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太虚幻境研究综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太虚幻境研究综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太虚幻境作为小说《红楼梦》中很有代表性的一段描写,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以现实的一个极短的瞬间,将作品的主线、人物的命运、人物深层的心理变化与百年家族的兴衰缠绕在一起,借梦境深远而悠长地展现出来,集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近年来,对于太虚幻境这一神话性构建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研究者从太虚幻境一词的渊源、结构、宗教、哲学、美学等几个角度对这一内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说《红楼梦》 太虚幻境 内涵研究

对于小说《红楼梦》中所营造的“太虚幻境”,学界历来存在不同的理解。本文试图对“太虚幻境”的内涵研究作贯通式的把握,希望对“太虚幻境”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目前,关于“太虚幻境”的内涵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太虚幻境本事探源

太虚幻境在清初的文学创作中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在《红楼梦》之前的小说、戏曲创作中,类似的仙境描写就是许多作家共同热衷的,比较典型的如:青心才人在《金云翘传》中描写的名为“断肠会”的仙境;“随缘下士”在《林兰香》中描绘的“蓝田旧府”;洪升在《长生殿》中所写的“蓬莱”仙境及“切利天”。

因此,太虚幻境虽出自曹雪芹笔下,但关于“幻境”的描写在清初的文学作品中却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与明末清初的社会思潮及文坛风气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太虚幻境这一名称的来源,有以下三种见解。

第一种观点认为《红楼梦》中“太虚幻境”的形式和内容脱胎于《列子・周穆王》中周穆王的“神游之境”,《红楼梦》中“太虚幻境”之名称则源自晋人张湛《列子・周穆王》之注。

第二种观点认为太虚幻境的名称来自于老子的道大而虚静。“太虚”是指老子、庄子所说的“道”。《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太虚幻境”之意即谓世间万物(包括人)皆由太虚之处幻化而来。

第三种观点从佛道思想对秦观和曹雪芹在思想上影响,以及两人生平际遇的相似之处加以比较,认为“太虚幻境”来源于秦观的字“太虚”。

二、太虚幻境与《红楼梦》全书的关系

太虚幻境与《红楼梦》全书的关系,研究者讨论的问题集中在第五回和第一一六回贾宝玉两游太虚幻境的比较,以及太虚幻境这一神幻世界对于全书悲剧结局的预示。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经两次游历太虚幻境。宝玉初游太虚幻境的情节出现在第五回。宝玉随贾母、王夫人到宁府赏花,因为倦怠,便随贾蓉之妻秦可卿去睡中觉,因在为其预备的房内挂有《燃黎图》和“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宝玉便“断断不肯在这里了”,最终睡在秦氏内室。睡梦中,宝玉来到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引领宝玉目睹了预示《红楼梦》主要人物命运结局的册子,闻“群芳髓”香,饮“千红一窟”茶、“万艳同杯”酒,听“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曲,与警幻之妹可卿同领儿女之事。警幻以情之虚幻警示宝玉,宝玉并未觉悟。宝玉重游太虚幻境的情节出现在第一一六回。病中的宝玉魂魄出窍,随着来还玉的和尚再次来到太虚幻境。宝玉在太虚幻境几乎与死去的姐妹们一一相逢,重温判诗,恍然大悟,看破红尘。

宝玉两游太虚幻境,虽然形式相同,题材相类,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例如,其中的匾额、对联都改换了:“太虚幻境”成了“真如福地”,“孽海情天”变成了“福善祸淫”,“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变成了“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变成了“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等等。对此,红学界已经进行过若干探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总的情况看,对宝玉初游太虚幻境的研究较多,对宝玉重游太虚幻境的研究较少,把二者作比较研究的更少。已有的比较研究,多偏重于思想内涵,对艺术手法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两游太虚幻境在全书中的意义和作用的整体把握。

话石主人在《红楼梦精义》说道:“开场演说,笼起全部大纲,以下逐段出题,至游幻起一波,总摄全书,筋节了如指掌。”最早指出太虚幻境神话在文本构建上的提纲挈领作用,又指出此则神话意蕴的丰富与对全书表意的统摄。太虚幻境对于全书悲剧结局的预示,除却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中的判词,以及十二支仙曲对于小说中主要人物性格、命运的揭示,和对《红楼梦》主要的故事情节、脉络的展示之外,还曾经在第一回作为泪还宿债故事的承载地出现过。“还泪”一说含晦地透露出宝黛爱情和大观园女儿们悲剧结局的信息,为《红楼梦》所演绎的宝黛爱情和大观园女儿们的悲剧故事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三、宗教思想对于太虚幻境构思的影响

宗教思想对于太虚幻境形成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学界的观点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佛教观念的宣扬。

太虚幻境表现了佛教的宗教思想,宣扬了佛教的“色”、“空”观念:“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第一回)

《楞严经》中多次用“梦”、“幻”等字来表达其佛家观念。《圆觉经》亦多次借幻境说佛法: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

幻境如同“幻化”、“幻灭”、“幻形”、“幻心”等,有佛家所谓“一切诸法,空无实性”的意思。因此,“幻境”亦即“虚空之境”,太虚幻境是作者看破红尘,中意于佛教,寻求解脱、慰藉的出世思想的表露。

2.道教思想的聚焦。

太虚幻境是道教在《红楼梦》中的聚焦点。“太虚”一词连用最早见于道家经典《庄子・知北游》:“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东晋孙绰在《游天台山赋》云:“太虚辽阔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太虚虽本指广漠的空间,然而不与时间相离对立,太虚可以说即包含时间在内,因此可以说“运自然之妙有”。张载认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即气散而未聚无形可见之原始状态,太虚即所谓天,太虚是至虚之实。在《红楼梦》文本中,“幻境”是“虚幻奇异的境界”之意。这表明,太虚幻境这一梦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仙境因素,它包含着道教丰富而深邃的内容。

3.佛道融通,互存互补。

这种观点认为太虚幻境是中国古代宗教理想境界在《红楼梦》里的再现。佛、道相互融通,存在互补关系。真如即是本体,就是佛性,也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空境,亦是所谓的太虚。太虚幻境的艺术建构是以空的世界为起点和归宿,以色的世界为基础,以情的世界为中心。在作者的文化维度里,佛、道思想兼容,浑然一体,艺术效应独特。

4.批驳佛、道的无神论思想。

佛、道是为掩盖现实严肃的政治内容而为太虚幻境蒙上的神秘面纱。作者对宗教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太虚幻境不见诸佛经道藏,也不见诸史书记载,而是曹雪芹杂取儒家伦理、释道教义、古代神话,加上自己的虚构,编造而成的。其理论体系矛盾百出,一片混乱,作者在编造太虚幻境时,就否认了它的真实性。

四、太虚幻境折射出的哲理性思考

太虚幻境是一个非凡的女性世界。这个世界“画栋雕檐,珠帘绣幕,仙花馥郁,异草芬芳”,“朱栏玉砌,绿树清溪,真是人迹不逢,飞尘罕到”,往来其间的人物警幻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等“娇若春花,媚如秋月”。贾宝玉神游至此,“喜悦非常”,“自是羡慕”。关于这样一个幻造的世界所体现出的哲理性思考,研究者的观点可以分为以下类。

1.对“情”的矛盾认识。

太虚幻境神话体现了作者对“情”认识的矛盾态度,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痴情女儿的宿命、先验之地,太虚幻境是一个警情的世界,充满着强烈的宿命、先验的色彩。太虚幻境之主警幻仙姑职责就是警诫陷入“情”之空幻。她导引贾宝玉游览“太虚幻境”各司、阅十二钗册子、听“红楼梦曲子”、饮仙醪的目的就是要“警其痴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但警幻在戒情的同时,也在扮演导情的角色。警幻一方面警诫贾宝玉皮肤淫滥,反对“好色不淫”、“情而不淫”的假道学,一方面又对其大加赞赏:“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并将其妹兼美许配宝玉,指望其“今后万万解释,改悟前情,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由此可见,警幻仙子对于情的态度是矛盾的,她一方面将情从色淫中区分出来,确定情的规范并大加赞赏,另一方面对情的态度又是充满着警示和劝诫,认为情缘皆幻。警幻仙子表现出导情与诫情并存的矛盾态度,反映出作者对于“情”的矛盾态度。

2.对命运的哲理反思。

太虚幻境体现了作者对人的命运的哲理反思。太虚幻境的宫门对联:“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太虚幻境各司中“皆贮的是普天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警幻仙姑“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凡此种种说明作者构建“太虚幻境”这个“情缘皆幻”的世界有着深广的着眼点,那就是对普天下古今儿女之至情的一种深刻的悲悯,太虚幻境的构建是为抽象与超拔的,它以先验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对人性与人的命运作了宏观的把握与理性的总结,那就是“盛宴必散”、“情缘皆幻”这一作者世界观中的人生普遍的规律,其中体现了无可奈何的、空幻的真实心理。

五、太虚幻境神话叙事的美学价值

曹雪芹在宝玉的梦中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神奇美丽的仙境,作者借宝玉入梦将我们引到了一处“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稀逢,飞尘罕到”的地方,那里面的楼台亭阁是“珠帘绣幕,画栋雕檐”,“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仙桃馥郁,异草芬芳”。作者通过对非凡人物和梦境的塑造,曲折而形象地表达了他对美好人物、美好境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寄寓了作者审美理想的太虚幻境,孕育着一种空灵的美感。

而另外一方面,围绕着“悲金悼玉”的爱情婚姻悲剧,《红楼梦》写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国”悲剧。贾宝玉游历的,是藏有天下薄命女子命运遭际簿册的“薄命司”,金陵十二钗的命运在“薄命司”的图册中一一注明,判词和《红楼梦》曲揭示了她们的不幸遭遇和悲剧结局。才选凤藻宫的元春,闷死在深宫之中;迎春误嫁“中山狼”,被折磨至死;探春才干过人,也免不了远嫁他乡的命运;惜春出家为尼,独卧青灯古佛。贾府四春,免不了“原应叹息”的命运。李纨终身守寡,谨守妇道,但仍摆脱不了“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悲剧。大观园里的女仆,命运则更为悲惨。太虚幻境中的“神话”警示与现实世界的悲剧在前后辉映中融为一体,奠定了全书悲剧的感情基调,营造出悲剧的美学氛围。

综上所述,通过不同的视角及不同的方法、手段对太虚幻境这一内涵进行的各种研究日趋深入,对于《红楼梦》全书的理解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杨伯峻.列子集释[Z].北京:中华书局,1979.

[3][清]解V居士.石头臆说[A].一栗.红楼梦资料选编[Z].北京:中华书局,2004.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5]权雅宁.论《红楼梦》的多重悲剧性[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9).

[6]孙福轩.《红楼梦》石头意象论[J].红楼梦学刊,2005(3).

[7]宋淇.论大观园[A].顾平旦.大观园[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

[8]牟钟鉴.红楼梦与道教[A].道教与传统文化[C].北京:文史知识编辑部,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