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2-000-01
摘 要 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不少弊端,并且由于高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不足,导致当前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堪忧。本文将分析当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以社区体育为视角,分析如何对告知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帮助高职体育教学重新焕发活力。
关键词 高职体育 教学现状 社区体育 创新
社区体育以其灵活的组织形式、简单的训练方法、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成为了社区中人际关系的调和剂。将社区体育模式融入到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之中,将高职体育社会化,不仅能够增强高职学生对体育的喜爱,更能够培养锻炼他们的人际协调能力,以便在未来更好的融入社会。
一、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一)课时逐渐减少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都只在第一年开设体育课,而第二年随着课程增多,体育课也被取而代之,第三年随着学生们开始频繁实习因此也未安排体育课。而近十年来我国的大学生体质不断下降,国家也在不断呼吁加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教育,但是不少高校依然在缩减体育课课时[1]。
(二)教学内容质量不高
当前在高职学校的体育课上,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学生自由活动。一些学生利用上课时间进行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活动,但是更多同学则是自习、甚至是回宿舍打游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来是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地条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体育活动,二来是体育课课时少,体育教师所能教授的内容有限。
(三)体育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是“课堂为主、书本知识为主、教师主导作用为主”的“三为主”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习什么,教师安排学生做什么学生做什么,因此没有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一旦进行自由活动,一些没有养成独立体育锻炼能力的学生便无事可做。而高职体育所教授的学生为成年人,更多时候教师应当处于引导的角色,教会学生如何去进行体育锻炼,并进行自我监督,才能达到高职体育课的教学最终目的[2]。
二、社区体育模式特点
目前社区体育活动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开展多种多样体育项目的模式,包括竞技运动项目和健身运动项目;二是开发运动行为的模式,降低运动难度和运动负荷,使之适应锻炼者的个体特征与兴趣爱好;三是强调体验和参与的模式。而这三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一)参与度高
由于社区体育的诞生地处于人员密集的社区场合,因此其参与对象就是全体社区居民。而当前在紧凑的生活节奏下,社区居民都需要进行一些适当地锻炼来放松身心,强盛健体,因此社区体育的参与人群数量多,参与积极性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社区居民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并付诸实践行动[3]。
(二)内容丰富
当前社区体育活动模式的内容已经由过去各自单一的走、跑等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当前常见的社区体育活动内容有广场舞、合唱、球类、武术、做操、门球等简单的活动,而一些社区甚至针对有更积极活动意向的成员开放野外生存、扩展运动、攀岩等时尚的体育项目项目。由此可见当前社区体育的内容已经不仅是为了体育锻炼,更是集休闲、健智、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活动项目。
(三)组织形式灵活
当前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大多是居民自发组织,业余为主,一些大型的活动项目则由社区物业协助,多方筹办,因此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组织形式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创新模式
(一)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要想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和参与程度,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身体素质是未来进入社会的本钱之一。因此学校要从思想观念上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并将体育课成绩与文化课成绩并重。再者对于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赛事的学生要予以表扬甚至奖励。
(二)开展组织形式灵活、内容多样的体育活动
从组织形式上可以采用社会体育模式进行创新,即除了体育必修课之外还可安排体育选修课,甚至是可以采用社团式的教学,邀请教师到社团内进行教学。在课程内容上也可以尽可能地多样化,除了现有的体育教学基础设施和场地外,还可开设多功能教室,利用错开的排课时间安排各种室内项目,如瑜伽、拉丁舞等。此外学校还可组织一些娱乐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例如自行车骑行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趣味性。
(三)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不同的体育锻炼课程和活动当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指导、引导。而为了适应丰富的教学形式,学校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例如招聘多个专业技能的教师,丰富当前的教师队伍。而另一方面,对于已有的教师可以开展定期培训,让教师参与到各种体育健身项目的培训班的学习,尽可能地提升和丰富教师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上采取社区体育的模式,能使学生把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衔接起来,把体育锻炼的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积极性,努力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兴趣,真正实现高职体育教学从课堂向未来延伸,向社会延伸。
基金项目:2013年度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与社区体育互动机制的研究”(编号:SK13LX565)
参考文献:
[1] 龙秋生,苏勤玉.论社区体育与高职体育对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相互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2(30):182-183.
[2] 肖端.创建新型社区体育模式的研究――以重庆市社区体育为例[D].西南大学.2011.