻》,1934年4 月22日)评价道,《夜》前半部分的介绍写得不好,那些事情和主要的主题没有确实的紧密的联系,那些事情本身也无多大趣味。爱德华•威克斯和克利夫┒•法迪曼建议读者读完小说的后面两部再给小说下定论,因为直到罗斯玛丽的这部分结束了,小说才真正变得动人。但是有的批评家的观点刚好相反。范妮•布彻、亨利•塞德尔•坎比和哈罗德•R•沃利都赞扬小说的第一部分,但是认为后面的情节发展缺乏逻辑,失于散沙。

批评家关于《夜》的论战一直持续,直到斯特恩的著作《夜色温柔:破碎的世界》(1994)和J•杰拉尔德•肯尼迪德著作《想象巴黎:流放、写作和美国身份》(1993)出版后,才将其从“有才气的失败作品” 的名声中拯救出来。今天的批评界都已肯定《夜》是菲茨杰拉德最有分量的小说,影响仅次于《了不起的盖茨比》。[4]

三、读者态度冷淡原因分析

分析《夜》在出版时不受读者欢迎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因素外,还有两点也很重要。一是该小说的接受环境已经大异于1920年或者1925年,当时的大背景正是美国经济大萧条导致了各行各业衰退的景象。读者曾经为菲氏作品中年轻人的奢侈和一些无伤大雅的怪癖着迷,但现在他们正生活在大萧条的水深火热中,他们对一部关于流放在欧洲的富裕侨民的小说不会像以前那样热衷。批评家虽说并没有围攻菲茨杰拉德,但很多都表达了失望,厌倦了作品中的人物和主题。他们认为菲茨杰拉德没有创造出有进步意义的作品,甚至没有塑造出一个坚强的男性形象,一个不再听命于金女郎的男性形象。

第二点是菲茨杰拉德自己的形象也影响了作品的接受。20世纪20年代的作家比其他年代的作家更爱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作为小说的背景,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如此,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也如此。而且菲氏作品里的主人公像是从《人间天堂》里成长起来的,从十几岁的大学生到二十几岁的作家到三十出头的商人再到三十好几的医生,所以读者会以为他总是在作品中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一点应该区别对待,《人间天堂》和《夜》的自传色彩要浓一些,《漂亮冤家》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虚构成分多一些;他的最后一部未竟之作《最后一位君子》,则完全是以别人的故事为背景的。菲茨杰拉德凭《人间天堂》一举成名后,就被认为是个天才小说家,是很有前途的青年作家。他和姗尔达纵情声色、挥金如土的形象也被媒体关注报道。人们确定他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一样是个反叛青年、花花公子。他在社交场合常常喝醉,做出一些可笑可恨的事情来,这让他的朋友很是不快。他在面对记者的时候也不维护自己的形象,甚至自嘲是个“臭名昭著的酒袋子”。[5]他还常常为杂志写短篇小说,而这些短篇小说往往被认为是为经济利益而炮制出来的。所有这些都十分损害他的个人形象,也会影响到他的作品的接受,特别是《夜》,因为那是他“拔高了的自传”。

四、经典确立之路

《夜》虽然在问世之初受到了冷遇,但是它终于在后来被确立为美国文学经典之作。《夜》经受住了岁月的历练:海明威认为它越读越让人觉得趣味无穷;马尔科姆•考利在1951年时也改变态度,认为《夜》“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在严肃的美国小说中极少见到的好小说”[6]。五六十年代,批评家奥托•弗雷德里克认为,《夜》继承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对美国梦的批判;埃德温•福塞尔称《夜》的社会结构在影响和意义上是一部史诗 。到了八九十年代,玛丽•伯顿女士认为小说的结构优美平衡,密尔顿•斯特恩评论《夜》貌似破碎的结构实则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混乱无序。《哥伦比亚美洲小说史》评价《夜》辞藻华丽,富有诗意,被认为是菲茨杰拉德的第二大杰作。[7]《新编美国文学史》则称:“今天的批评界都已肯定《夜》是菲茨杰拉德最有分量的小说,影响仅次于《了不起的盖茨比》。”[4]

作品在批评界的肯定和读者的阅读热情是有关联的。四五十年代“菲茨杰拉德复兴”兴起以来,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被多次出版,读者对菲茨杰拉德作品的阅读热情也越来越高涨。《夜》的内涵和风格逐渐得到了读者的认可和喜欢。用接受美学来解释《夜》得以重新流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背景,读者的期待视域发生了变化。读者的期待视域即他们的价值观、生活经历以及他们的阅读经验和审美情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下发生了重大改变。二战后的文化氛围和一战后的很相似,两次世界大战都使欧洲人和美国人产生不确定和死亡将近的感觉,大众情绪悲观。[7]二战后的读者经历过大战硝烟炮火的洗礼和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凄苦生活,开始对美国的社会形态、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以往的生活方式进行深沉的反思。[6]读者惊讶地发现《夜》正预言了西方社会的沉没,作品中弥漫的理想幻灭的情绪也深深地触动了他们的心弦。这样在批评界评价的引领下,读者逐渐认识到作品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他们的期待视域和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逐渐融合。经过了几代读者和批评家的接受和阐释,《夜》经典的地位也终于得到确立。

五、结 语

如前所述,《夜》在批评家和读者中间的接受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是因为优秀的作品总是含义丰富的。作品全部的意义和奥妙会因为不同读者的参与而呈现出各自的风景。《夜》在20世纪30年代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普通读者在经济凋敝、生活困苦的情况下对被放逐在欧洲的美国有钱人的生活不感兴趣;批评家在左翼文学批评的潮流下热衷无产阶级文学。只有当批评家和读者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后,才能欣赏这部作品。

[参考文献]

[1] Matthew J Bruccoli.Some Sort of Epic Grandeur:The Life of F.Scott Fitzgerald[M].New York:Ha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1:367.

[2] Henry Claridge.F.Scott Fitzgerald:Critical Assessments(Volume 3)[A].Near Robertsbridge,East Sussex[C].U K:Helm Information Ltd,1991:34.

[3] Jackson R Bryer.F.Scott Fitzgerald:The Critical Reception[M].New York:Burt Franklin,1978.

[4] 杨金才,主撰,刘海平,王守仁,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三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96.

[5] Matthew J Bruccoli,Judith S.Baughman.Conversations with F.Scott Fitzgerald[M].Starkville,MS: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2004:78.

[6] 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 [美]埃默里•埃利奥特.哥伦比亚美洲小说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8] 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232.

[作者简介] 夏霖(1976― ),女,重庆人,硕士,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吴卞(1979― ),女,重庆人,硕士,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