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阉人歌手的沉浮与意大利正歌剧的兴衰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阉人歌手的沉浮与意大利正歌剧的兴衰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声乐艺术领域中的美声唱法、歌剧已成为现今所有演出的主要形式。然而在400百多年前,把美声唱法乃至歌剧推向顶峰的,却是成就于手术刀下的阉人歌手,辛酸而荣耀的他们主宰了其长达200多年的时间,意大利正歌剧的兴衰随着这些歌手沉浮而发展,他们给人类音乐史上留下了辉煌而神秘的一页。

关键词:阉人歌手;美声唱法;正歌剧;情感至上

中世纪的罗马教会是一个当时控制着各国人民的政治和精神生活的宗教组织,礼拜或仪式歌唱则是罗马教堂主要的活动内容,16世纪末罗马教皇改变了男女皆可放声歌唱的局面,要求“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所以在中世纪教堂中的圣咏队都是由男声和童声组成,这一惯例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后的许多年。然而当时的音乐是以单声圣咏和各种多声部为主的,一些多声部的、音域较宽的作品一般男童无法胜任,教会就对一些他们进行生理上的,并严格训练声音技巧,使之更完美地演唱当时的音乐作品,最终造就出了特殊的时代文化产物――阉人歌手。

一、阉人歌手的出现成就了美声唱法,推动意大利正歌剧的快速发展

17至18世纪初在以A•斯卡拉蒂这位多产的作曲家为主的努力下歌剧不断定型化、程式化。他们采用ABA的曲式结构,强调咏叹调的作用,在A段的反复部分可由演唱者即兴增添炫耀声乐技巧的插段,加以华彩性的表现。正歌剧的全部演出主要靠演员的独唱技巧、华丽的舞台装饰来娱乐观众耳目,这对演员的歌唱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时阉人歌手就凭借自身独特的生理条件、天籁般的声音和高超的声乐技巧,一跃占据了整个歌剧舞台,包揽了剧中的男女主角。

当时人们对歌剧倾心追逐,他们以精美绝伦的技巧和表演征服了整个世界,享有了极高的荣誉和丰厚的待遇,他们运用美声唱法将正歌剧推向了巅峰,迎来了“美声唱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一些知名作曲家蒙特维尔蒂、莫扎特、亨德尔和一些知名的脚本作家都为这些歌手量身定做音乐,给他们提供展示过人声音技巧的机会,训练有素的阉人歌手把那时歌剧咏叹调中频频出现的音阶式快速乐句、断音、颤音、琶音和即兴华彩乐句以及段落等唱得驾轻就熟、效果非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阉人歌手,就没有发展至今天的美声唱法,就没有注重声乐演唱的意大利正歌剧的辉煌!

二、形式的禁锢迫使意大利正歌剧走向衰亡

18世纪中期,哗众取宠的阉人歌手走向了单纯炫耀声乐技巧的极端,他们过分地炫技和展示自我,将作曲家和作品置于次要地位,更打破了表演者对作曲家之作品的二度创作的原则,肆意地在作品中加花儿,使得作品面目全非,导致作曲家十分尴尬。甚至有的阉人歌手由于虚荣心在作祟,竟然把神圣的舞台当作了争风吃醋的场所,连基本的职业道德也失去了。这种极端变异的做法导致了他们必然逐渐衰亡的局面。

“形式至上”的正歌剧,创作手法成了公式化的俗套,发展也逐渐僵化。歌剧音乐只为了反映歌词中抒情的要素,而不描写剧情发展、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严重忽视了反映人物情绪发展,造成了意大利正歌剧被讥称为“号码歌剧”。

此时期,以“情感至上”的启蒙思想运动正蓬勃地发展。启蒙思想的艺术审美观恰恰与正歌剧那种重形式、忽视情感表达的审美观相反,它提倡一种朴素的、自然的、面向现实与民众的艺术风格。这时的喜歌剧因其强调情感的真实表露、故事内容贴近生活以及采用幽默风趣的曲调,受到广大平民百姓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喜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正歌剧的地位。

三、人类道德的觉醒和审美观的提高促使阉人歌手的最终消亡

法国大革命后,这种不人道的做法激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迫于压力,教皇利奥十三和意大利国王弗朗契斯继位后不久都禁止了这种做法,从而结束了近200多年这种不人道的行为。

随着启蒙运动的高涨,欧洲封建制度逐渐衰落,此时的社会呼吁“男女平等”,妇女们冲破了封建枷锁开始走向歌剧舞台,以高超的技艺和清新自然的音色给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歌剧艺术中,音乐必须为表现情感服务,19世纪初法国资产阶级使得人们的审美情操和艺术趣味发生了变化,由原来对单纯炫技的演唱方式的喜好转而追求更富有生气的歌剧形式,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带来了短小、精悍、轻松活泼的喜剧形式,促使了程式化的正歌剧快速衰落,也使得在其中过分炫技,演唱如鱼得水的阉人歌手逐渐销声匿迹。随着19世纪浪漫主义的发展,“情感至上”的审美观取代“形式至上”的审美观而最终成为音乐艺术创作的原则。这种取代也最终彻底地摧毁了阉人歌手赖以生存的正歌剧,阉人歌唱作为正歌剧“形式至上”表现因素之一,也随同正歌剧的衰落而随之消亡。

后来,随着声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男女高音代替了阉人歌手进入了新歌剧,歌唱艺术从此迎来了“美声歌唱的新时期”。

四、用辩证的眼光正视“阉人歌手”为当今声乐教育带来的启迪

阉人歌手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我们应用辩证的方法给予客观、公允的评价。意大利的正歌剧为阉人歌手提供了一块展示自我的土壤,使他们这种人为处理的技艺在历史的歌坛上唱响了200余年,留给世界歌剧史上独有的辉煌,但阉人歌手作为那个时代供贵族享乐的工具,也有他们的辛酸和悲哀。他们用被破坏和扭曲了的生命为美声唱法、歌唱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不可泯灭的历史贡献。

阉人歌手的参与为歌剧的繁荣带来了新的推动因素,他们声音的特异促使人们不断追求和探索更为科学、更人道的发声技巧。无论沉浮与兴衰,阉人歌手和意大利正歌剧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他们的兴盛与衰亡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对此进行探索和研究,除了认知历史、以史为鉴外,更重要的是“古为今用”,来遵循和探索世界声乐发展动向,指导当今的声乐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李维渤.西方声乐发展概论〔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9.12

[2]杨晓芹 李兴梧.手术刀下的辉煌――阉人歌手〔J〕。成

都.音乐探索。2005。4

[3]陶存杨.阉人与音乐 〔J〕。滁州.滁州学院学报.2006.2

[4]王群英欧洲歌剧阉人歌手衰落原因探析《艺术探索》2009

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