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与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实践与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通过深入推进政行企校协同一体的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结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八育人工程”,实施社会服务导向和校企互利双赢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造行业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高职,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确定依托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面向城市发展和公共事业管理、服务一线,培养现代服务业和社会公共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定位;形成了以能力本位、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课堂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结合、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学业成长与职业成长结合的满足现代服务业和社会管理需要的“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组织机构基本建立。在学校合作发展理事会框架下设立了社会服务工作组,下设技术服务工作组和继续教育工作组,负责协调学校社会服务相关工作。社会服务工作组包括学校校长、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院系负责人、研究中心主任、教师代表、企业代表等人员组成。

激励机制逐步健全。学校建立并完善了社会服务项目管理办法、社会服务绩效考核办法、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项目的要求,完善了教师职称晋升管理办法,对全校专兼职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要求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调研与挂职锻炼、技术开发咨询与服务、完成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相关咨询课题项目、参与社会培训、对口支援与交流等指标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将教师开展社会服务的成绩直接纳入个人年终考核。从制度层面建立了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学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充实服务团队,夯实基地建设

教学团队社会服务与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制定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2011-2015年)》《青年教师三年达标计划实施方案》以及专业教师和教学院系参与行业、企业社会服务的各类管理办法,校企合力推进“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程和企业兼职教师资格培训与认证工程,将专业教师和教学院系参与社会服务成绩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学校采取选派参加国内培训、竞推出国研修、鼓励脱产到企业顶岗实践等措施,促进了教师职业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教师主动走出校门、走进企业、深入社区,积极开展社会服务。通过三年建设,全方位提高了教师的市场调研、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技术开发与服务队伍。学校考评员队伍得到加强,取得考评员资格的专兼任教师数达到240人,获得培训资质的专兼职教师达到368人。学校建立了社会工作人才发展研究团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队、高职教育研究团队等10个科研创新团队,在相关领域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打造一批优秀的科研创新人才,提升教师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

依托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师培训联盟、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重庆市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和康复服务中心等平台,开展了面向社会、企业、行业在岗职工及全校师生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现代物流、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通信工程、社区康复、微电子技术等领域,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效果显著,继续教育示范性基地综合功能凸显。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第002站、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评站等鉴定工作平台,面向在校学生和在职人员提供鉴定服务,可鉴定的职业工种达101个,2011-2013年学校培训鉴定认证达12621人次,满足了社会、企业、行业的大众化、个性化的继续教育需求,提高了学校在区域内的社会影响力。

三、对口支援引领,相互交流共赢

学校与重庆市松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业中学、重庆市商务学校、彭水职教中心、重庆护士学校等5所中等职业学校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利用管理优势和重点专业资源优势,定期开展相关专业教研交流活动,召开教学管理工作交流会,接受受援学校教师进修,派遣优秀教师到受援学校支教,促进受援中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学校与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力高专学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30多所院校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多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活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四、强化服务民生,努力助推企行

学校参与重庆市残联康复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重庆培训项目,开展卫生实践进农村、为残障人士做体检等活动,定期为居民提供康复咨询和保健服务,普及健康知识与理念,推广康复知识,宣传党和政府对康复工作的扶持保障政策。依托培训中心、培训基地、技术开发咨询中心等平台积极为政府提供服务。为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南岸区民政局、重庆市大渡口区民政局等设计了“十二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为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发了重庆市社会工作员职业水平考试认证标准,该标准填补了社会工作职业水平的层次缺陷,被评为2012年中国社会工作十大事件之一。开发了重庆市商务楼宇物业服务标准、物业管理员(中级)竞赛技术规程及试题库,为重庆市物业管理行业标准化提供了智力支持。开发了重庆市福利彩票营销员职业资格、重庆婚姻登记员职业资格等民政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以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站(002号站)为平台,举办民政行业特有职业技能考前培训和鉴定工作,2012年被民政部、人社部评估为全国民政系统唯一的国家级示范站。

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重庆市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ZJ-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