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走向均衡:义务教育的深层期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均衡,是对趋于失范的公共教育制度的及时调整和再规范。追求教育均衡,是多种力量的共振。它是一个需要适应现实的过程,一个需要理性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需要智慧推进的过程,走向均衡,是义务教育的深层期待。
【关键词】教育均衡;义务教育;适应;智慧;理性思考
目前,实现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强调公平,强调质量,强调让每个学生得到好的教育、得到适合其自身的教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政策导向和价值追求。教育均衡,挑战的是教育结构性的问题,是对趋于失范的公共教育制度的及时调整和再规范。国家、省市教育部门已经逐步明晰了“走向均衡”的方向和目标,规划出台一系列改革方案和举措,这也带来我们对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度思考和无限期待。
一、走向均衡,需要一个适应现实的过程
站在新的改革起点,我们面临新的挑战,教育改革需要顺应时代趋势,更需要适应阶段实际。目前我们的教育发展水平和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义务教育的不平衡现象还明显存在。办学条件不均衡、教师资源不均衡、生源质量不均衡,在地区之间,在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方方面面的差异,加上原有教育模式、择校方式长期存在,惯性思维和不利影响已经形成,这些都会导致改革路径在现实背景中受到阻碍。
此外,目前涉及义务教育的重要改革实质上还不是完全的、主动的改革,而是作为国家、省市教育整体改革自上而下推出的,很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一r不能完全到位,存有偏差,在主观上还存在被震动、被冲击、被改革的感觉,因而也缺乏相应的改革措施,缺乏积极的精神状态。要发挥学校和教师主导改革的核心作用和自觉意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二、走向均衡,需要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
优质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是我国推进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向和策略选择,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种高远境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辩证地处理好这样几个关系。
第一,“均衡”与“发展”的关系。促进教育均衡,首先要发展。离开发展的基础,没有教育事业发展规模、质量、效益的积累,教育均衡就只能处于低水平的原始状态,要实现教育公平,解决公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只能是流于形式。只有加快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教育发展,扩大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受教育机会,才是促进教育均衡的首要任务。
第二,“均衡”与“优质”的关系。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不是把均衡与优质对立起来,更不是追求低水平的均衡,而是达到均衡与优质的和谐统一。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追求优质,才能实现高水平、高层次的均衡发展。强调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填谷造峰”,只有形成区域协调、布局合理、资源均衡、注重质量的整体发展格局,不断放大“优质教育”,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第三,“均衡”与“特色”的关系。特色是质量的外延,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教育个性化,办学特色化,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实现高品质教育均衡的重要特征。强调教育均衡,不是简单呈现整体划一、千校一面,而是追求有内涵、有品位的多元化、特色化发展。学校需要依据自身特点和实际,不断深化内涵发展,不断丰厚内在底蕴,形成办学的独特风格、鲜明个性和自身优势,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形成各得其所、各具特色的良好局面。
三、走向均衡,需要一个智慧推进的过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开始阶段,必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其中 “改革智慧”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第一,坚持适度超前原则,以示范促均衡。均衡的本质是一种积极的期待,目标指向未来,而发展具有延续性,今天理想的教育,往往是昨天的教育理想,所以我们要在对社会历史全面把握、对现实状态清醒认识和对未来发展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理念、超前的思维科学地规划教育发展方向。均衡发展要把推进名校发展作为智慧选择,要倡导每所学校都志存高远,创建品牌,更要推动现有的名校发挥优势,继续保持高品位、高质量,做到各领,示范辐射,无可替代。虽然原属重点校的政策优势将逐步消退,政府将更多地致力于“填平洼地”“补齐短板”,扶持相对薄弱的地区和学校,但是名校建设依然要靠“内生力”,彰显学校品牌、管理、文化的优势,以超前发展的状态继续引领教育,带动整体。
第二,坚持开放融合原则,以共享促均衡。实现均衡发展,教育的资源共享理念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区域管理平台实现共享操作,在同一区域内、集团内实现硬件资源、知识资源与人才资源共享,包括各种仪器设备、教学设施和运动场地,包括典型教案、网络课件、备课资源、优秀题库,包括所有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资源,实现区域内师徒结队、跨校授课、开放课堂及教学成果共享等,完善理念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充分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实现校内外、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既培养本土情怀,又开拓国际视野,从而获得更多的积极关注和有力支持。
第三,坚持整体优化原则,以督导促均衡。解决教育均衡化问题,需要着眼于整体来考虑,需要制定总体规划、建立统一规则、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需要制定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指标体系、评估方法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和督查制度。学校则要按照统一目标整体规划,实行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要在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的指导下,针对本校的实际,研究建立具有积极导向性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建立科学正确的教育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等,强调校本发展,强调学校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强调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从而有效地实现分区推进,分类扶持,从整体上起到调控和促进作用。
当然,教育改革本身是多种力量的共振,我们在呼唤教育均衡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我们的改革还需要时间和空间,需要一个探索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走向均衡,我们已经明晰了方向,对义务教育的理想未来,我们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报告2010[M].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
[2]翟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报告[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庞丽娟.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6 (2).
作者简介:
赵淑明,江苏省小学思品特级教师,盐城市名校长,盐城市六一幼儿园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