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特征的描述,学者们更多地是借鉴了竞争力理论及其扩展,本文依据各类竞争力理论的文献综述,自行设计一套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框架,为我国民办高校管理作参考。

【关键词】企业核心能力;竞争力;民办高校;分析框架

引言

在企业竞争力理论当中,企业核心能力又是极为关键的因素,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使用资源、形成技能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着企业特有的知识,当这些知识被有效整合后,所形成的能令企业产生竞争优势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框架的设计

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划分为五个层次,见图1。

说明:

(1)资源层与知识层相互整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因素来影响技能层;

(2)技能层影响、推动、演变成为一种能力层;

(3)制度层影响技能层;

(4)制度层与能力层相互整合;

(5)制度层、能力层共同构建核心能力层;核心能力层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制度层与能力层。

(一)资源层

虽然企业的任务可以修改冠冕堂皇,但其基本目的只有获得利润这一点。因此,企业必须从事某些活动,即资源的投入,内部处理,产品(或服务)输出。由于企业的核心能力形成于企业特定的运作过程,因此企业的资源,这一企业运作的起点也应该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逻辑基础。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核心能力底层的这一资源元素,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类:(1)有形资源,如资金、原材料、机械设备、厂房等;(2)人力资源,如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中层干部和普通员工;(3)无形资源,如信息、品牌、专利等。一般而言,企业可以在公开市场获得这些无差异的资源。当这些资源被引入企业中,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加以运作时,它就变成了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土壤。

(二)知识层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这样引伸: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特有的,并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它包含四个维度:技巧和知识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价值体系,在这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核心竞争力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它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容易被其他企业进行模仿。因此,企业要实现可持续自主创新,必须以核心竞争力的持续积累条件。知识创新能力的水平,是不易被其他大学模仿的,这就是不同高校发展水平有差异化的原因之一。

(三)技能层

技能是企业生产活动或其他活动中的知识技术和操作技巧。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总目标被分解到各职能部门、相关科室相关人员,前述的资源是用于实现这一子目标的。然而,对于同一任务分配和使用资源的方法却不唯一,因为,一方面不同的资源可以互相替换,另一方面,人们对特定资源使用效率和效果的不完全认同。例如,获取市场信息,可以收集,也可以到信息公司购买。再如,制作一个工艺品,既可以用机器来完成,也可以按手工方式制作;在手工制作的方式下,既可以分工拼装起来,也可以由一个人完成。只要能够完成预定的目标,有关资源的配置或使用的知识、程序、方法都可以称为技能。技能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在具体目标的引导下,企业内部的个人或团体将通过对资源的配置和使用资源来形成技能;另一面,在现有技能的基础上,人们或是在外部压力下,或是由于内部动力,会通过创新和学习资源。

(四)能力层

能力是企业的整合能力形成的特有知识,是在市场竞争中直接可比的单元。在一般情况下,能力至少包括五类:(1)制造能力。它是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生产周期把企业的产品设计转化为市场所需的能力。(2)技术能力。它蕴藏于核心技术之中、技术人员的技能和专长之中、研究开发和新产品开发活动之中。(3)市场能力。它是企业在产品销售中建立品牌和企业声誉的能力。(4)组织和界面管理的能力。它侧重于“人”或“组织”,通过提高组织效率来提升组织的能力。(5)战略管理能力。它是企业通过战略管理,获得长期利益的能力。应该指出,这五种类型的权力也可以进一步划分,并且可以通过具体的指标来反映。专利数量反映了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反映市场拓展能力。能力和技能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和元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诸多技能被特定的组织方法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能够直接在市场上进行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在竞争的压力下,能力又对技能尤其是相对薄弱和落后的技能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五)制度层

民办高校制度的产生要参照企业管理制度,在“传承――创新――确立”的过程中,企业的竞争力已经历了一个“突破常规――寻找优势――优化选择”的一个动态变迁路径。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循环的三阶段,即首先是前期制度安排的有效性要经历过市场检验,被企业认可并有效传承;其次,市场反馈机制表明旧制度无法保持竞争优势,理性的制度主体会对传统制度进行创新性的调整、发展或者重构;企业制度创新的主要原因,是建立新的竞争优势,这是企业的主要制度。最后,经过一定时期的运营,新制度将被企业认可并开始进入继承。进入到下一轮的变迁过程之中,以此方式保持着循环式前进。同理,企业竞争力也处于动态演化过程之中,最后当新的竞争模式被证明是有效且可靠时,它就会被企业确定下来,并作为新的惯例重复下去,进入下一轮的竞争力演化历程。制度的变迁与企业竞争力的演化,两者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过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六)核心能力层

核心能力是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而言,核心能力是积累的独特结果的一个升华,因为无论是改进资源利用方式或改进技能整合方式,还是提升技能或提升能力,都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此外,由于企业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不同,必然导致了企业积累结果的独特性。最后,独特的积累成果,必然经过市场和时间的洗礼,才有可能升华为企业的核心能力。用数学方式来理解,核心能力也就是能力的真子集。作为核心竞争力,必须满足两个递进的条件:(1)提供竞争优势。作为竞争可比化单元的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处于优势地位,能够为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提供支持,这里不妨将符合该条件的能力称为可竞争能力。(2)可持续发展。根据生命周期理论,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可竞争能力会从成熟逐渐走向衰退,此时企业应该能够通过创新和学习,使原有的可竞争能力持续焕发活力。反之,当原有的核心能力不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它就会退化为普通的能力。

二、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框架设计的意义

设计以上企业核心能力分析框架研究,有助于:1、提醒民办高校管理者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学校的情况,准确地为自身在竞争中,找出并确定影响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及时改革、调整,以便实施持续改进的策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不断巩固和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2、有利于教育研究者及时发现民办高校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并能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科研依据。3、希望社会对各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有所了解,为学生择校、用人部门选拔人才以及社会投资等方面提供相关参考。

三、结语

尽管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有时是企业运营过程的自发性结果,但绝大部分时候,核心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企业决策层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发展趋势,决定自己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并有意识地向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进行相对快速的集聚、积累。由于技术创新、全球化、战略互动、竞争升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呈现出高度的动态性、易变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却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企业充分利用环境的优势、在构建与不断提升自身核心能力中实现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智宁.论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框架、构建与提升[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唐剑.制度变迁视阈下的企业竞争力演化:一个动态分析框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5)

[3]李莉红.学校竞争力的理论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07:64

作者简介:

骆柳毅(1975.10-),男,广西柳州人,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教师,经济师,教育硕士,经济学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