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的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厌学问题在中学生中广泛存在,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说明为中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阐述了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和矫治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厌学,顾名思义就是讨厌学习,对学习产生一种厌倦感或无所谓的心理倾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
一、厌学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读书无用论”再度蔓延。从2014年9月起,笔者就从事学生厌学问题的调查研究。有些学生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在生活上贪图享受、在学习上不求上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也有是因为基础太差,或由于家庭条件差,在学校里受同学或老师的歧视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厌学的原因
根据中学生所处的阶段和发育特点,厌学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自身因素
中学生自身是产生厌学现象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学习动力不足,其次是本身的基础差,再次是性格原因,最后是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在作祟。中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尤其是对老师、学校禁止做的事情感兴趣,这样师生之间的矛盾升级,导致学生讨厌学习。
(二)家庭因素
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父母的离异沉重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据调查显示,今年中国离婚率达到历史新高。
(三)学校因素
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中学时期的学校教育尤为重要。
1.我国虽然多次进行课程改革,但仍有许多不足。例如,课程深度、难度,怪题等,如此这般学生怎能不厌学?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素质有直接联系。如,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学科知识、理论素养、道德素质、审美能力等。
3.近几年来,校园暴力屡见不鲜。例如,学生群殴、学生打老师等。曾有一条新闻:两名高中女学生在厕所里强迫另外一名女生脱衣服,并用手机拍摄下来。
(四)社会因素
1.网吧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学校的吸引力。在学校里,由于校o校规的约束,学生总感觉束手束脚,相反,在网络里学生可以肆无忌惮地进行各种活动。
2.低俗的电影、电视等媒体文化。如,中学生嘴里哼的网络爱情歌曲、小洋人妙恋的广告语“初恋般的感觉”、明星的一些“艳照”事件等都间接地影响学生。
3.“读书无用论”的蔓延。例如,北大学子毕业没有工作,待业在家穿糖葫芦;连续失业患抑郁,清华毕业生当搬运工等事件引起舆论哗然。中学生受这种风气的影响非常不好。
三、矫治的对策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据统计,青少年违法犯罪人员占全国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总数的47%,而且犯罪类型增多。针对学生的厌学心理和行为,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改变对学习的情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自信心, 实事求是,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实现过程中还要坚持不懈。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多与子女沟通,给孩子制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既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又要和子女进行心理沟通,还要多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
(三)树立积极向上的校风
1.健全教育评价体系。改变过去一切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体系。
2.加强学校纪律管理。要加大法制宣传和学习的力度,教师要学习和遵守《教师法》,学生要遵守《中学生守则》等。时下学生打老师的事屡见不鲜,可以看出青少年的权利是得到了保护,可是教师的合法权利呢?长此以往,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敢指出来,这助长了学生“嚣张的气焰”,同时也毁了学生。对于被欺负的学生,自己保护不了自己,老师也帮不了自己,又怎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①教师要有智慧。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走出厌学的情绪。现实中很多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办法,而是我们教师根本没有树立要解决问题的意识,所以对一个教师来说,拥有智慧比知识更重要。②教师要有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讲究语言艺术,并将自己的真实情感注入课堂活动中,使课堂变得“有血有肉”,从而显示教师的人格魅力。③教师要有爱心。教师应真正关心热爱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有些教师教了一年书,只认识班里成绩前几名的同学和最顽皮的同学,班级同学对此很失望。雨果曾说过:“人生至高无上的幸福,莫过于确信自己被人所爱。”
(四)建设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督管理,倡导文明健康上网,抵制低俗网络文化。
2.党和政府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文明建设,促进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3.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成果。让社会充满“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的氛围。
另外,建设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还要多创作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网络作品。
【参考文献】
[1]刘辉.关于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教育部.思品想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